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那团火到底是什么?是赚钱、是梦想、还是成长?而这个更高维度的需求,才是定义一个人、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心中那团火的起源。<br></h3><div>人为什么要做一些事情、以及多大程度上坚持做一些事情,前人早有研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麦克利兰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我们常常忽略那团火的重要性,忽略它的存在。如果我们问一个人:你为什么没有做成一件事情?比如,你为什么没有拿下这个客户,或者你为什么没有学会游泳,或者你为什么没能坚持看书。</h3><div>他们会有千千万万个理由,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资源”,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知识”,还有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唯独没有提到:他有多想做那件事。</div><div> 你发现了吗?认知的差异是导致人们职业选择及发展千差万别的根源所在。你知道吗?任何让你感到痛苦的事情,其实都是反人性的。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本质上都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恰恰是贪婪而懒惰的。 <br></div> <h3>仔细想想,所谓的资源、时间、知识、能力都不应该是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可改变的因素。资源难道不是争取的吗?知识难道不是可以学习的吗?能力难道不是可以提高的吗?至于时间,如果1个月做不到,那就2个月……这些从来不是障碍,只是我们“没那么想做一件事情的借口”罢了。</h3><div>所以,在我们智商达到门槛要求的前提下,决定我们最终能否做成一件事的最关键因素,或许不是能力,而是内心有没有那团火。</div><div> 后来你会发现,如果站在赚钱的角度去思考职业问题,很多就迎刃而解了,比如:</div><div>1.为何每次被领导批评后,你会感到很受伤?</div><div>要知道,身处职场的江湖上,领导也好同事也罢,大家都是为了共同完成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而存在——谁也不是你的亲人,他们没有义务照顾你的“玻璃心”,每个人都有自由和权利按照各自的习惯与方式对待他人。</div><div> 如果你把职场当做赚钱的地方,你就不会如此纠结和痛苦。</div><div>2.为什么你一直穷?因为你总是在和钱过不去。</div><div>如果你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那倒不妨从学习如何赚钱入手。</div> <h3> 结合这些理论,我们发现,自己终日追求的,无非是这些东西:安全感,被认可及被尊重,情感与归属,成长和发展,自我实现。在这些需求当中,每个人都是有不同的偏重。找到你偏重的那个需求,也就找到了你做事的驱动力,你内心的那团火也就燃烧起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