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的训练方法》

包歌马拉松训练营

<p>这是包歌多年的训练方法和经验整理而成:</p><p>马拉松的训练方法很多,一个跑者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p> <p>跑前必做的热身动作</p> <p>  放松跑:无论是专业跑者还是入门级跑者,放松跑都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就是用非常舒服的节奏和配速去跑,一路上可以自如的说话,呼吸平顺,跑完不疲劳甚至有愉悦感,对于入门级跑者来说,应该将放松跑作为第一训练方法。</p><p> 放松跑的距离不一定,入门级的可以只跑3-5公里,中级选手一般是10公里左右,高级选手会达到15-20公里。</p><p> 如果有心率表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率来控制速度,心率一般应控制在135左右,上不超过145左右,下不低于120左右。</p><p> 初级跑者可以跑1休1或者跑1休2,不要天天跑,也不要一天跑2次。</p> <p>节奏跑:节奏跑是一种比放松跑强度较大的跑法,无论是想提高成绩的初级跑者,还是攀登高峰的高级跑者,节奏跑都是一种常规的训练手段,节奏跑也可分为普通节奏跑和顶端节奏跑(乳酸门槛跑)两种方式。其基本要求是配速要均匀,强度要接近或达到乳酸门槛。</p><p> 普通节奏跑,其心率一般在150-160左右,此时略感吃力,但还能承受。</p><p> 而乳酸门槛跑,心率一般在165-1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根据年龄和训练水平会略有不同),此时呼吸比较快,也会感到比较疲劳,但对于提高速度和耐力有较好的效果。</p><p> 节奏跑强度比较大,不宜经常进行,一般一周跑一次就够了。</p> <p>  阶梯跑:就是阶梯性提高速度的跑法。开始以比较慢的速度跑,每一阶段(1公里或者2公里甚至3公里)配速加快,一般加5秒或者10秒。比如跑10公里,从530开始,每公里提10秒,最后1公里可以达到4分配速。</p><p> 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是开始慢有助于把身体完全活动开,在活动开后逐步加速不容易受伤,同时最后阶段的快速跑也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使成绩得以较快提升。</p> <p>  LSD跑法:简称长距离慢跑, 从时间来说,LSD跑法以1个半小时到3小时之间为好。从距离来说,一般是在20-35之间,当然对于初跑者来说,15公里可能就已经达到LSD的标准。LSD的三个基本要求是:长、慢、匀。</p><p> LSD跑法是马拉松爱好者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一周或二周进行一次。一周进行一次的话可以大LSD和小LSD交替进行(比如一周35公里,一周25公里)。如果长期不进行LSD跑,要顺利完成全程马拉松将非常困难。</p> <p>间歇跑:常见的有400米间歇跑,800米间歇跑,1000米间歇跑等。间歇跑对于提高跑者的最大摄氧量,进而提高速度和耐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提高跑步成绩的最常用的训练手段,但间歇跑因为强度大,对于心肺功能和各部位力量要求都很高,所以需要较好的训练基础,很多能力不足的跑者盲目去练间歇,结果弄得一身的伤,训练需要循序渐进,从小强度的间歇练习开始。</p><p> 练习间歇跑前一定要充分的热身,而且第一个第二个练习不要跑太快,每次练习之间成绩差异不要太大,用全部能力的70%-80%进行,不要使用全力。如果用心率表监测的话,一般在180左右,不要超过190。</p><p> 业余跑者一般以800米和1000米的间歇为主,间歇跑训练课一般练习8-10次,太多容易受伤,太少达不到效果、每次之间休息1-2分钟,也可以看心率表,心率降到110-120之间开始第二次练习,间歇跑的练习次数不宜太多,一般一周练一次即可。</p> <p>金字塔跑:</p><p> 正金字塔跑、倒金字塔跑,比如先跑400米、800米、1200米、800米、400米、800米、1200米、800米、400米。间歇3分钟。</p> <p>混氧跑:就是有氧的慢跑和无氧的快跑结合进行的训练法,混氧跑常见的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变速跑,一种是阶段跑。</p><p> 变速跑,先慢跑5公里热身后,1公里快,1公里慢,快的达到或接近间歇跑的速度,慢跑时采取放松跑的配速(心率130左右),总距离从10公里到15公里,这种训练方法强度非常大,是专业运动员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当然业余中的高级跑者也可以采用,但初中级跑者不建议采用。</p><p> 第二种跑法是阶段跑,这种方法尤其合适冬天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比如一个10公里最好成绩40分的跑者。前面5公里采用5分左右的速度进行放松跑,充分热身后中间5公里以430左右的速度进行初级节奏跑,而最后5公里以4分以内高于乳酸门槛的配速跑,直到最后1公里或2公里达到或接近间歇速度的无氧跑。这种跑法由于前面进行了较充分的慢跑热身,比较容易承受,也更适合中级跑者。</p><p> 混氧跑如果训练水平比较高一周可以进行一次,初级跑者如果要尝试,建议速度不用达到无氧阶段,最后达到乳酸门槛阶段即可(心率160左右)。</p> <p>重复跑:就是一次训练重复跑某一个距离,常见的有5公里、10公里的重复跑。一般而言,重复的次数在2次到3次,根据距离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有所区别。</p><p> 重复的距离越短,强度越大,越趋向于提高速度,而距离越长,越抛向于提高速度耐力,对于业余跑者来说,5公里重复跑,重复2次是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当然业余顶级跑者也可以采取10公里重复2次的训练法,但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p><p> 重复跑要求每次之间配速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从心率来说都要控制在乳酸门槛附近。比如一个10公里最好成绩是40分的跑者,进行5公里重复跑的话,那他的配速应该控制在350-400左右,重复跑适合业余高级跑者在赛前强化期进行,一周进行一次。</p> <p>以上的马拉松训练法,基本涵盖了从初级跑者到专业跑者日常的跑步训练手段,一个跑者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训练目标、阶段进行多种训练法的有效组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不要连续进行大强度练习(如间歇跑、节奏跑、金字塔跑等),不要连续进行长距离练习,长距离跑前一天安排放松跑,后一天安排休息恢复。只有将各种训练手段合理搭配,做到长短结合、快慢结合、跑休结合,才能既然跑得快,又不受伤,跑得健康,跑得长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