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7年8月17日,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开幕。当晚,《刺桐情韵》福建·泉州非遗专场在梨园古典剧院演出。</h1> <h1>南音表演《千家罗绮管弦鸣》。据了解,南音,起源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千家罗绮管弦鸣》是唐末五代时期詹敦仁的诗作,记录了当时泉州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定的富庶景象,弦管声声、歌舞升平,以南音形式表现,别具一番风味。</h1> <h1>舞蹈《盼》。据了解,惠安女是福建沿海最具特色的女性群体,其服饰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子群舞《盼》选自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讲述了渔乡惠安女期盼远航亲人平安归来的故事。</h1> <h1>南少林武术表演《中国功夫南少林》。据了解,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泉州南少林独树一帜。《中国功夫南少林》展示了南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精深独到的风采,韵味深长,观赏性与娱乐性俱佳。太极拳和南少林主要拳种五祖拳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1> <h1>提线木偶与舞蹈《花好月圆》。据了解,泉州提线木偶被誉为世界木偶奇葩,传世一千多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花好月圆》展现了美丽泉州张开臂膀迎接各国宾朋一起狂欢的盛况。</h1> <h1>戏曲荟萃《梨园撷英》。据了解,泉州地方戏曲剧种丰富,各具魅力,梨园戏精致典雅、高甲戏丑角表演风流姝丽、掌中木偶戏灵动传神、打城戏功夫卓绝,均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梨园撷英》荟萃了泉州地方戏曲各剧种艺术精华,古艺翻新声,铿锵展风采。</h1> <h1>绳技表演《梦向远方》。据了解,绳技是中国杂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绳技表演《梦向远方》以其独具匠心的编排,展现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奋斗精神。</h1> <h1>女声独唱、伴舞《蓝蓝泉州湾》。据了解,"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一首清新美妙的歌曲,唱响泉州,传遍世界。泉州人民以海的情怀、和平与友好,热情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h1> <h1>小编在这样环境下拍摄的。</h1> <h3>编辑:洪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