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重阳!禅无处不在,在高山,在大海,在花草树木中,在每个心中!

继福 心是莲花,心是宇宙

<h3>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节日,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今天小编为你介绍重阳节的传说,习俗。</h3> <h3>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都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瘟魔的蹂躏。一埸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的剑术,还曾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回家去了。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一起领到了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蛊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把重阳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禍的活动了。另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h3> <h3>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时期。</h3> <h3>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h3><h3>制法无定,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糕片搭在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h3> <h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你繁盛。</h3> <h3>重阳节插茱萸簪菊花的风俗,重阳祭祖的风俗,.</h3> 重阳赏诗篇,采桑孑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的天万里霜。 <h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銷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沙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