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响世界》——习作示范课教学过程

美友17316392

<h3>导入:图片。农民画家熊庆华展开奇特想象作画,引出想象力的重要性,走进音响世界同样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h3> <h3>播放声音,师:猜猜这是什么声音?</h3><h3>引导生说出: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h3><h3>轰隆隆哗啦啦是什么词?拟声词 象声词 摹声词</h3><h3>我们走近音响世界离不开什么词?拟声词</h3> <h3>诗句里,你还发现什么?</h3><h3>董老师名字就藏在诗句里和声音里。</h3><h3><br /></h3> <h3>学生根据提示齐敲桌子</h3><h3>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h3><h3>雷声 鼓声</h3><h3>这样的节拍你还会想到什么?整齐的步伐</h3><h3>想象力萌发了,想不想把你想的写下来?</h3> <h3>把你听到的想到的写一段话。</h3><h3>一生分享文字。</h3> <h3>师出示一段写声音的文字----《安塞腰鼓》</h3><h3><br /></h3><h3>文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 夸张 反复</h3><h3>用了这么多隆隆在表现什么?为渲染巨大的声音</h3><h3>运用其中的一到二种修辞手法再改改自己写的文字。(边写边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h3><h3><br /></h3> <h3>修改后再次分享自己的文字。</h3><h3><br /></h3><h3>师总结:运用修辞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h3><h3><br /></h3> <h3>生读文字,用纸张发声</h3><h3>从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h3><h3>下雨 溪流</h3><h3><br /></h3> <h3>生读《山雨》节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比喻 排比 反复</h3><h3>用上刷啦啦写一段话</h3><h3>生分享。</h3><h3><br /></h3> <h3>大自然还是由许多声音组成的,看这段文字,你能试着填空吗?生填空,齐读</h3><h3>来到学校后,你都听到那些声音?</h3><h3>再写一段文字。</h3><h3><br /></h3><h3><br /></h3> <h3>传统文化中也充满着声音,这众多的声音组成了我们美妙动听的音响世界!</h3> <h3>作业布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