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祁连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海南热带雨林和云南普达措。</h3> <h3>从去年开始筹备,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涉及福建省武夷山市、邵武市、建阳区、光泽县4个县(市、区)3万多人口,由原来的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九曲溪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保护地类型整合而成,总面积982.59平方公里。<br></h3> <h3>其中,原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建阳县、邵武县、光泽县四县市的交界部,面积565.27平方公里。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北部的最高地段,主峰黄岗山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保护区的西面是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 <h3>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为动植物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武夷山国家公园将试点区划分为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都已被纳入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特别保护区内,将不再对科考人员外的对象开放。下面分生物多样性、地貌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加以介绍。</h3> <h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的《情况反映》上看到赵修复先生关于建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呼吁后,写了重要批示。随后经过各方努力,经过来自福建农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学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赵修复、林来官、林鹏、曾文彬、吴鹏程等专家的考察,完成了建区的工作。1979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武夷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今年开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称将成为历史,整个保护区范围与风景名胜区等整合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尚在试点建设中。</h3> <h3>1987年原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h3> <h3>1999年底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古汉城遗址一并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的评价是:“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h3> <h3>下面分森林生态系统、武夷花事、昆虫世界、脊椎动物、地质地貌、景色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加以简单介绍。植物、昆虫、文化方面将在之二、之三、之四详细介绍。</h3> <h1><font color="#39b54a">一、森林生态系统</font></h1><h3><br></h3><h3>武夷山国家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暖湿润,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点之一,区内的挂墩、大竹岚、黄岗山、麻粟都以生物模式标本产地闻名于世。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古老、孑遗物种多,珍稀特有种多。武夷山已定名的高等植物近2500种,脊椎动物475种,昆虫有31目近5000种,高等植物模式标本种65种,脊椎动物模式标本种62种,昆虫模式标本种达800多种。</h3> <h3>区内有2.9万公顷原生性森林植被,是我国东南大陆保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h3><h3>典型的森林植被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可见竹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苔藓矮曲林、中山草甸等。</h3><h3>图为低海拔桃源峪一带的常绿阔叶林。</h3> <h3>跟常绿阔叶林差不多的海拔高度上,村民发展了大面积的毛竹林,好一些的地方可以看到毛竹林中有阔叶树、有杉木,有灌木和草本植物。