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洞奇遇

岭卡曲秀华珍

<h3>下图是康定新城后山一景,藏着另一时空“喇嘛洞”。</h3> <p>引子:那一天,梦中爱人牵着我的手走向后山小路,速度好快的一次登山,我汗流满面却很轻松。在小山粱拐角的一刹那,似曾相识的山峰耸立眼前,打开我的记忆库,她就是一直衷情的藏传佛教唐卡画里莲花座的形态,一种亲和的吸引力……</p><p>之一</p><p>又一天,沿着似梦中登过的山路走去,就在拐角处她真实的在那里。近点,再走近点,我有一种想要和她亲近的冲动,在每一次站立休息处,道路中间就会出现似乎是复制粘贴上的塔状山石。一路残雪的山脊,寂静得听力障碍的我都能听见风声和自已的心跳声。就在能看清喇嘛洞的地方,手机的铃声吓了我一跳,是爱人打来叫我主意安全。这时才意识到自已独自一人走得远了些,就一步一回头的下山……</p><p>在朋友圈发图,队友行者告诉我那里叫“喇嘛洞”。</p><p><br></p><p><br></p> <p>之二</p><p>高原初春,和队友们去探这一座雪下脚的白海子,并顺蛇海子返程,又路过。那天行程强度太大,只好就近观粗略的看看,没有体力去游览。</p> <p>之三</p><p>暑假的一个周末,爬山队相约前去,那一天雾雨濛濛,能见度低至三、五米内,一行人带着好奇之心,冒着小雨愉悦前行。趁着雨停云雾微散的短暂时刻,努力攀越着落石丛,犹如穿越了时空,观赏着另一个世纪的石刻艺术和修行遗址。</p><p><br></p> <p>是偶然还是……就在离遗迹几步远的地方,正专注拍一朵花瓣都布满一血丝一样经络的山花时,心爱的手机被摔了个粉碎性的重伤。整过穿越过程只好一饱眼福,什么也没拍到。</p><p>也刚好留给自已下一次的期待。</p> <p>之四</p><p>一切就像是安排好的,习惯早睡的我,清晨看见队长行者的约爬留言,兴奋的立马回复“好的就去喇嘛洞”。与行者户外虽不是第一次,可单独和她去探她发现的景点感觉很有缘份。</p> <h3>朝阳照银山,我们欣赏路边的美丽景色而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看到熟透的野果披着霜雪晶莹剔透而心生喜悦……我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刻很多很多,忘记了累。</h3> <h3>天气太好,可以从远处到近处,仔细观赏喇嘛洞的全景,近影。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是神奇淡雅之美,清泉水甘味真。不知是什么世纪信仰佛教的僧人修行的遗迹。</h3> <h3>远望右后方,几座自生的塔形岩峰。似刻意又如随意。</h3> <h3>修行人饮用的地下泉水。</h3><h3>又遇偶然,拍这眼清泉时,心爱的手机落入泉眼,奇的是手机屏保里已有水雾,无惊无险手机竞然能正常使用,让我拍下了风化百年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还有时空穿越……是惊,该喜,该忧?</h3> <h3>能容一人金刚坐。</h3> <h3>石梯</h3> <h3>石刻释迦摩尼佛。</h3> <h3>两米多高的石刻四臂观音,</h3> <h3>石刻莲师</h3> <h3>石刻度母</h3> <h3>石刻(不确定)阿底峡尊者</h3> <h3>石刻佛塔</h3> <h3>令人联想翩翩的侧峰。</h3> <h3>选择此处修行总有原因吧!</h3> <h3>三面都是雪山。<br></h3> <h3>可烧火能容纳八九人的石屋。</h3> <h3>离修行点5O米的草坝边,里曾经有过很多房屋。</h3> <h3>关于行者和红丝带。</h3> <h3>路遇牧民,坐骑已累得全身汗湿叫人心一疼。打探此去五色海的路,找到路口,体能了得的行者又前去探了探。</h3> <h3>记得一位爬友探五色海后的微信朋友圈里有段话大意是,“在迷途几乎绝望时看见这红色丝带,给人一种希望,将她们引向了正道”。</h3><h3>的确如此,在爬山探路过程中只要看见飘逸的红丝带,就会很欣慰很有安全感。</h3><h3>这些红丝带就是行者(谭姐)每一次探路留下的路标。</h3> <h3>她“心存善良,付出爱心”, 勤劳勇敢,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有一种不会随着岁月流逝渐失光泽,而会越发耀眼迷人的潜在的品质。</h3><div><br></div> <h3>此行可以认真地关注她,真诚地倾听她,真实地感受她。</h3><h3>恰巧为了在孩子放学午餐时赶回去的她,打算走一条捷径登上山顶,她在每一处岔道树技上拴好随身携带的红丝带,说要探未知的山路一定要做好路标,算好往返的时间,一个人千万不能盲目的走。</h3> <h3>她是菌痴,她认识很多中草药和菌类,是爬山队的百科度娘,跟她同行从她身上能见到长今的影子,她不学医真是可惜。这一条路也许走的人太少,好多冻菌她又是满载而归。当然同行的我也长知识了,回忆满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