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门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凌秀,海门市余东镇人。1974年下放大东农场。多年来,60岁前她110次献血,共献出相等于10个成人全身总血量,约40000毫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年10月21日是她最后一次献血(按规定献血只能献到60岁)。这位老知青,至今已经无偿献出了十倍于自身的鲜血,一次次注入别人的血管,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她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是国家“五星级志愿者”的传奇人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0月21日下午,停放在南通市区南大街工贸广场上的献血房车里暖意融融,车上走来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满面笑容地和献血车上的工作人员打着招呼,体检合格后捐献了400毫升血。血站党支部副书记陈明华向她献上了鲜花,祝贺张凌秀最后一次成功献血。</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据血站陈书记介绍,明天是张凌秀60周岁的生日,今天是《江苏省献血条例》规定可以参加的最后一次献血。据统计,这次献血也是张凌秀第110次献血。从1999年第一次献血至今张凌秀累计捐献全血10次,捐献成分血100次,共折合献血达40000毫升,相当于捐献了10个成人的全身血量(每个成人的全身血量约4000一5000毫升),28本献血证记满了张凌秀的献血传奇。这是我们知青精神的发扬,这是我们知青的骄傲,这是我们知青的光荣!</h1><p class="ql-block"><br></p> <h3>家人用血了,才知道血液的宝贵</h3> <h1>1957年10月22日出生的张凌秀,1974年8月1日下放到大东农场。1980年回城进南通国棉三厂,后调入南通国棉二厂。今天正好是60周岁,也是《江苏省献血条例》规定可以参加的最后一次献血。张凌秀说:我的第一次献血是在青年路老虹桥医院里面的老血站,翻开最老的一本献血证可以清楚地查阅到张凌秀的首次献血时间1999年5月27日。那时候的张凌秀是在通棉二厂工作,看到电视上流动字幕在播放血站有的血型紧缺,恰好邻居有个亲戚在血站工作,就让他带我去了血站,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之后一段时间,由于家庭和工作的缘故,间隔了很长时间没有继续献血。</h1><h1>真正让我对献血产生浓厚兴趣并全情投入的原因是2004年妈妈一次晚上消化道大出血,紧急手术输注了1200毫升血。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下次有病人遇到这种情况急需用血,而没人来献血,那病人哪有血用,不是没救了。所以从那天起,就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身体允许,一定坚持献血。记忆比较深刻的是2011年的腊月二十九,我正在家准备年货,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我说有个病人血型和我相同,春节期间需要为他准备两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我二话没说,放下手中活直接来到血站,捐献了两个单位血小板。大前年昆山8.2爆炸事故我也是第一时间赶到青年路献血屋,捐献了血小板,为抢救伤员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h1><h1>家人支持了,献血梦才能一直坚持。</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 聊起家庭,张凌秀一脸的幸福,但又充满歉意。"有时候血站一个电话需要我的血,自己第一时间必须赶去献血,烧了一半的菜放下来交给老伴,老伴也毫无怨言"。老伴在南通艺术剧院工作,心态很好,今年也即将退休,多年前也和我一起献血的,后来由于血压高了没能继续下去。儿子在他们感召下也多次参加献血,现在工作很忙,空闲时还经常参加献血。</h1><h1> 自己前几年退休后就一直在家带小孙女,6岁的小孙女非常乖巧可爱,有时我到献血屋参加献血服务她也一起跟着过去,看到奶奶给献血者提供志愿服务,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给献血者端上热水,递上纸巾,看她学得有模有样,我也十分开心,有种爱心传递后继有人的感觉。</h1><h1> 家住市区海港新村的张凌秀工作之余还是个邻里交口称赞的热心人。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农场是积极肯干、无私奉献的好榜样。1998从南通国棉二厂下岗后,先后在文峰和中远等几个单位打工,每到一处除认真工作外,必不可少的是每年都参加献血。</h1><h1>张凌秀说,自己的献血梦能坚持这么久,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h1><h1>不能献血了,志愿服务还要做下去。</h1><p class="ql-block"><br></p> <h1>"从今天起,我不能参加献血了,但是我可以继续参加志愿服务。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是在2011年的时候,我是54岁,当时《献血法》规定,年满55周岁就不能参加献血了,我觉得自己虽然不能献血了,但是如果能做志愿者,为献血者们服务不也是一样在奉献爱心吗?我找到了当时的志愿者服务队蔡队长,向他说了我的想法,他十分支持,对我手把手的教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我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那时小孙女还没出生,所以空余时间很多,志愿服务基本每周都会参加。到目前为止,我累计志愿服务的工时达到了2680小时,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我相当于比正常人多工作了近一年时间。去年也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表彰为"五星级"志愿者。<br />看到献血者在我的服务下满意而归,我有一种一般人难以享受到的快乐。在服务队这几年中,有时在车下宣传时,经常能碰到有人和我打招呼,有的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他们和我说,是我的服务让他们记忆犹新,让他们倍感亲切,所以见到我都十分开心,一定要和我打个招呼。<br />有些人在我们的宣传下,明白了献血无损健康,明白了献血无偿、用血为啥有偿等道理,理解并参与到献血中来,有些献血后还加入到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还有一些人,听到我是无偿为他们服务的,听到我坚持献血十几年,100多次献血了,都竖起大拇指,在我的感召下,有的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br />说起今天的最后一次献血,张凌秀有点遗憾,觉得今后不能再献血救人了;志愿服务由于孙女越来越大、婆婆开刀卧床需要照料等原因,参加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了,希望大家能理解。但是我还会关注大家,关注献血,有空余时间还是会来参加志愿服务的,因为正是献血和志愿服务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