但很多地方的竹农急功近利,把树搞死,用除草剂把竹林底下除得一毛不拔,于人于己都不好。</h3> <h3>从1100米到1700米的一些地方分布着落叶阔叶林,主要为水青冈林。</h3> <h3>在海拔1500-1900米上下是铁杉林,郁郁葱葱,林下非常阴暗,有一些小乔木和灌木杂于其间。</h3> <h3>从海拔1700米到2000米,分布有很多苔藓矮曲林,树干弯弯曲曲,枝条上往往挂着苔藓。</h3> <h3>登至顶峰,一览众山小,可以远眺核心区连绵不断的河谷,可以体会不同坡向植被的分异,中山草甸在夏季一片翠绿。</h3> <h3>到了十月份以后,中山草甸一片枯黄,但天极蓝,矮小的黄山松依然常青,点缀其中。</h3> <h1><font color="#39b54a"><b>二、植物世界</b></font></h1><h3><br></h3><h3>杜鹃花一般在四月盛开,此时可以在山中看到杜鹃(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鹿角杜鹃、刺毛杜鹃、溪畔杜鹃,在武夷山的海拔较高的山上,还能够欣赏到猴头杜鹃、云锦杜鹃。</h3> <h3>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在五一前后开花。</h3> <h3>五月初,笋早已出土,得尽快成长。</h3> <h3>六月来到武夷山,山中的悬钩子先后成熟,山莓、空心泡、红腺悬钩子、寒莓、掌叶复盆子都是美味。</h3> <h3>七月份,路边的一种过路黄开了,花排列得非常整齐。</h3> <h3>六七月份,土人参开花,但你可能看到花总是合起来的。跟很多花不一样,它到下午4点左右才开花,古人给其取名“申时花”,非常妙,说明古人对其开花习性非常熟悉。</h3> <h3>八月份的时候,山中的风箱树开得正旺,引来了蝴蝶的青睐。</h3> <h3>九月,山顶上的獐牙菜才开花,其花瓣上的蜜腺吸引了很多昆虫来帮忙传粉。</h3> <h3>十月份,很多植物都结果了,寒兰却姗姗来迟,才开花。</h3> <h3>十一月,很多冬青也结果了,但山上的野菊花还盛开着。</h3> <h1><font color="#39b54a"><b>三、昆虫世界</b></font></h1><h3><br></h3><h3>武夷山是昆虫的世界,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命名,估计昆虫种类达1万种之多。这是在河道中见到的蝴蝶。</h3> <h3>曾经在一棵树上看到几种蝴蝶与甲虫一起在吮吸汁液。</h3> <h3>前面的两种蝴蝶中,一种是这箭环蝶,个头很大,经常见到牠在林间呈不规则的轨迹飞舞,等牠停歇了,慢慢靠近,才拍了一张很清晰的照片。时下带自然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少数团队会让小孩子抓蝴蝶或甲虫做标本,与其看死的标本,不如拍下来欣赏其美,也不如欣赏其飞舞的姿态,看其如何采集花蜜,看其如何吸引异性,看其如何躲避天敌,看其如何产卵,看其把卵产在什么植物上。这些行为生态学的内容是应该引导的。而采来为自己拥有,失去的是慈悲心态。</h3> <h3>在野外也可以看到美丽的斑蛾。</h3> <h3>雄知了爬到了树干上,不停鸣叫着,向异性展示自己的魅力。</h3> <h3>锹甲停落在枝条上,仿佛要保卫家园一般。</h3> <h1><font color="#39b54a">四、脊椎动物</font></h1><h3><br></h3><h3>武夷山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非常丰富,以武夷山命名的两栖动物有挂墩角蟾、崇安髭蟾、崇安湍蛙、武夷湍蛙、挂墩后棱蛇等。</h3> <h3>中国雨蛙个头比较小,已经隐蔽在绿叶间多时,既希望能够捕到猎物,也要防备被天敌发现。</h3> <h3>鬣蜥静悄悄地在树干上等候猎物。<br></h3> <h3>武夷山也是蛇的王国,在野外考察时,常看到竹叶青、颈棱蛇等。</h3> <h1><font color="#39b54a">五、模式标本产地</font></h1><h3><br></h3><h3>挂墩是模式标本产地之一,挂墩鸦雀即以挂墩所命名。最早传教士到武夷山采集标本即以挂墩为落脚点,今教堂已在三港重建。挂墩村部有几户人家,菜肴味道极好。一般游客未必要到此旅游。科普旅游可以到挂墩。科学探索人员还可以继续前行,翻过一座山,下到一河谷中,乃世外桃源。</h3> <h3>这是一种几乎只在武夷山才见得到的植物,叫涧边草。</h3> <h3>大竹岚是昆虫模式标本的产地之一,因周边山势看似环绕,遍布毛竹,常人至此,可以感受竹海之气势。细心的生物学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见到许多动植物种类。</h3> <h3>麻粟适宜观鸟,但路不方便。</h3> <h3>桃源峪是生物多样性的世界,细心观察,一路上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植物种类,今年带实习时,路边还见到了竹叶青蛇和多种蛙类,最里面是小瀑布。</h3> <h1><font color="#39b54a"><b>六、保护区设施</b></font></h1><h3><br></h3><h3>保护区内有博物馆、科技馆、居住小区、公寓等设施。</h3><h3>进入保护区,应该参观博物馆,里面分概况、动物、植物三个展室,建设之时,刘初钿高工等花费了很大力气,收集的标本极为丰富,馆内布置自然,值得一看。</h3> <h3>后来,保护区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又盖了宣教馆,宣教馆利用声光电技术从更多角度进行了展示,也展示了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历程。