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7年10月18日我们一行6人,清晨7点从以色列海法乘轨道交通,再转车前往北部口岸,用JORDAN PASS顺利通关后,进入约旦除了旅游大巴,只能乘taxi到杰拉什。</h3> <h3>约旦位于亚洲西部,是一个较小的中东阿拉伯国家。约旦政治经济稳定,人民生活並不富裕,水资源缺乏,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著名的佩特拉古城、瓦地伦沙漠、死海…,使约旦成为世界各国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和度假胜地,为了促进旅游业,约旦政府推出了便利旅游的“约旦一卡通”,JORDAN PASS包含了签证和景区门票,杰拉什遗迹售票处在一个小型室内市场里,对面能免费寄存箱包等行李。</h3> <h3>来到杰拉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1800年前的哈德良凯旋门,这是为纪念罗马皇帝哈德良巡视杰拉什而建,大门高达12米,两旁各有小门,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成,造型精巧,宏伟壮观,大门只能让皇帝通过,旁门供大巨和其他官员通行,以示罗马帝国的强大和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仪。</h3> <h3>进凯旋门向左有可容纳1.5万名观众的赛马場Hippodrome,长240米,宽51米,周围是几排石座。</h3> <h3>坐在石座上,昔日热闹的赛马场仿佛还能听到当年观众的一阵阵喝彩声。</h3> <h3>杰拉什南门,通过这道门,就真正进入了古城。</h3> <h3>城中最美的建筑是建于2000年前的古罗马露天剧场,至今保存完好,宛如大地上盛开的石雕花朵,扇形阶梯式座位有精细的雕刻,剧场象一把展开的巨扇,可容纳6000名观众,台阶上有普通座位也有拱券雕花的包厢,排列有序,拾级而上,高处可一览杰拉什遗址的全貌。</h3> <h3>生动美丽的露天剧场, 剧场下面是当年表演的舞台,找个座位静静坐下,下面表演者的歌声能清楚听到,这就是杰拉什的回音壁,每年7月,这里都要举行杰拉什国际艺术节,各国文化艺术展现于此,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曾在此献歌,中国杂枝歌舞团也多次来此表演,深受观众喜爱。</h3> <h3>令人神往的阿提米斯女神庙,阿提密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宙斯的女儿,太阳神阿波罗的双生妹妹,古代被奉为杰拉什的守护神。</h3> <h3>阿提米斯女神庙石柱。</h3> <h3>美人鱼池旁的古罗马建筑。</h3> <h3>杰拉什始建于希腊统治时期,有许多古罗马统治时期的遗迹。经历了几度兴衰,依旧能看得出昔日的辉煌。考古发掘已经持续了85年,但估计百分之九十的遗址还埋藏在地下。经过的每一处,都值得赞叹。</h3> <h3>从杰拉什古城南门进入就是宏伟壮观的罗马广场,呈椭圆形完美的古罗马建筑,长90米,宽80米。围绕广场是长1000余米的两组石柱,用粉红色花岗岩打造,直径1米,高达6米。每根石柱由3节互相榫接而成,两柱间架有刻着花纹的巨石条连接,形成石柱长廊,漫步在长廊间或站在广场中央,看着宏伟壮观的粉色石柱,不由得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广场曾是公众集会和法庭开庭审判之地,有罗马人的自由民主的意味,可见古罗马政治文化的渗透。</h3> <h3>“上帝的怀抱”比梵蒂冈的还要宏伟宽广。</h3> <h3>古老壮观的罗马大道:沿罗马大道前行,宏伟大气的古迹在左边依次呈现,残垣断壁的城墙外,生机勃勃的新城在右边展开,这是让人惊奇的古城,让人胆战心惊的历史。</h3> <h3>石柱长廊从南到北全长800米,两旁耸立着科林斯石柱,这条长街建于2000年前,柱顶有精美的雕刻,显示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两旁是步行长廊和商业店铺,现仍保存着古秤盘和戥子,这里曾是东西方贸易交流的枢纽,商人的脚印,车辙的痕迹,千年的风吹雨打使路面圆润光滑。</h3> <h3>DAY2:清早从安曼驱车赶到佩特拉3H,找住宿花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在这家离景区很近的宾馆Candles Hotel 住了下来,因还没有到check in时间,店主安排了一个房间让我们放行李和歇脚,稍作休整午餐后进入佩特拉景区。