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十九大》为楼市定位

杨怀恩

<h3>导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房价居高不下,城市生活压力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番话正为楼市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h3> <h3>“十九大”为楼市定基调</h3><div><br></div><div>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于今天(10月1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毫不夸张地说,这份报告高屋建瓴、至关重要,是一份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重要报告。其间,蕴含着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信号,而这些信号当中,不少即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房地产。</div><div><br></div><div>其中涉及到房地产行业方面的表述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div>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句话不算新。但正式写入“大会报告”,还是有重大意义的。之前十七大与十八大报告中,连“房地产“三个字都没出现,最多会从民生的角度关注一下:住房制度;以及,在“经济”章节中:农村土地制改革(略微相关房地产)。而此次是当今中国政策表达的最高规格文本,指导下一个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工作,可见意义非凡。</h3><div><br></div><div> 报告中提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的内容被纳入到惠民和民生的内容体系中,充分体现了保障房住房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最近五年实际上提到的住房双体系建设,更多的就是强调了类似的住房保障的内容,成绩也是卓越的,尤其是大城市通过购置和承租保障房等,较好地实现了租赁市场的发展。</div> <h3>第一,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稳步推进</h3> <h3>第二,“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h3><div><br></div><div> 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首先,它没有提到“长效机制”,而是用了“住房制度”,意思基本相同, 但表述方式是新的。“加快建立”,显示出问题的急迫。其次,这项制度包含了“租售并举”,以及“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等基本概念。“租”被放在了“购”之前, 说明当前突出的重点、政策的导向是“租”。“多渠道供给”,意味着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和集体土地入市将多路并进,不会偏废。在当前情况下,显然要突出的是后两个渠道。此外,还使用了“保障”这个词,说明住宅不完全是“商品属性”。换句话说,政府认为房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必需品,在出现严重供需矛盾、价格飙升的时候,政府的责任在“保障”。所以,政府管制是必须的、合理的。</div> <h3>第三,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承诺</h3><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分,把“住有所居”、“安居乐业”作为了重要目标和任务。在目标中,两次提及“居”,因此不得不更加关注。这会直接作用在住房公共政策层面上,住房供应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的动作,会更快、更具针对性,房地产市场的公共属性会进一步加强,商业性的因素,会被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里面突出了“全体人民”,告诉我们住房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属性是不容质疑的。“住有所居”, 重点在“居”,它的含义包括“租”和“购”。并没有承诺“大家都买得起住房”总之, 从报告使用的措辞看,党和政府越来重视住房问题,把住房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定位为“生活必需品”,视为保障人民“生存权”的重要内容。通过“大会报告”做出了一个承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而且,将把租赁住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div> <h3>第四、还有几个重要的提法会影响到局部的楼市: </h3><div><br></div><div>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div><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时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div><div><br></div><div> 这个表述主要有以下三个含义: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会继续深化,其深化的含 义会强调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二、强调了承包地“三权”分置的表述。这个表述实际上是2016年的时候提出的,核心内容是放活承包经营权,有助于后续农村土地市场集约化经营的实现,有进一步加快建设的可能。三、土地承包续期的概念和住房70年产权的概念是类似的,很多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也到了 30 年到期续期的问题,此次表述有积极的作用。 </div><div><br></div><div>2、 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重要部分的可能性较大</div><div><br></div><div>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中,在谈及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时,特别将“健全地方税体系”提了出来。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信号,正在研究当中的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重要部分的可能性较大。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出现完善地方税体系这个提法,很是值得重视。这一点,恐怕又要直接、间接影响到房地产。</div><div><br></div><div>3、“居住”在工作报告中列入“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的范围</div><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这部分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 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在执政党工作的政治报告中,居住问题,被列入“不足”的范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信号。</div><div><br></div><div> 这其中“群众”这个主语,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居住问题、住房问题的公共政策出发点,将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这大概率会对未来房地产的公共政策、行业政策、管制口径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div><div><br></div><div> 这个影响的核心在于,“去除投资属性”会更坚决、更长线,不会轻易有改变。政府在执行和施政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也会更有力度、更具针对性。这一点,房地产从业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预期。 </div><div><br></div><div>4、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房地产不平衡问题凸显</div><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至关重要。 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的转变,一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含义更广,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近年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之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凸显出来。 这是非常重大的变化,房地产不可能不被影响。 </div><div><br></div><div> 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将影响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这其中,既然“不平衡”、“不充分”被当作主要矛盾提了出来,那么,必然有政策集中、持续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被包含在住房问题领域内的房地产,颇具“不平衡”的特征,这一点,不出意外,将加速、加紧推动一系列住房公共政策的出台和制度的建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