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御史奇举公谱序解读/谢先松

谢家宝树文化

<h1>  有宗亲向我分享了一篇谱序,这篇谱序的来源为湖北某谢氏宗支宗谱转载,为明崇祯年间陕西御史谢奇举所撰。后我查询相关资料,这篇谱序最早载于明末江西义历谱三修卷首,现该谱依然有遗卷存世,来源可靠。使我对这篇谱序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序里高古流畅的文笔,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内在精神的表现。在关于祖源争议不断的今天,有着很现实的教育意义,值得所有谢氏子孙一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原文</b></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维物有万,维姓有物,言其多也。万始于奇,万始于偶,言其少也。①自多而言,一人而分为万人。自少而言,万人总合于一人。其分合多少之数,不尽推详。</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即吾受姓为谢,岂无自乎?而果何昉乎?②考之《诗》曰:“亹亹申伯,于邑于谢”。则姓之有谢,申伯基之。若是乎,申伯公者,非天下凡为谢者之始祖乎?若是乎,天下凡为谢者,非申伯公子子孙孙也乎?或曰:申伯公远矣,汉夷吾公为差近;夷吾公远矣,宋能轩公又差近。</div></h1> <h1>  呜呼,客居楚地之祖,岂自空桒③来乎?岂非汉夷吾公、宋能轩公之的派④乎?而夷吾公、能轩公又非申伯公之的派乎?奈何后之子若孙,各据里居,见异域之谢姓则曰:“同姓不宗。”若秦越人之视肥瘠⑤。试问天下之凡为谢者,独别有所出乎?乃如之人,亦管窥蠡测者流耳。奇,蒙天之庆,叨祖之灵,使奇名登棘围⑥。奇之祖官刑部,奇之父题雁塔⑦。虽君恩之厚哉,然非有祖先启后之德不及此。非独奇也。即以凡族属者,或名列胶庠⑧,或荣膺一命,或攻诗书而受一卷之益,或事畎亩而亯⑨丰亨之乐。遇辙不一,辄又何莫非祖先启后之德以至此乎。叔父讳瓒公者,有志返宗久矣。志未克,遂而第。</h1> <h1>揭此大纲以示后人,若曰:“千溪万涧,流不同而源同也。千红万紫,枝不同而本同也。寻其源,而源不易得,重其流可也。觅其本,而本不易见,爱其枝可也。重其流如重其源,则在在皆流,在在皆源也。爱其枝如爱其本,则无适非其枝,无适非其本也。后之子孙,虽不亲见能轩公,而已若亲见。虽不躬逢申伯公、夷吾公,而已若逢之矣。”是为序。<br>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桂月朔旦<br>陕西御史宗生奇举谨撰</h1> <h1><b>注释:</b></h1><h1> ①维,语气助词。万,虚词,多。世间万物多种多样,姓氏也一样有着不同的内涵,这是对于多而言。如道家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源头归一,这是对于少而言。</h1><h1> ②岂无自乎?而果何昉乎?:岂能没有来源呢?那起始又是哪里呢?昉:起始。</h1><h1> ③桒:同桑,本义桑树。空桒,凭空的意思。</h1><h1> ④的派:嫡系。</h1><h1> ⑤语出《幼学琼林》,情不相关,如秦越人之视肥瘠。秦在西北,越在东南,相距遥远。肥瘠,胖瘦。这里比喻关系疏远,隔膜很厚。</h1><h1> ⑥棘围:考场,科举时代以荆棘围考场,因名。</h1><h1> ⑦题雁塔,指进士及第。唐代,凡进士及第的人都在西安的大雁塔题名。</h1><h1> ⑧胶庠,学校。周代大学称胶,小学称庠。</h1><h1> ⑨畎亩,天地,指农业生产。亯:通假字,同享。</h1><div><br></div> <h1><b>译文:</b><br> 世间万物多种多样,姓氏也一样有着不同的内涵,这是对于多而言。如道家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源头归一,这是对于少而言。从多的方面来说,一人发展出万人。从少的方面来说,万人的源头总归于一人。论其发展多少或多少归于一源,都没法详细的推究。<br> 同样,我们受姓为谢,岂能没有来源呢?而有来源,那起始又在哪里呢?经查考典籍,《诗经.嵩高》有诗句:“亹亹申伯,于邑于谢。”则在姓氏中已经有谢氏了,申伯在那里开创基业。如果是这样,申伯公不是天下所有谢氏的始祖吗?如果是这样,天下所有谢氏不是申伯公的子子孙孙吗?<br> 或许有人说,申伯公已经远了,夷吾公比较近;夷吾公也远了,能轩公比较近。哎!难道客居楚地的祖先,岂能说他们的源流是凭空而来的吗?岂能不是汉夷吾公、宋能轩公的嫡系支派呢?而夷吾公、能轩公又不是申伯公的嫡系支派呢?奈何后世的子子孙孙,分散居住不同的地域,见到不同地方的谢氏就会说:“我们是同一个姓但不是一个祖宗”,就像关系疏远隔膜很厚的陌生人。试问天下所有的谢氏,有另外所出的吗?如果有这样的人,是见识浅薄之流的了。<br> 奇举我,蒙上天之德,叨念祖宗的英灵庇佑,使我得以取得功名。