</h3> <h3>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沙漠南部,海拔1000米的高山峡谷中,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曾经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古城建筑几乎都在赭红色的岩石上开凿而成,岩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绝美,因此佩特拉古城又被称为“玫瑰古城”也就是世界新的七大奇迹之一,这大约是全世界门票最贵的景区50JD(人民币约480元),JORDAN PASS能通过。</h3> <h3>进入古城只有唯一的西克峡谷,是一条1.5公里长的小道,最宽处有7米。峡谷岩壁的下端,古人们开凿了引水渠,它也是古城的生命线。古城的衰败是和水的枯竭密切相关的。</h3> <h3> 在峡谷中不仅有罗马人修建的驿道,也有佩特拉原住民纳巴特人的神龛——朵夏拉之石。</h3> <h3>这条幽深的峡谷小道最窄处约2米,峡谷两旁峭壁耸立,犹如利斧从天上劈下的一条深深的裂痕,长达200米,人称“一线天”十分险要。走在怪石嶙峋的峡谷中,每一块石头都似乎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让你浮想联翩,今天要入古城仍然与2000年前无异。</h3> <h3>峡谷是大自然经过一万年的雨水冲刷而形成的,褐红色的砂岩在阳光下变化着色彩,有时平淡无奇,有时鲜如浸血,游客可以乘坐马车在峡谷中游览,哒哒的马蹄声和清脆的车铃声在峡谷中回响,给人以时空穿越的感觉。</h3> <h3>在峡谷小道尽头 靠近甬道末端,也就是通过蛇道最后一个弯曲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红色的宫殿,佩特拉最壮观的遗迹——卡兹尼宫。</h3><div> 犹如芝麻开门般,从钥匙孔中看到了宝库。视野豁然开朗,突然出现一开阔广场,周围陡峭的山石环抱。在最窄最暗处再往侧前走,夹缝中一道金色的光开启了佩特拉古城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说中的“卡兹尼神殿”卡兹尼在阿拉伯语中即为“宝库”之意。依山雕琢的卡兹尼神殿,它宽约30米、高约40米、分上下两层,各有6根罗马式门柱,它造型雄伟、雕刻精细。这曾是斯皮尔伯格电影《圣战奇兵》的拍摄地。</div> <h3>来到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玫瑰古城佩特拉卡兹尼神殿前。神殿是用来做金库之用,里面存放着历代国王的财宝。虽然岁月流逝、风蚀雨浸,上面的精美图案依然栩栩如生,让今人都为之赞叹。 </h3> <h3>不爱自拍的我也要在巍峨壮观的神殿前留个影,也算是在神殿前祈福求平安吧,平安就是福。</h3> <h3>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纳巴特人生息并建都于此。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闻名。这里的岩石呈褐色、红色、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等。各种不同颜色岩石的扭曲岩层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颜色曲线。</h3> <h3> 经过了千百年风化了的石刻,这是一个人领着一支骆驼队的组图。</h3> <h3>这是古罗马剧场的遗址,剧院于363年遭地震严重损毁。当年这里估计可以容纳4000人看演出,整座山体上雕凿出的古剧场世上绝无仅有,可以想象当年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场面。</h3> <h3>骑着骆驼的贝都因人。"贝都因"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贝都因人向往自由。公元前200年纳巴泰人沿着崎岖的峡谷将红海沿岸盛产的香料运往地中海,在佩特拉建造了他们的都城,历经数世纪不断扩张完善,鼎盛时期可谓壮观无比。</h3> <h3>从残壁中依然能感受到曾经佩特拉的繁华。而电影《变形金刚2》中,能量之矩就藏在佩特拉古城之中。</h3> <h3>皇家墓冢。在这片山崖上,分别有厄恩墓,西尔克墓,科林斯墓,国王陵墓。阳光照射在国王陵墓,整座山变成了玫瑰色。依山而建的皇家陵墓,岩壁上雕刻的台阶象征着死后的人可以通往天堂。</h3> <h3>进入陵墓洞窟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洞窟里的天花板呈云片状花纹,犹如一张抽象画,异常美丽如丝绸一般的岩石,大自然在其上做了精美的刺绣。</h3> <h3>传说中的女儿宫,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女儿宫建于1800年前,具有拜占庭式风格,南北各有12根大石柱,衬托着高达20米的石头宫殿,佩特拉自古缺水,相传当初国王颁布诏书,称如有引水进城者允以公主相许,果然有人冒着危险探水源,负责设计和指挥修建了大水槽,引水进了佩特拉,国王下令在巨石上开凿了这座女儿宫,並把女儿许配给他。</h3> <h3>这座墓口两边上是半圆山墙,中间入口上面是山形山墙。