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庆祝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具体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结合蓝城小学"三结合"教育和传统文化德育特色课程,借助社团活动展示平台和家校群的沟通作用,特组织蓝城小学重阳节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文化含义,通过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人和父母的情感,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和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同时结合学校美育工作,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动眼,发现生活之美,由爱家爱生活,推及到爱老爱社会,最终上升到爱党爱国爱人民,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切实的行动积极投身到中国梦的实现中。</h3> <h3> 重阳活动一:清茶简行表孝心 服务记录天天行 </h3><h3> 全校师生设计"敬老服务卡",服务卡上包含自己能为老人和父母所做的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和每天的服务时间,并且服务要有延续性,要每天都做。服务内容可以为奉茶、捶背、洗脚、做家务、陪老人聊天、散步、为老人让座等。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很多班级还将此次活动做成了班级相册,记录孩子们的点滴成长。</h3> <h3>二年三班 敬老服务卡视频相册</h3> <h3>一年二班 敬老服务卡视频相册</h3> <h3>三年一班 敬老服务卡视频相册</h3> <h3> 重阳活动二:重阳节摄影大赛</h3><h3> 自古重阳节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除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欣赏这叶染疏黄的美景。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全校师生利用闲暇时间,用手中的相机或者手机拍摄秋日美景。用心发现生活之美,一景一世界,每张照片中所包含的是孩子们眼中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心境。美源于真实,而真实则是孩子们澄澈眼眸中那纯净的世界。</h3> <h3> 重阳活动三:寻源问俗度重阳 </h3><h3>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家的故事"环节分享重阳孝亲故事,三年三班辛斯祺同学《百善孝为先》的家风故事,用孩子稚嫩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孝"的理解。</h3><h3><br /></h3> <h3> 同时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带领全校同学寻找重阳节的来历,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大队部根据广播内容设计了测试小卷,同学们自愿报名,自主答题,共评选出了12位"重阳知识小达人"。</h3> <h3> 重阳活动四:"清蓝+"重阳走进千红莲 老少共筑中国梦</h3><h3> 蓝城小学联合清流坊社区在九九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于2017年10月24日到千红莲养老中心进行文艺演出和教授剪纸课程。此次千红莲之行,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爱和温暖,享受到了节日的快乐,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感,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蓝小的孩子们会继续在爱中成长,用爱感恩生活,用爱回报社会。</h3> <h3> 系列活动五:重阳主题班会广泛开展</h3><h3>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更深切地体会敬老爱老的内涵和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各个班级还广泛开展了重阳节敬老孝亲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们用重阳主题的古诗引入,用一个个生动的小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神话与习俗,用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然后以敬老服务卡和一封家书为载体,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我们要对父母说些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在班会的动情之处,很多孩子流下了眼泪,这泪水中有对老人和父母的感恩,有对自己不懂事的悔恨,更有要敬老爱老孝敬父母的决心。</h3> <h3> 系列活动六:社团展才艺 共度重阳节</h3><h3>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剪纸作为蓝城小学的艺术特色,心灵手巧的蓝城孩子们也投入真心,浸润真情,用自己的巧手剪制了一幅幅寓意吉祥而又精美的剪纸作品,一幅幅剪纸作品跃然纸上。美术社团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秋日美景和其乐融融的敬老爱老的画面。精美的剪纸绘画作品吸引了蓝城的孩子们纷纷驻足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小观众们赞不绝口,还有的孩子表示要苦练剪纸和绘画本领,明年也要放在这里展览。</h3> <h3> 蓝城小学重阳节系列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对于美和爱的理解,更让老人和家长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用实际行动带给他们的温暖与感动。蓝小是有温度的学校,蓝小的孩子是有情怀的孩子,孩子们会在爱中成长,孩子们也会在爱中感恩与回报。(撰稿人:梁子文 审核:陈焕娟 贺文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