里面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h3> <h3>保护区内的三港是建区是的办公所在地,90年代初进行了改造,如今是夏半年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之一,这里有保护区公寓,同时周边有桐木村。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h3><h3></h3> <h1><font color="#39b54a"><b>七、地貌多样性</b></font></h1><h3><br></h3><h3>我们在风景名胜区所见是丹霞地貌,而进入保护区时,山高谷深,悬崖峭壁,断裂带非常明显。</h3><h3><br></h3> <h3>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地层中。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水的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造就了武夷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包括大王峰、玉女峰、一线天等。</h3> <h3>保护区及周边为花岗岩地貌,山高谷深。</h3> <h3>保护区高海拔的坡面,坡度很大。</h3> <h3>武夷山保护区内的峡谷,水流湍急。</h3> <h3>这一断裂带是地史上留下的皱褶烙印,处于北段邵武(福建)-石城(江西)断裂带上,中段为瑞金(江西)-寻乌(江西)断裂带,南段为龙川(广东)-河源(广东)断裂带。3条断裂带并非首尾衔接,而是呈右列式多字型排列,长约750公里。在武夷山尤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的力量。</h3> <h1><font color="#39b54a"><b>八、景观多样性</b></font></h1><h3><br></h3><h3></h3><h3>武夷山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驱车入保护区,看到悬崖峭壁,非常壮观;看河道中,巨石中河水湍急,清澈见底,水深之处泛着蓝绿色,流水冲出白色的水花,构成一幅幅美景;乘坐竹排从九曲溪下,一座座丹紫色的山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覆盖着绿色的植被,可能点缀着红色的杜鹃、白色的百合与棕色的萱草;溪流弯弯曲曲,山体或如同少女,或蔚为壮观,或如同笔架,或如同大船,或如同瀑布,任人想象。</h3> <h3>瀑布仿佛从天而降。</h3> <h3>溪流内水深之处泛着蓝绿色,流水冲出白色的水花,构成一幅幅美景。</h3> <h3>进保护区不久,有一个小支流,是皮坑,里面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非常自然。但是少数村民却利用上了除草剂,跟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点不相称。</h3> <h3>山中的大树在蓝天白云衬托之下,或挺拔,或婀娜多姿。</h3> <h3>冬季或下雪,或太冷而结冰,冰棱千姿百态。</h3> <h3>原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有九曲溪景区、武夷宫-大王峰景区、云窝-天游景区、虎啸岩-一线天景区、水帘洞-大红袍景区、遇林亭-莲花峰景区,为丹霞地貌,人文景观丰富。</h3> <h3>“横看成岭侧成峰”,乘竹排一路下来,玉女峰表现出来不同的姿态。</h3> <h3>顺着九曲溪漂流而下,两岸或枫杨大树,绿竹低垂,或灌丛,或丹岩,或题刻,或亭台,九曲十八弯,各成不同景色。</h3> <h3>乘竹排到三姑之时,回望上游,溪流、树木与倒影构成了一幅美景。</h3><h3><br></h3> <h3>三姑的大王峰是非常壮观的景点,随便远看近看,左看右看,阳光下看,还是云雾笼罩时看,都是最美的景观之一。</h3> <h1><b><font color="#39b54a">九、文化多样性</font></b></h1><h3></h3><h3>武夷山不仅有理学文化,也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客家文化、茶文化,还有悬棺与西汉闽越王城遗址,文化底蕴厚,类型多样。</h3> <h3>武夷宫包括的范围有朱熹纪念馆、柳永纪念馆、宋街、武夷山博物馆等。朱熹纪念馆内有古人栽的宋桂,有诸多理学家的介绍。</h3> <h3>柳永让宋词家喻户晓,今天,在武夷山,家乡人民盖了一个柳永纪念馆以纪念,但有点门庭冷落。</h3> <h3>景区范围盛产大红袍、肉桂、水仙等品种的岩茶。</h3> <h3>保护区内的正山小种红茶很好,据说是红茶之鼻祖,其品质远胜立顿等红茶,但已炒得费费扬扬,无须高价购买金骏眉、银骏眉等昂贵的品牌,有时间可以入农家,品尝并买一二两未熏之正山小种红茶。</h3> <h3>景区内的茶园。绝大部分茶农的生态意识高,不用农药、激素。茶树上依然挂着苔藓,茶树底下杂草较多。但也有少数茶农急功近利,用农药灭虫,用除草剂等除草,其结果是茶树上难以看到苔藓,地表裸露。经营茶叶者要到他们的茶园亲自考察,才能知晓。这里给的一品状元茶业,还有古户茶业等都是很有诚信的。</h3> <h3>九曲溪的每一曲都留下了古人的书法烙印,题刻中"修身为本”、“智动仁静”也同时体现了佛道的文化传统。</h3> <h3>华东最高峰,</h3><h3>生物何其荣,</h3><h3>若访奇花草,</h3><h3>但入此山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