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助 共同进步 ——第一小组交流会

静待花开

<h3>  10月26日,培训学习进入第五天,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有所见,有所感,有所悟。今天,组长陈艳丽老师组织我们第一小组的老师进行了一次讨论和交流,交流会上大家积极发言,把自己这几天的收获与大家一同分享,整个气氛很是活跃,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h3> <h3> 王姝老师对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感慨到①筒子楼的建筑设计尽展江南文化特色,比如在走廊的设计,也会考虑学生的安全,把隔断式的拉门,作为走廊的防护,设计精巧,美观实用②绿化面积广,以桂花树为主,配已各种植物和果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让校园充满了韵味,又不失现代感③厅廊文化建设,校风,校训,写给自己的话,学生作品展示,校本特色作品是学生课下的好朋友,④人文情怀建设,高级图书馆,阅读区,科技馆饮水机,失物招领处,雨伞架无处不体现人文情怀⑤教学楼内,专业教室使用率高。</h3><h3> 王菲菲老师感受到了成功者的成长历程,参观学习中,有几位校长讲到他们的成长经历,更多触动我的是他们都有远大的目标,在成长的路上有思考,有行动,有志向。王老师还提到了韩老师的报告,这所学校只有一位美术老师,但他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老师作品多次获奖,许多人慕名而来,他告诉了我们未来是自己创造的。正如他所说:“一个老师撑起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成就一个学校。”本次来培训的大都是科任教师,科任老师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这和学科无关,而是个人信念。首先要转变理念,才能转变课堂,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心中要有对职业追求的信念,自身的主动积极努力,才会不断进步,有无限可能。在我们新秀团队中,有很多努力向上的朋友,杨水生校长说:“要追求上进的朋友圈。”在我们的朋友圈中都是努力上进的青年,看到他们对事业的态度,也在激励着我。</h3><div> </div> <h3>顺城中心小学关庆玲老师以“把课堂还给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为题,说到了此行的收获,此次杭州宁波研修所走的几所学校各有各的特色,而让我也从中受益颇丰,不到见识到了南方学校教学硬件的高大上,更让我体会到了走在教学前沿的教育理念。让我最深刻的是高外汪校长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引起我的反思:教育是什么?我非常赞同汪校的说法:教育是创造幸福的事业。经过研修后,我才懂得:课堂是孩子们的,我们只是孩子的引路人,我们带领孩子成长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虽然我只是小学的科任教师,但是教育不分学科,我也可以走在本学科教育的最前沿。</h3><h3> 袁硕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民盟浙江省委教育委员主任 ——— 张丰。他的 《基层教育科研发展与管理》的报告,在作业评价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而我们平时在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化。传统的作业批改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行为,学生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评价对象,鲜有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小学作业的评价更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通过作业有效性评价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有效地发展。</h3><div><br></div> <h3>  崔志辉老师在讨论中说到了自己的收获,学校发展有特色。安吉路实验小学,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居多的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学校的发展各有特色,要根据自己的的实际情况,教师资源为突破口,开展特色活动,打造自己的品牌。他还与大家交流了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的收获,林良富教授的“三环六学”学习法在参观的几所学校都有很好的体现,可见好的教学模式很重要。这些学校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科学习变的有趣生动,有利于教学。</h3> <h3>郭海凤老师说我们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节课都那么精彩。其中,风华中学校长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理解和分析,让我印象深刻。杨校长强调:赛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加速器。并用自身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有钉子精神(专注力)和钩子精神(捕捉力),要追寻上进的朋友圈,感悟到工作的乐趣。杭州市风华中学教科室周萍主任作《基于平板教学的翻转课堂》报告也给了我不小的鼓舞。周主任从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说起,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可以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h3><div> 唐蕊老师说:这里的教育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课堂教学精彩高效:《母鸡》从人文内容和写法双条线展开教学;《黑猫警长》注重孩子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八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注重孩子的实验操作、合作探究和联系生活学习。2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思想前瞻:每所学校都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有典有据总结出办学思想,每位校长的智慧深深感染着我。3校园文化建设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结合:环境优美、文化感厚重。4每个学校都重视课程开发,不唯课本教材论,开设特色教育,课程开设体系化,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div> <h3>  王杨老师在交流中说:次研修印象最深的是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在这里我们听了一节三年级语文课,陈老师亲切和蔼的表情、丰富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启发式的问题等都是我应该学习的。罗校长的讲座可谓非常精彩,让学生幸福地享受课程是他的教育理念,他们在情趣教学上著有成效,他们的OM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有着非常现代化的实验室,让我们感叹在这里学习的孩子真幸福啊。</h3> <h3>  贾茹老师谈到林校长的演讲,他的很多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他的报告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新的定位。林校长说我们要心中有太阳,才能有正能量,他说得真形象,我们团队的领导心中有太阳,带领我们青年教师队伍蒸蒸向上;我们的伙伴们心中有太阳,所以我们一路同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组建了一个和谐的团队;我们心中有太阳,所以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地在进行学习,笔记,期待把满满的收获都分享给我们的学生。她还说到杭州明珠实验学校校长的报告让我们耳目一新,他尊重人性,赏识每一个孩子,以不同的视角对待我们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信成为明天的希望。校长的发言每每触动我们心灵最深处的角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h3><div> 刘志媛老师谈到了课改。说到了自己的困惑和迷惘,可是此行走了这么多学校,从安吉路到外语实验学校,听到了太多课改的声音,课程改革的多样化,模式的多样化,还有课堂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尤其是郑华玉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有了课改前进的决心和信心,让学生自学,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人,很多人在说,可他真的做到了,不是让一个,两个学生做到了,而是全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讲解学习,孩子们争做课堂小先生。他的成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年轻的骨干教师,我们应该大胆实践,把本次研训所学融合到自己的课堂中去。</div> <h3>  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很多的是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我们深知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这些日子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精神的财富,还有人生的一份沉稳与厚重。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一定会更加倍努力,也一定会将这样的教育精神,带回抚顺,为抚顺的教育增添一抹阳光。</h3>

老师

课堂

我们

学生

教育

学习

学校

校长

课程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