上半部排列着18根立柱,气势不凡。</h3> <h3>夜色降临,峡谷里清空游人后,工作人员布置好蜡烛灯,游客再次买票进入峡谷 ,从入口到神殿前的广场,摆满了1800 只蜡烛,烛光随微风摇曳,光影映在四周斑驳的岩壁上,使得神殿的美更加灵动和有层次感。</h3> <h3>一场惊艳的活动上演——佩特拉之夜(门票17JD,周一、周三和周四8点30—10点30)。一名音乐家独自坐在蜡烛间吹奏着哀伤的笛子,他的笛声在山谷间环绕,久久未散去。</h3> <h3>DAY3:上午驱车去瓦地伦2.5H,瓦地伦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部300公里处的韦迪拉姆,以巍峨险峻的奇山和广袤无垠的沙漠美景闻名于世。这里有称霸沙漠地区最高峰的韦迪拉姆山,也有充满阿拉伯风情的沙原。是约旦最为壮观的沙漠景观,因与月球地貌相似,称为“月亮谷”。</h3> <h3>为我们开四轮驱动SUV的阿拉伯司机(游沙漠包车59JD),雪白的服装能反射沙漠中灼人的光照,可见阿拉伯朋友挺聪明的。</h3> <h3> 月亮谷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开发之初就与环保概念紧紧相扣。进谷门票上的宣传语——“留下的只有脚印,什么都不带走”。<br></h3><div> 为保护月亮谷的环境,约旦政府禁止在周边兴建旅馆,却衍生带动了一种独特的月亮谷式旅游。游客们在沙漠中穿行35公里,入住充满贝都因风情的阿拉伯帐篷,户外徒步,也可以选择当地牧民驯养的骆驼或阿拉伯马作为代步工具,或干脆乘四驱车来一场沙漠越野,带上登山工具攀爬和月球环形山类似的韦迪拉姆山等。进入月亮谷,必须要到公园管理处购票和备案。</div> <h3>在这月亮峡谷中还有刺激的攀援和滑沙运动。 月亮谷是典型的纯沙沙漠,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一望无垠的沙漠遍布风蚀断崖,奇特的山型,令人震撼不已。</h3> <h3> 耀眼的蓝天看不到一片浮云,日照强,没有植被覆盖,空气干燥,估计此时的温度在40℃以上。粉红色的沙子幼细、柔软、炽热,即使隔着鞋,也感觉火辣辣的。下午的阳光洒遍整个沙漠,绚丽的玫瑰色染红山谷,整个月亮谷宛如一颗红色星球,艳丽、迷幻、辽远,笼罩着神秘气息。</h3> <h3>峡谷中的“天生桥”,胆子大的能爬上去一览浩瀚的沙漠。</h3> <h3>峡谷中残存的4千年前的像形摩崖石刻。</h3> <h3>在沙漠观景途中,为我们开越野车的阿拉伯司机按时祷告,五体投地,让我们见证了宗教对阿拉伯人的影响力,每天要祈祷五次,到了祈祷时,再重要的事也得放下,这就是信仰的力量。</h3> <h3>又是一座天生巨石桥,这是景区最大也最有特色的桥,为看这个景点我们加了司机7JD,有外国友人爬上去的各种姿势照。重点是这些石头没路,没有阶梯!纯爬啊!按理讲我还是很热爱生命的。因为我离得远拍不出有多不好走,实际上走近了看很陡的。</h3> <h3> 山峰奇峻如鬼斧神工,沙原广阔如无人踏足的禁地。漫漫红沙中凸显的岩层、悬崖让人仿佛置身另一个奇妙的星球。</h3> <h3>DAY4:从佩特拉回安曼,先去了马巴达圣乔治东正教堂,教堂保存着由马赛克镶嵌成的中东地图。</h3> <h3>圣乔治教堂珍藏着二千七百年前的马赛克中东地图,用二百万颗天然彩色石子拼接而成,有圣经中157个地名包括黎巴嫩和埃及,经过沙漠至地中海,是现存最古老最详细的古地图。</h3> <h3>墙上的画都是用天然色彩的石头(马赛克)镶嵌而成,生动逼真。</h3> <h3>墙上挂着的马赛克画都是用不同自然色彩的石子拼贴镶嵌而成,生动逼真,每幅画都蕴藏着一个故事,令人叹为观止,有兴趣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h3> <h3>从圣彼得教堂出来去了离此不远的尼波山。尼波山(Mount NeBo)是约旦最有名的圣地之一_这里是摩西升天之地,教堂前的这块石牌纪录着尼泊山的修整可程和参与组织的名称,矗立</h3><h3>的石碑上,还镌刻着罗马保罗二世莅临尼泊山的纪文。也正是罗马教皇的来访,才正式确认了这里就是摩西升天的地方。</h3> <h3>说是登上山头能看到上帝应允给摩西的迦南,那一片称之为牛奶和蜜之地,听导游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耶路撒冷和伯利恒的屋顶,可是除一片雾茫之外,没看到耶路撒冷,甚至没看到死海。</h3> <h3>摩西升天的纪念石碑。 石碑的侧面层层叠叠,仿佛一部历史的书卷,这部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有谁能讲得清清楚楚呢!</h3> <h3>尼波山(Mount NiBo)是约旦名副其实的宗教圣地,距离首都安曼以南86公里。当年摩西用魔杖劈开红海,率领众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这里,欲进耶路撒冷城,此时他突然得到上帝的旨意,停止前进,在尼波山修生养性至归天,这里从此就成了基督教,犹太教以及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教徒们顶礼膜拜的地方。