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怎样理解语文教育的特点?</h3><div> </div><div> </div><div>蔡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div><div>汪锋 (北京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div><div>靳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人们在讨论中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综合性”等,大家都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多重的、复杂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版)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补充和调整:</div><div>“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div><div>这一表述主要表达了这样两层意思:</div><div>第一,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需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div><div>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div><div>这一性质的界定意味着开设语文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物,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可见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一命题在字面上出现是“语言”和“文字”,然而实际上,课程的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它们涉及各方面的实际事务,也少不了文学——口头和书面文学,语言、文字及其作品也无不隐含着文化信息。</div><div>语文课程性质的变化直接带来什么影响呢?随着课程性质的变化,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加强了整合。以往我们谈到“课程目标”,往往想到的就是知识、技能的达成度。这一类目标当然是需要的,它们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依然存在。然而,现在我们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将育人的目标纳入学科教育的目标体系之中,同时语文课程也应该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语文课程的目标就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方面,也不能全都用达成度来表示,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品位趣味等“柔性”目标,通常不是在一个学段、两个学段就能完全显示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体验、感悟、内化的过程,这类教育目标和知识、技能类目标的“测量”方式显然不一样,但我们不能因为它们难以度量而弃之不顾。而且即使是知识、技能类目标,也不是都适合采用终结性目标来表示,必须重视过程性目标。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就不单纯是知识、技能的“达成度”,既有“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之类的目标,也有“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目标。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曾经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受考试方式局限性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基本上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其他一些教育教养的目标往往无暇顾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都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则应该使本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了。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div><div>那么 “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呢?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与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者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学生要学的就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语文课程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扩大视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品位、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作品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满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悟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进行文学创作,则要通过语言,准确、细致、恰当地表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人的精神诉求。如果抛开语言文字因素来解读作品,分析作品人物和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就会使文学的解读或创作失去依凭。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div><div>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div><div>(1)树立“生活语文”的概念。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社会和大自然是知识的来源,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渠道。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等。春天,流淌在细雨中,把玩朱自清的《春》。步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在开放的课堂中,带着学生尽情地实践综合性学习的魅力。平时,在班级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课本剧;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参与设计校园文明宣传标语;在教室里开辟学习专栏,粘贴学生的优秀习作;指导学生试着轮换出黑板报。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展示语文学习的成果。</div><div>(2 ) 创建新颖的语文知识观。新课标同时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不仅要明白文本讲了什么,还要搞清楚文章是“怎么讲”的?讲了什么?那是陈述性知识;“怎么讲”?那是程序性知识,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李森祥的《台阶》是一个语用型文本,现被编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语用型文本全名叫做“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这类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几无障碍,其呈现的外部特征是语言的跌宕多姿,值得学生去品味理解积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父亲,透过语言的表层,从字里行间多层面感受父亲,品味父亲的内心世界。如:从语用学的角度品读词语句子;从动词的变化学前后呼应的技巧。</div><div>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教师得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