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丹桂飘香。2017年10月24日,伴着暖暖的阳光和徐徐的清风,大一小五年级组全体老师走进了美丽的滨江一小参加以“师生共读一本书”为主题的五年级语文教学行动周活动。这次活动分为了这几个环节:</h3><div> 1. 滨江一小吕冬梅老师执教(《西游记》)阅读读推进课暨教学设计理念分享。</div><div> 2. 交流评课。</div><div> 3.滨江一小赖愈琴副校长老师做经验分享。</div><div> 4.徐俪芳老师做微型讲座。</div><div> 开课之前,徐老师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课前引导和说明,启发大家要清楚每一次听课的类型及文体特点,基于年段要求,课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让接下来的听课带着有针对性的思考,目的明确。课未动,思想已先行。</div> <h3>走进吕冬梅老师的课堂,让人眼前一亮。年轻的吕老师精心地设计了整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以学代教,带领孩子们与经典《西游记》紧密同行。吕老师引导孩子在体会“石猴”这个形象时,通过几个故事的概括及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的品读,重复短语的表达,将一个自信勇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形象立体地细化到孩子们的心中,让孩子们读来饶有趣味,越读越想读,越说越想说。我想这才是读书,有读有品有思,读品思相结合,阅读才显得有力量,有实效。</h3><h3>其间几个细节,尤其让人感觉印象深刻,体现出教者的细腻。1、强调每个孩子必须参与课堂的讨论,均有发言权。老师每个问题的回答辐射面广,锻炼到每一个人,踏实中更显师爱之博大。孩子的回答也许有时是稚嫩的,不完美的,但是表达却是应该要公平的,认真倾听别人固然重要,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我也需要被倾听。2、让孩子将所感悟的孙悟空形象自行写到板书上,完成师生共课堂,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和谐氛围,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理解。阅读是一件让心愉悦的事,将阅读的感受与他人分享亦是一种美妙的体验过程。书山之路,有友相伴才不孤独。</h3> <h3>吕冬梅老师对这堂课的设计进行了说课,大一校的唐俊校长对这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她从“如何激发孩子后续的阅读热情”这一个角度对“阅读推进课”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确实,阅读应让孩子有所期待,应培养孩子对“阅读”这件事情持久的耐力。点燃这盏阅读的灯,让它长久不灭,永远生机勃勃,才能让孩子终身喜爱阅读。那应该怎么激发呢?唐校长以这节课为例,抛开了西游里几大主要人物探究,从塑造的次要人物入手:里面有几个妖怪?这些妖怪都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突出特点的?生活中没有妖怪,作者怎么能把妖怪写得那么生动?创作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我想在老师这样的提示下,孩子们就会产生持久的探究兴趣。</h3> <h3>阅读是一条长长的充满诗意的河,如何引领孩子爱上阅读,乐于在这样一条充满诗意的河中畅游?滨一的赖校长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做法-------在师生间营造阅读氛围,通过各类比赛和活动丰富阅读感受和体验,扎实有效让“阅读”这颗种子在校园四处生根发芽,遍地开花。</h3> <h3> 最后徐莉芳老师进行了微型讲座,再一次让大家明白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尝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值得我们探索的事,也是一种教学的趋势。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才能提升自我。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课型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是不断的尝试与思维的碰撞,相信我们定能越走越好。<br></h3> <h3>我们将此行的收获一一做好记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带领孩子与“阅读”同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