</h3> <h3>198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吉安尼·凡陶尼用钢制作盘蛇十字架矗立在主教堂西面石墙外,它象征着摩西的摩杖和在沙漠里引领摩西前进的钢蛇,以及耶稣基督被处死时身上背负的十字架。</h3> <h3>离开尼泊山后,下午3点到达有地球肚脐之称的死海,这里走供阿拉伯人游乐的场地每位12JD,我们不想游泳所以去了一处无人管理空旷的死海边。</h3> <h3>可爱的阿拉伯小朋友冲着相机摆pose, 如遇上犹太小孩定会拒绝拍照,甚至还会骂人。</h3> <h3>地球上最高的地方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而最低的地方是死海,海面海拔-422米,最深处海床海拔-800.112米。死海实际上是一个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29米。 死海海水湛蓝清澈,波光粼粼,随风荡漾。</h3> <h3> 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 死海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之间的最低处,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死海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生物。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由于死海被陆地环绕,不与其他河流和大洋相连,所以死海没有潮起潮落。</h3> <h3> 悠闲地仰卧在海面上,随意漂浮。 海面时而缀满金鳞,时而玫瑰酒红,时而紫蓝锦缎,梦幻般变换,谱出扣人心弦的华美乐章。</h3> <h3>享受死海游玩的温馨提示: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较大的鹅卵石沙滩,打赤脚走路,在沙滩上站起来甚至走一步都感到扎脚,脚底板疼痛难忍,最好穿上一双防水凉鞋。而且在岸边DIY泥浴时,盐粒呈锯齿状,有的比较锋利,容易划伤,进入死海,身上有伤口,即使是细小挠破处马上就有刺痛灼热感,如同“伤口上撒盐”,不过经过死海盐浴后伤口好得快,虽说死海淹不死人,但要漂浮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否则眼睛、鼻子、嘴进水后会非常难受,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点;只能仰面躺在水面上,除非有自信不会让水进入眼鼻否则不要游泳,上岸后先用海滩上的花洒将身上的盐水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身,否则毛巾会沾上盐分不易清洗。死海泥富含高浓度的盐和硫化氢。大量的硫化物和矿物质,能很好地保温,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具有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 </h3><div><br></div><div><br></div> <h3>DAY5:上午上城堡山0.5H,安曼老城是世界遗产。城堡山是老城的中心和制高点,周围环绕6座山丘,也是俯瞰安曼城最好的地点。</h3> <h3>在城堡山,千年古迹变身残垣断璧,环视360度,俯视的却是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阿拉伯风格的白色建筑,还有人们比过去好很多的生活。目前残存的古迹有赫拉克勒斯神庙,伍麦耶时代的艾米尔宫殿群,一座拜占庭教堂。</h3> <h3>这里是曾经阿巴斯-阿蒙王国的首都遗址,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现在能看到的Umayyad宫殿遗址建于公元720年,一座有穹顶的大厅相当壮观,走进其中感受历史的回响。</h3> <h3>城堡山有一座约旦国家考古博物馆,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h3> <h3>居然保存有一到四万年前石器时代的物件!!!</h3> <h3>在城堡山上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罗马剧场,这是安曼市内最引人注目的历史遗迹,建于Antoninus Pius统治时期的公元2世纪,这座罗马剧场可最多容纳6000人,前面有一个小广场会偶尔举办各种活动,到晚上不少年轻人会来此约会、 聊天、轮滑等。从城堡山跳望古罗马剧场,古罗马剧场坐落于安曼城堡山脚下的老城区,依山而建,圆孤造型,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现仍在此举办重大的音乐会,古今在此穿梭,历史不断延伸。