宝岛台湾南投县竹山镇(杉林溪)九大宮庙联合建醮民俗文化活动

台湾赏茶

<h3>建醮 : </h3><div> 2017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27日(阴历九月初四至初八日)为期五天于宝岛台湾中部南投县竹山镇举行三百年一次地方九大宫庙联合建醮民俗活动。</div><div>小编出于对民俗文化良好传承,所以做以下分享</div><div><br></div><div> 丁酉年竹山镇庆成谢土五朝福醮大典:于2017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举行,为竹山建镇300年来第首次全镇性的建醮活动,参与宫庙院岩有:连兴宫,文昌书院,克明宫,灵德庙,武德宫,沙东宫,相天宫,广安宫,重兴岩等庙宇。</div> <h3>小编 : 呆丸郎</h3> <h3>  竹山镇位于台湾南投县西南隅,地处浊水溪南岸、清水溪东岸,因清代建有云林县旧城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称。面积达247.3339平方公里,是台湾仅次于花莲县玉里镇的面积第二大镇。</h3><div> 竹山镇旧称“林圯埔”。明郑时期(1665年)郑经颁布“屯田之制,以拓番地”,延申原本的军屯至原住民领域,派遣郑成功部将,参军林圯率屯丁200人由斗六门(今斗六市)入垦,越过阿拔泉溪(今清水溪),攻打牛相触口(今中和里)。林圯建立竹圍仔庄(今竹围里)为根据地,将原居的邹族鲁富都(Luhtu)大社驱逐至东埔蚋(今延平里),双方爆发数起激烈冲突。1668年10月,邹族人夜袭围困竹圍仔庄,林圯与百馀屯丁悉数被杀。后斗六方面援军再度扫荡邹族人,将所屯垦之占领区命名为“林圯埔”。另屯弁杜、赖二姓的势力也进占浊水溪南岸之社寮(今山崇里、社寮里)、后埔仔(今中央里、富州里),使竹山成为汉人在南投最早开发的地区。而鲁富都(Luhtu)亚群则失去清水溪流域与浊水溪流域的丘陵地,向后往大水窟迁徙。清乾隆年间,此地已成街肆,成为通往中央山脉的重要据点。1886年(光绪12年),云林县设立时,县治即位今竹山镇云林里,故有“前山第一城”的美名;1893年,因浊水溪溪水泛滥成灾,云林县治迁往斗六。1901年设林圯埔支厅属斗六厅管辖,1909年斗六厅废止,林圯埔支厅并入南投厅。1920年行政区划调整,以附近竹林密布而改称“竹山”,设置竹山郡“竹山庄”,1931年改制为竹山街。战后初期,划归台中县管辖,设竹山区;1950年划归南投县管辖。</div><div> 竹山的开发自林圯时代,从“下崁”、“竹围仔”开始,在西元1669年后向“江西林”、“社寮”方面开拓,这个阶段以浊水溪流域为开发地段。清朝前期新拓垦的有“大坑”、“田子”、“香员脚”、“猪头棕”、“福兴”、“鲤鱼尾”等地,汉人开垦方向由浊水溪沿岸转往山麓地区,林圯埔街形成街市,是农产及货物的交易中心。在清朝中叶后更往山区前进。开山抚番的实施,从林圯埔至璞石阁的道路开通,竹山成为前进后山地区的首要重镇,市区繁荣更甚,云林县旧城在此时设于林圯埔云林坪,林圯埔成为一兼具政治与商业功能的市街,而后县城迁往斗六,虽失去行政功能,商业仍兴盛。通商开港后,竹山地区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以樟脑、甘蔗、茶叶为经济作物。</div><div> 日治时期的林圯埔是竹山、鹿谷两地的行政中心,具地区行政功能的竹山在此期间设有竹山制糖所,糖业成为竹山的经济产物,林业也在此时也有相当发展,在抗日事件中最著名的为林杞埔事件。1944年后,竹林业一枝独秀,设于延平地区的竹山农村工业区是以竹林加工为主而设立之工业区,该工业区也是南投县内最早规划开发的工业区。