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其实当初并不懂的锔瓷是何物,毕竟90后的我们年代不一样了, 随着很多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多东西将慢慢隐退于都市生活中。</div><div><br></div><div>在父辈与之长辈们还都亲身经历过 也见过许多传统手工艺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已经蜕化至濒临失传的囧相,如 木匠 铁匠 簚匠 花匠(雕刻)鋦匠 陶工 等等……</div><div><br></div><div>在第一次接触到锔瓷就是当时做了一件陶艺的小作品烧坏了,心里膈应 但是当时听到的建议就是用胶补,自己就觉得没意思。 </div><div><br></div><div>就想着有何办法能将其修复。后来自己在网上看到看到一个青花的大碗上面有金属的东西 金属的中间有一条细纹呈黑色 很是漂亮。后来询问过老爸之后才知道叫锔瓷(老家称轱辘瓷 也叫小炉匠,因以前的鋦匠出门干活都是挑着担子去 当 活,一头的小木头箱子里存放各种锔瓷的工具 手拉弓 金刚钻(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出自锔瓷)小锤 钳子 包口刀等工具 另一头的担子上挂一个小炉子 钳子 煤球 以前的锔钉大多为铁钉 需要用时再在小炉子退火锻打 所以鋦匠 也称呼小炉匠 ) </div><div><br></div><div>后来很是着迷 觉得挺神奇的不用任何胶水 就用金属的材料就能把破损的瓷器修补好 而且更美观更具观赏性也恢复其本身的实用性。 从那开始就查找资料 图片自己摸索着学习,买了一些杂七杂八小工具 最初的在陶瓷上打眼我就琢磨了三四天 实在想不通该怎么下手,手拉钻也见过没摸过,因为姥爷也会做木匠活,所以小时候也有印象见过他使用木工的手拉钻,记得当时练手的就是一只瓷州窑的酱釉黑小碗 从姥爷家拿的。</div><div><br></div><div>从那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越难就越钻牛角尖,没人教就自己摸索 查资料在网上找图片琢磨,再反复实验,越做越起劲 越做越喜欢 …… 也许是自己在手工这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动手能力。</div><div><br></div><div>时至今日算算也有三年多了 自己摸索的也算小有所成,也挺开心的 。也明白了 路确实是人走出来,一步一个脚印 没有捷径……</div><div><br></div><div><br></div><div>也许是出于当时的好奇 震惊…</div><div><br></div><div>也许是越发的喜欢 </div><div><br></div><div>也许是觉得好的东西就应该有人来继承学习</div><div><br></div><div>也许不想以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到 博物馆 文献书籍中了解传统手工艺……</div><div><br></div><div>也许……也许……</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