</h3> <h3>在约旦首都安曼,无论身处户外何处都能看到一个大旗杆,那就是全世界最高大的国旗―约旦大旗杆,它矗立在约旦王宫外墙一片绿草如茵的空旷山丘上,高172米形似康乐球杆,直插云霄,旗面宽30米,长60米,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约旦国旗,高高地悬挂在旗杆顶端,风起时,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旗面上的黑,白,绿,红四种颜色清晰可见。这时一群鸽子在旗杆附近飞翔。</h3> <h3>赫拉克勒斯神庙(the temple of Hercules)遗址。</h3> <h3>石雕的手,那大概是大力神的手,一节手指比真人还要高大,可想象当初大力神有多高大!</h3> <h3>从城堡山出来之后我们就去了一条非常文艺的街道Rainbow Street。很受当地年轻人欢迎的一个街区,有很多咖啡屋、餐馆等等。</h3><div><br></div> <h3>这天是周日街上商店大多关门歇业,隔着橱窗拍了几张照,这里经营着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有些年代的古董,有的经营本地特产沙画,冰箱贴,水烟枪等。</h3> <h3>Rainbow Street还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的小店,有时间的话可以多逛一逛。非常可爱的约旦冰箱贴和沙画。</h3> <h3>我们在这家咖啡店里小憩,喝着正宗阿拉伯风味的咖啡,有喜欢甜一点,有的不要加糖,店里播放的音乐不错,问店主这首音乐什么名称,想从网上下载,店主摇头耸肩说不知道。</h3> <h3>大名鼎鼎的国王餐厅hashem restaurant,是安曼城如雷贯耳的餐厅,这是约旦多位国王光顾过的餐厅。有约旦最美的法拉菲(Falafel)和鹰嘴豆泥(Hummus),绿色的logo很明显,点菜小哥不太会英语但会做滑稽脸,其实消费不贵,6jd套餐可两个人吃,炸土豆球不错的。</h3> <h3>我们就点了一个象pita一样的三明治(Sandwich)加红茶(店里称Black tea)人均1jd,三明治撕开里面料还不少,素的为主。(桌面上的餐饮偏红是因为上面的红色广告光线)</h3> <h3>安曼城内有不少彩色扶梯,美丽的阿拉伯妇女抱着可爱的宝宝。</h3> <h3>彩色楼梯上面整齐地撑满了彩色的伞。</h3> <h3>安曼城的女警也是一道风景。</h3> <h3>下午步行去阿卜杜拉国王清真寺0.5H,这是安曼最大的清真寺,位于安曼市中心。安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装饰有华丽的马赛克拼镶图案的篮色圆屋顶在一片白色建筑中非常醒目,因此也被称为“蓝顶寺”。</h3> <h3>清真寺门口竖着阿卜杜拉二世的画像。</h3> <h3>每天宣礼员在5个不同的时辰,站在高高的宣礼塔上吟诵《古兰经》,清真寺周围的穆斯林们随着宣礼声的召唤,分别做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5次礼拜,向真主表示归顺,感恩,赞颂和恳求,借此保持心灵纯净,祈福消灾。</h3> <h3>清真寺里面很大空间,装饰也很华丽,最多可同时容纳7000人,庭院中还可以再容纳3000人同时礼拜,这里经常有非穆斯林前来参观或皈依伊斯兰教,但是女性非穆斯林游客需要借符合规定的袍子(黑色或棕色),国王和他的家属也常来做礼拜。</h3> <h3>约旦的游程结束了,明天将经过耶路撒冷去以色列然后回国,这里要一提的是这位在杰拉什去安曼巴士上遇见的浓眉大眼,高大魁梧的穆斯林朋友,凑巧也称阿卜杜拉,到了安曼找不到旅店,是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JORDAN RIVER HOTEL,我们谢他,他说:穆斯林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想拍照留念他不让,拍个背影留念,不会忘记你,我的穆斯林朋友。牢记你: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h3> <h3>另一位是基本上全程陪同我们游约旦的大叔,敬业,诚实。尽管在谈车价时斤斤计较,寸步不让,(最终以500JD包全程三天半,最后送我们到耶路撒冷边境)。途中挨了警察二张罚单给我看,我说因为你是全包(汽油,停车,餐饮,住宿等)应该是你负责,他也认了,第一天跑长途看他挺累的就按排在我们房间住下,一觉醒来看到我们有人睡地上,他立马穿好衣服就出去了,第二天再请他和我们一起住,他说这样不好,不该做的事我不做,最后一天送我们去边境原来定了8点钟,后来想通关需要时间,就打电话给他说能否改为7点出发,他说没问题第二天准7点就到旅店门口,每次出行都很守时,再见Abonard大叔! 祝你好运!</h3> <h3>衷心感谢您的关注!欢迎共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