竹山市区的发展从1986年划出的“延祥里”可见竹山及延平两个地区发展紧密。现今竹山镇以观光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工业区转型为观光工厂,地处交通要道的竹山是自然风景区如:大鞍竹海风景区、溪头、杉林溪的入口,在人文方面有古迹竹山连兴宫、社寮紫南宫等,的入口城镇,现今的竹山是中部地区观光大镇之一。</div><div> 1950年间,台湾省拟进行行政区调整,而竹山地区(含鹿谷)民众从竹山与斗六的地理、历史、文化、交通经济、治安等层面考量,由当时的竹山镇长陈博土、鹿谷乡长林朝阳、台中县参议员郑葆椿、林迟产、两乡镇的农会学务理事杨昭璧、张四川、竹山中学校长陈绍宽、竹山电信局长吴林、竹山邮局长吴海鱼以及两乡镇的乡镇民代表等具名,于当年提出陈情,希望能将竹山区划归斗六辖下。同年十月竹山、鹿谷划归南投县,竹山区住民的期望落空,但是竹山与斗六的密切关系,在此却一览无遗。</div> <h3>节庆活动</h3><div> 社寮紫南宫:每年农历春节,都会举行发钱母的活动,农历二月二日、举办吃丁酒的习俗,即时都会出现大排长龙,交通不便的情况。近年来每到元宵节的夜晚,紫南宫就会施放30分钟左右的烟火秀,让在地民众大饱眼福。</div><div> “竹山迎元宵”:每年元宵节举行,由竹山连兴宫(妈祖庙)举办,特色为当晚上参与绕境的人员会手持“竹管火”一同参与绕境典礼。在神轿入庙后众人会把握一年一次的“钻轿底”,并索取“花灯”上的花,祈求一年平安顺遂。</div><div> “社寮妈祖回銮”:由社寮地区的四个里共同举办,每年在开漳圣王诞辰庆典前回到竹山连兴宫恭请黑面妈祖回娘家,并举行社寮四里的绕境仪式。“竹山迎妈祖”:由竹山连兴宫举行,时间约在妈祖诞生(农历三月廿十三日)前二至三天举行市区夜间的平安绕境。庙方会至中部各大妈祖庙恭请妈祖神尊至连兴宫作客,方便竹山人参拜各地妈祖,并于绕境当晚同齐銮轿平安绕赐福境。</div><div> “竹山迎城隍”:由竹山灵德庙(城隍庙)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竹山城隍祭典”,每年都在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市区徒步绕境,并于前一周至二周举行南北巡境的境外车队绕境。</div><div><br></div><div> 丁酉年竹山镇庆成谢土五朝福醮大典:于2017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举行,为竹山建镇300年来第首次全镇性的建醮活动,参与宫庙院岩有:连兴宫,文昌书院,克明宫,灵德庙,武德宫,沙东宫,相天宫,广安宫,重兴岩等庙宇。</div> <h3>建醮重要行事</h3><div><br></div><div>【醮的种类】:</div><div>醮的种类很多,台湾中部地区所做的醮以祈安、庆成醮为主;醮期也因建醮天数的不同而分成一朝醮、二朝醮、三朝醮、五朝醮、七朝醮等。</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br></div><div>【搭建醮坛】:</div><div> 建醮最重要的工作首推醮坛的搭设,醮坛有外坛及内坛之分,外坛主要功用是做为各角头的祭场,一般醮坛都是用竹子或木材搭建而成,高十余丈,分成三层或五层,每层都装饰有精采的花鸟人物或民间传统故事,并且加上电动花灯及五彩的霓虹灯饰,显得五彩缤纷,美轮美奂,往往成为醮祭中最显眼而吸引人的焦点。</div><div><br></div><div><br></div> <h3>【竖灯篙】:</h3><div> 建醮最重要的开头戏,应该算是竖灯篙了;在台湾民间信仰中,灯篙是请神招鬼最重要的器物,所以醮期数日前就得竖灯篙;其主要目的是邀请天上诸神前来鉴醮及共享功果,并且招引阴间的孤魂野鬼前来共享孤食,意即普渡是也。