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一)最爱我的人走了

老顽童

<h3> 写在前面的话</h3><h3> 重阳念双亲,双眼泪如奔;儿女思父母,爹娘无回音。爸、妈,你们在天堂都还好吧!</h3><h3> 早在父亲生病前,大嫂就对我说: “东弟,你和爸最近,听爸讲述他原先的经历最多,我觉得我们兄弟姊妹都没有爸的人生经历丰富,也没有爸的成就。你应该把他老人家的一生做个记录,好让孩子们以后看看。”可我一个是懒,再就是觉得自己也没有生花的妙笔,写不出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故迟迟没有动笔。大嫂得知后又再次开导我说:咱们不是要写多好,又不是要发表,就是据实记录一下,不要多年后想写也记不住了。最近我真就觉得记忆力急剧衰退,又是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心里也积攒了许多对父母的思念,故此才开始这早就应该做的事情。</h3><h3> 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h3><h3> 2017年7月16日,八十六岁的老父亲突然卧床,送医院检查后得知,右肺肿瘤晚期,双肺转移!一个晴天霹雳炸在我的头顶,身体虽自小柔弱但一直也无大病的父亲,怎会在晚年患上这样的疾病啊?我从心里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此时多么希望这是一场误诊,可无情的事实摆在眼前,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疾病啊,假如我能代替年迈的老父亲有多好,以免老人晚年遭受病痛的折磨。</h3><h3> 父亲的病情牵动子女的心,千里之外远在秦皇岛的大哥大嫂首先回到了家,这也是一场牵动众人心的旅程,大哥脑溢血多年,旅途无法自理,大嫂年近古稀,还要推着轮椅上的大哥,好在侄子向军提前定好车票,侄女艳将大哥大嫂一直送到动车上,他俩才顺利抵潍。 随后,在济南的二哥一家五口,在北京的侄子一家四口也陆续赶到。</h3><div> 病床上的父亲虽身体行动不便,语言不清,但他的神智一直清醒,他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 “我可以啦,八十六了,你爷爷才活到四十三,我现在也是四世同堂啦。”满足和幸福溢于言表,这让我们那揪着的心多少能放松一下。我在家里排行最小,自幼还算乖巧,又加上小时候体弱多病,自然深得父母的怜爱,就连哥哥姐姐对我也都是疼爱有加,故而自私的以为父母是最爱我的。可当父亲看到他的三个重孙女:可欣、可奕、一菲时,那种喜悦的眼神,欣慰的神情,那真是发自内心的亲情体现,甚至都让我有些嫉妒那三个孩子了。父亲有几天语言含混不清,他说的话我们全家人都听不清,无奈只好靠简单的手势交流,有一次,他突然伸出四个手指,我们都在猜测,这是要叫我们兄弟姊妹四人有话说吗?可经过询问,答案是否定的,大家猜了好多与四有关的话题,可都没有得到他的认可,还急的父亲一直说我们耳朵都不行了,最后还是一向聪敏的二哥猜出了父亲的意思,原来父亲是又在说自己四世同堂啊。当二哥问父亲: “爸,你是说你四世同堂了吗?”一向表面看来对孩子并不十分着急的父亲,激动的老泪纵横,一边点头确认,一边用手拍打着床。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到什么是血浓于水。</div> <h3>  病房里,我们全家相聚,说不尽家长里短,分离思念;病榻前,我们姐弟重逢,诉不完骨肉亲情,相聚喜乐!虽是父亲病重众人心忧,但重逢的快乐也充满每个人的心怀,因为工作关系,两个哥哥都远在他乡,又因大哥身体状况,真不知这样的全家福还要在隔多少年才能重现。</h3> <h3>  病榻上的父亲为感谢大儿媳对他大儿子照顾的好,亲手把一个六百元的红包递到大嫂手中。说实话,这可是父亲一生中不多见的大手笔。17年春节,在我的再三劝说和软磨硬泡的讨要下,才拿出两百元为他的十六位属下发红包(侄儿向军一直称爷爷为我们家的最大领导,那俺们这些就只能是属下啦)。父亲早先也多次对我说,你大哥行动不便,还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人也比原先胖了,这都是多亏你大嫂照顾的好啊。大嫂为了哄老人高兴,也给父亲准备了三千元,可父亲说啥也不要,最后在我的劝说下,给父亲留下一千元作为一片心意。照片中,一个因儿媳贤惠激动的老泪纵横,一个因父亲高兴而喜悦的笑容满面。</h3> <h3>  这是父亲入院后精神最好、口齿也最清楚的一天,我们把老人搀扶到椅子上坐下,他还兴致勃勃的为大家演唱了一段京剧。</h3> <h3>  妈妈生前是虔诚的基督徒,她老人家在世时多次教导我们信主,可那时的我们不懂事,对此都是敷衍而过。幸喜现在大嫂又成为了基督的儿女,是大嫂为病中的父亲传授福音,为了父亲在神的面前虔诚祈祷,才使得病重的父亲没有遭受太多的痛苦,走的那么安详,我们知道,他老人家是去了天堂。</h3> <h3>  七月三十日,在父亲的多次要求下,终于办理了出院手续,老人又回到了家中。家中熟悉的环境,温馨的氛围虽让他心里舒适了不少,但病魔的折磨却让他日渐消瘦,看着父亲躺在床上,饮食无味,心里真是像打翻五味瓶,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滋味真的……</h3><h3> 八月十三日,再次病情加重的父亲又被送进了医院。八月十五日凌晨一点,父亲在他最疼爱的小儿子,小孙子的陪伴下安详的离去,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离开了我们兄弟姊妹,离开了他的孙子孙女、重孙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