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幼儿园】小区域 大学问――我园开展区域教研活动

滴水藏海

<h3><b>  本学期我园对每月教学目标以主题形式进行整合,此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以主题形式开展区域活动,并且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上,而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思考、探索更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我园这次的教研活动重在“研”,而不是“教”。本次主题区域教研活动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互动的平台,是教研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成果分享的平台。</b></h3> <h3>  本次区域活动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教师在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时,不是强行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h3> <h3>看,教师们都在认真地旁听、观摩课程。</h3> <h3>  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还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br></h3> <h3>  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教师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介入和引导。</h3> <h3>  每位教师区域活动的设置非常灵活,是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多方面考虑而设置的,每个区域环境有鲜明的个性布置,能吸引幼儿进入到区域中。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h3> <h3>  执教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设置的增减,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不断提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通过活动,活动区教学帮助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幼儿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h3><div> </div> <h3><b>  此次活动中,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地高,大家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共同布置、设计本年级段的区域活动。</b></h3> <h3><b>  活动后,观摩教师积极的交流、研讨,寻找活动亮点,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认为执教教师都能够根据选定的主体提前布置环境,准备充足材料,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享受成长的快乐,活动中提供真实的材料供幼儿自主操作。</b></h3> <h3><b>  执教教师先自评,随后观摩教师踊跃发言,对活动进行点评、研讨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经验和困惑。大家通过开展自评、互评,帮助自己拓宽了思路,便于今后更好地组织相关活动。</b></h3> <h3><b>  郭主任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教师的指导并非是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幼儿的“瞎指挥”,而是在深刻洞察幼儿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的“顺势而立”。二是区域活动是多元的,应结合领域、主题,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b></h3> <h3><b>  琚园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对本次主题区域教研活动予以肯定,</b><b>肯定了老师们在区域活动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出区域材料的推进与情境的创设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鼓励每位教师发扬自主学习精神。</b></h3> <h3><b>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一方面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有所收获,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统一了思想,很好地促进了教师将先进的幼儿区域设计理念转化的实际的教学行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教研活动还在进行中,我们将把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开展下去。</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