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泰西地区的武装力量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在山东省委组织、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为全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泰西地区是革命老区,抗战初期仅有200万人口,自抗敌以来,多次向主力部队输送兵员。1939年补充115师五个营。战争年代泰西军分区先后升级编入主力部队十几个整编团。1945年至1949年5月,泰西就有3万余人进入主力部队。据1949年9月统计,泰西地区仅烈军属、荣军人员、荣烈民兵为40775户,220626人。仅肥城、泰安烈士陵园安葬几千本地烈士。</p><p class="ql-block"> 泰西自卫团及以后的鲁西六支队及此后发展的部队所创造的历史功绩,应该为后人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鲁西六支队自成立以后,在16个月里,经历大小战斗十余次,有的知道战斗名称,不知道战斗情况,知道情况的简述如下:</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一团在东平境内,将城北王台日伪据点围困,29日向据点内守敌进攻,迫使炮楼内50余人缴械投降。1939年1月,独立团围攻安驾庄之敌之时,预设埋伏,在安驾庄顺北石沟大桥,击毙日军本田小队长以下6人,伪军10多人,迫使日军放弃在安驾庄设立据点的企图。</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三团从大峰山地区转移到肥城南部山区,团部驻固留。团长于汇川、政委父亲得知,肥城日伪军300多人企图奔袭三团。晚上父亲与团长于汇川把主要兵力布署在村南山有利地形,另派一营付营长赵伟卿带一个连埋伏在张里庄附近,但在该连没有进入预定位置时,敌人在拂晓前,一路由西里村向南进攻固留,一路从张里庄迂回到下固留,这股敌人在下固留被三团二营阻击。后两路敌人向固留南山团主力攻击,我居高临下,突然给敌人以火力杀伤,战斗持续两个多小时杀伤敌人30多人,我方伤10人。三团即撤出战斗,转移至孝堂峪。当三团撤至东焦庄南时,敌炮、机枪仍向南山轰击、扫射。敌人在中午返回县城。</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日伪军扫荡大峰山区、泰肥山区后,接着又扫荡平阿山区。父亲和于汇川带三团从平阿山区柿子园转移到东平境内花兰店东南金山口。东平城日伪军400余人进行扫荡,在金山口与三团遭遇,日伪军大部向金山口三团防守部队攻击,战斗打了一个多小时,日伪军看没有胜算,主动撤出战斗,退至花兰店。这次战斗,敌我双方各伤亡五、六人。三团战斗结束后在金山口北山集结,连长任效毅被排长陈连重枪走火击伤腹部无谓牺牲。</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二团在东阿至平阴公路发动民众数千人,破坏公路10几段,达20多公里长。并将部队预伏公路两旁,出其不意,毙敌骑兵30余人,获战马数十匹。</p><p class="ql-block"> 3月22日,日军200多人,偷袭115师686团一营及六支队一团驻地,激战5小时,击毙日军龙田小队长以下30余人。这次战斗,一团长陈伯衡牺牲。</p><p class="ql-block"> 1939年4月初,泰安、肥城、平阴和东平县城日伪军,扫荡泰西根据地。二团和泰安独立团在安临站以西阻击肥城一路敌人。115师东进支队在东平境内林马庄、肥城境内大董庄与日军激战。肥城日伪军300余人,进至肥城西南伏庄一带烧杀,后又转向固留,遭我三团一个连抗击。团主力在牛家庄西山占领有利地形,父亲让一连主动撤退,敌人开始用炮击,机枪掩护向我阵地猛攻,团长于汇川命令团主力全面开火,给敌人有力的射杀。战斗进行几个小时后,三团主力向牛家庄南山撤退,敌人全面进攻,均被三团击退,双方成对峙状态,拖至黄昏敌人撒退,三团撒至王场。这次战斗敌人死伤30多人,我方伤亡10人。这次反扫荡是115师东进支队进入泰西后最大的一次反扫荡战斗。经过牛家庄战斗,反扫荡即告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在陆房突围战中二团二营奉命对进至九女泉附近担任警戒任务。与日军三元指挥官带领下的5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15日拂晓战斗打响,至下午4点结束,二营顽强阻击日伪十个多小时,打退敌人连续七次进攻,毙日军20多人,伪军60多人,掩护115师部安全转移。</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在115师,六支队的连续打击下,日军森川部队士兵厌战情绪上升,士气沮丧,并多次发生士兵要求返国不能如愿而杀死军官的事件。济南日军指挥官派军队赶往弹压,逮捕反战官兵200余人,部队长森川忧愤自杀。</p><p class="ql-block"> 1940年后,日军向泰西根据地进攻有增无减,1月10日,日军集中泰安、长清、平阴、济南等地5000余人,兵分5路合击大峰山区。六支队避其锋芒,釆取迂回,穿插,内外夹击等战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先后击毙日伪军110多人,俘日军1人,伪军12人,获长枪30多支,战马2匹。</p><p class="ql-block"> 2月12日,二营(二团)与近千人的日伪军遭遇,被包围在黄坡,二营与日伪军展开血战,毙伤日伪军70多人,五连损失30多人,连长夏树林、指导员许宝信牺牲,3名排长剩1人,9名班长也仅剩1人。二营突围后,在肥城伏庄休整。不久,六支队整编为115师运河支队4团,奉命开赴鲁西参加讨伐顽军石友三战役,从此离开泰、肥、大峰山地区,开启新的战斗征程。</p><p class="ql-block"> 题外话:1939年6月六支队团改为营,10月三营改为特务营。父亲10月调回肥城任县长,父亲走后不久,营长高塔拉投敌。特务营整编,一连编为团特务连,二连并入二营,三、四连调入鲁西支队。(鲁西支队情况不详)长清独立营编为三营。运河支队四团编制为三个营,一个特务连,一个卫生排,全团1500余人。</p><p class="ql-block"> 1941六支队改番号为115师教三旅9团时父亲亲手组建的肥城县独立二营编入九团。1945年又将“郓北补充团”、“肥城新兵”730人补入9团。年底编为晋冀鲁豫7纵20旅59团,从此完成从地方武装向野战部队的转变,踏上解放战争的征程,历经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解放郑州,参加淮海战役,打过长江,湘赣、衡宝大战,活捉宋希濂,缴械李文部。1949年改编为二野18军52师155团。</p><p class="ql-block"> 六支队从编入野战部队后,转战豫、皖、浙、赣、湘、黔、滇、川等8省。南征西战,最后进军西藏,修路、架桥,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我军的一支劲旅。</p><p class="ql-block"> 六支队从整编115师教三旅九团,调出泰西地区的4个营18个连3000余人员,到1943年底,只剩1000余人,有近2000多名泰西子弟兵鲜血撒在抗日战场上。</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经过多次整编,六支队这支泰西血脉的子弟兵,继承先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履历战功,成为一支劲旅。由原13军149师446团整编为77集团军某合成旅,446团永远的退出了我军的战斗序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