我的祖父在刑部为官,我的父亲进士及第。虽然有皇恩浩荡,如果没有祖先启迪后世之德就不可能如此。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凡是所有族中的人,那些金榜题名的学子,那些富贵一生的人,或者因读书而受益,或者因稼穑而富足。各人的境遇和道路都不尽相同,怎么能不是祖先启迪后世之德以至于此的啊。<br> 我的叔父讳瓒公,有志于追溯祖先返本还源的想法已经很久了。这一理想未实现,却科举及第忙于仕途了。如是将他的这一理想告诉后人,说:“千溪万涧,它们的流向不同,但源头是一样的。千红万紫,它们各在不同的枝头,可他们的根本是一样的。现在,寻找源头却不易找到,只要重视现有的支流也可以。寻找根本却难得看到,只要爱惜各个支系也是很好的。重视支流就如重视源头,那么只要存在的皆是支流、皆是源头。爱护枝条就是爱护根本,就没有不是其枝不是其本的说法了。后世子孙,虽然没有亲自见过能轩公,也就好像见到了一样。虽然没有遇到申伯公、夷吾公,也就像遇到一样了。”</h1><h1><h1> 作此篇为序。</h1><h5><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崇祯十年(1637)农历岁次丁丑桂月(八月)初一日朔</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陕西御史宗生奇举谨撰</div></h5></h1> <h1>  谢奇举,字凤毛,天门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酉乡试举人,荐授什邡令。重士爱民,有循良声。天启元年(1621)四月,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叛乱,攻掠州邑,什邡孤城无援,奇举捍御有方,什邡获得到保全。天启二年七月,四川巡按张论向朝廷举荐,奇举捍御有方城守无虞,擢升另用。同年十月擢候补御史。天启三年四月,补考选御史于四川道。天启五年二月,巡按陕西。时魏忠贤阉党肆虐,奇举公奋不顾身,多次上疏揭露奸谋。好在魏忠贤时日不长,于崇祯元年(1628)被抓自杀。后又上疏揭露奸党余孽,受到排挤,于是向朝廷以病为由乞请致仕,回归家乡。(资料来源《明熹宗实录》、《湖广通志》)</h1> <h1>  通过这篇序,我们不难看出,关于祖源的争议由来已久,并非今天才出现。祖宗先贤在对待这一争议的态度上,跟今天的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别。</h1><h1><h1> 序的开篇,以道家的思想,点明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姓氏存在的不同内涵。由多及少,由少及多,是人们探寻事物发展的客观现实。</h1><h1> 第二三段的由《诗经·嵩高》里的诗句引发连续的疑问。首先明确了姓之有谢,申伯基之。后面紧接者发出疑问,如果是那样,难道申伯不是谢氏的始祖吗?谢氏不是申伯的子孙吗?看似在认同申伯为谢氏的共祖,却是一种内心矛盾的表述。并且,第三段对人们“同姓不宗”的否定,认为谢氏是同出一源,这充分体现了奇举公敦宗睦族的思想,希望天下谢氏能够高度的认同归一,而不作秦越人之视。</h1><h1> 第四段以个人及家庭所取得的成就来说明尊祖敬宗的重要性。虽然有皇恩浩荡(这是所处时代的思想局限),但任何人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祖先的启迪之德。</h1><h1>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段,完全引用了他的叔父瓒公的话:虽然各个支系的源流不同,但最初的源流是统一的。虽然现在还没法找到最初的源流,(对申伯得姓的怀疑)只要爱惜现有的谢氏宗族,就是爱护水源木本。不管有没有见到那些先贤,就如同见到一样,都应该在我们的内心里一样得到尊敬。</h1></h1> <h1>  义历三修谱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开始,由江西安福致仕广西柳州知州谢一枫主修。直到崇祯末年因战争结束,历时较长。奇举公于致仕归家之后参与了该谱局的编修,这些有明确的记载。而在关于祖源争议中,很多先贤都有不同的说法,这是后话。难得的是奇举公能够保持一份中庸,在既不肯定又不否定中,借用他叔父瓒公的话,呼吁宗族,相敬相爱,即使还没法找到源头,只要团结和睦,也一样是爱祖敬宗。</h1><h1><h1> 根据谱序,奇举公的父亲、叔父、祖父应当是功成名就之人,可惜历史记载缺失。只有在《湖广通志》里,有一个疑似他父亲的,谢廷敬,嘉靖四十三年(1564)乡试举人,四十四年范应期榜进士,官至郎中,具体不详。从年代来说是符合的,而那个历史时期的天门进士也只有这么一个人。</h1></h1> <h1>  今天的我们,为了祖源之争,已到了不忍直视的程度。这篇序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