</div><div>灯篙的数量则有一根、三根、七根、十根不等;通常采用高直且硬、去枝留尾的青竹,竖立于庙前空地及普渡场上,篙上要挂醮旗、天旗、天灯、天布、天钱、天金、以及孤魂旗、七星灯、地布、地钱等等。天旗、天灯、天布,天钱挂在阳篙上,做为召请天神之用,孤魂旗、七星灯、地布、地钱则挂在阴篙之上,用来引导孤魂到坛前接受超渡,因此灯篙就好像是请柬一般,并还具有指引孤魂的路标功能。</div><div><br></div> <h3><br></h3><div>【放水灯】:</div><div> 放水灯也是建醮重要仪式之一,竖灯篙是召请地上鬼神,放水灯则是在召请因水难而死的孤魂前来共享孤食。</div><div> 竖灯篙放水灯都是由道士来主持,放水灯仪式通常在普渡的前一天的下午或夜晚举行,水灯的样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类似小土地公庙,用纸糊成。底座大多是用保丽龙制作,可以浮在水面,有的饰以纸雕或彩绘、有的只是白壁红顶。放水灯前由道士引导结队游行,来到预定施放地点的河边,通常是可以直流大海的河流最好。</div><div> 施放水灯前,由道士宣读疏文,奏报天地神纸,召请水中孤魂前来共享普施,然后吟经诵谶,助亡灵超升水域,最后再把灯中蜡烛点燃,放入河中,随水漂流;大众相信水灯漂流愈远,愈能超渡接引更多孤魂,也愈能让施放者事业顺利,合家平安。</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斋戒与封山禁水】:</div><div>建醮前,家家户户点灯结彩,进行吃斋与封山禁水仪式,不得上山打猎及下水捕鱼,竖起灯篙后,便开始进行醮祭科仪,所谓科仪便是祭拜的法事仪式,科仪进行由道士团负责主持,道士团都是庙方聘请的,一般都在十几人至三十人之间,还包括乐师三至四人。</div><div><br></div><div>【醮场布置】:</div><div>醮场布置除了醮坛及灯篙之外,醮场中还有许多纸糊神明与器物,包括山神、土地、大士爷、四大元师、六骑等等,山神、土地是最重要的守护神,山神红脸黑须,面目威严,穿盔甲手拿刀,骑青狮,威风凛凛。土地就是土地神,黄衣黄帽,红脸白须,满脸慈祥,骑黄虎。四大元师则是守护醮场的神祇,用来维持火场或祭场的清净,防止邪魔外道入侵破坏。大士爷俗称鬼王或普渡公,主要任务是镇守醮局掌管众鬼,造型奇特,头上长出双角,口吐长舌,青面獠牙,身披金黄盔甲,头顶安坐观音大士像,作愤怒相乃是为了威吓众鬼。</div><div>  除了纸糊的神祇外,尚有同归所、寒林亭、金山、银山等纸糊器物,同归所是供一般孤魂野鬼休息之所,寒林所则是文人秀士魂魄休息之处、金山银山乃象征金银财宝,主要功用是满足众鬼,让其吃饱喝足外,还有银钱可使。</div><div>  建醮法事科仪众多,包括请神、念经谶、神明鉴醮、安斗灯、献供品等,内容多样而繁复,都是由道士团执行,一般执事人员,只须持香叩拜即可。</div><div><br></div> <h3><br></h3><div>【普渡】:</div><div>建醮最后的高潮是普渡,信众准备的祭品都要送到醮场上,摆在普桌上,杀好的猪、羊则放在猪羊架上,最后一起点香祭拜神明鬼魂,直到午夜方才结束。祭拜的物品包罗万象,除了三牲果品、罐头米粉、红龟粿等,更有看桌、看碗,看牲等,所谓的看桌、看碗就是指纯粹做为观赏用的祭品,让视觉有很大的享受。普渡的同时,家家户户也会宴请亲朋好友,所以做醮期间看热闹的人潮特别多,成为民间一个重要的宗教盛事,可说是台湾的嘉年华会也不为过。</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