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旅游从业者的报告(4)

青海马健明

<h3>午夜梦回,突然想起来那个领队名字叫丹尼尔了。02年一个意大利团,6台越野车,走川藏线,但是北路。我的好友Mr.Wanfu作业,行程是西宁出发-玛多-玉树-石渠-德格-昌都-江达-丁青-巴青-索县-那曲-拉萨。之前只听过川藏南线,波宿,八密,然乌湖,林芝……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后来也走过,的确风光旖旎秀丽。但这家意大利旅行社为啥会选北线,当时的我没太明白。那是我第三次由阿尼玛卿大本营穿过花石峡经玛多去玉树了,6月,一路草色返青。行程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在藏区四大神山的阿尼玛卿山下扎营。此段属于特种内容,除越野车外还有一台物资保障的卡车随行,帐篷(餐帐,厕帐,宿营帐,炊帐都齐全),厨师还有当地藏族马工(专门负责赶牦牛),另外雇了十几个牦牛驮运。装炊具食材的铁箱子就10个,每个都有4、50斤,20多人吃饭的大餐帐,横杆立杆几十根,为能承受草原上可能出现的狂风暴雨,铁杆子又粗又重,餐帐光杆子300多斤绰绰有余。在大本营扎帐篷宿营的时候,师傅,马工、Mr.Wanfu(我的好友里讷于言的一个,爱看书,朴实真诚,外语系毕业,现在仍在上海常年接待外宾。一年见一两面,每次他都是有很多话想说但仍然不能酣畅淋漓的那种,激动起来就会涨红了脸,可能用英语表达他会更痛快)加我总共十个人搭了俩小时才搞定。(在这里碰到过徒步转山团(阿尼玛卿因属藏区神山,藏族有转山祈福的宗教传统,所谓“马年转山,羊年转湖”即来于此),牦牛每天驮着一两百斤的物资走2、30公里,被铁箱的棱角磨的献血淋漓却好像浑然不知,我对牦牛的敬佩自那时起开始)厕帐是野外解决内急必备的,一整片做好的帆布用四根铁杆穿起,钉在地上,围出一个四方区域,露天,分男女两顶,文明也不失风趣。炊帐是专门做饭用的,功能上类似餐厅的后厨,只不过是独立的,我们叫它“马脊梁”。可大也可小,一般来说两三人可容身干活,工作时候挡风遮雨,厨师忙活完也能在里头抽烟喝茶。那天晚上忙活到很晚,老外们很开心,大概因为是在青海藏区的雪山脚下宿营,天气也给力,晚上月朗星稀。晚餐时候,领队丹尼尔插科打诨,像个主持人一样在餐帐里转来转去的游走,不断把气氛推向高潮。多次的特种线经历让我们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在哪里扎营,离开时候都会尽力把那片区域恢复原貌。垃圾专门分类捡拾装好带走,即便烟头,瓶盖等小东西都会收拾得干干净净,夸张点说,除了草皮有被压过的痕迹可寻外,你看不出来昨夜这里我来睡过。到玉树最让我震撼的是认识了那个藏族小孩吉美。那天刚从结古寺参观完准备下山,突然听见一句比较美式口音的小孩说“你们从哪来啊”,随后看见一个大概八九岁的驼背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朝我们笑。他佝偻着和我们说英文,但很热情也是侃侃而谈,没有藏区同龄小孩子的羞涩腼腆,大家很好奇,我有点惊讶,丹尼尔主动和他聊起来,才发现他英语口语挺好,我们提出去才吉美家看看,大家都兴致勃勃的进去院子里,当时他站在门口大声说Welcome to my house时候的样子让我难忘,那神情仿佛他在请大家参观他的宫殿一样的自豪。院子不大,上下二层,一层养牲畜,二层住人。家里人是传统的藏区百姓,无法交流只是笑笑的看着大家。吉美英文流利的原因也算很巧,他患病,先天出生畸形,6岁时候遇到一个“无国界医生组织”在玉树工作,负责给藏区的老百姓提供免费医疗救助(那时候青海有一些这样的无国界组织,英文简写NGO,在一些青海的贫困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文教方面的帮助,藏区多见),就介绍他去美国治疗,大概两年多,有好转,12岁了但体型就像八九岁。给我们看他在美国上学生活的照片,打棒球的,社会实践课的,很多。照片上那些外国小孩还有老师以及寄宿家庭的成员都很阳光,和他合影,没有一点嫌弃的神情,就觉得他是他们中正常的一员……离开吉美家后心里也挺触动,他的这段机缘让他有机会见到不一样的世界,认识更多的朋友,感受到除了家人之外的温暖,造就他虽身体残疾但阳光健康的性格。玉树经石渠时候参观色须寺,是四川甘孜州寺庙之一,100多个寺庙组成,也许石渠不为人所知,但色须寺名声在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色须寺外面晒太阳的藏狗,数量庞大,懒洋洋的或趴或卧,让你下不去脚走不了路。体型大,但不凶。藏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狗都是寺庙的僧人给食,草原上游荡,由此可见一斑。翻雀儿山(主峰6168米,仅次于贡嘎雪山的另外一座著名山峰)垭口(4889米),那时候还未打通隧道,因山势挺拔,巍峨雄伟,所以也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的说法。路窄,翻山翻得我头晕脑胀,大概有5个多小时才过去,北麓就是著名的冰川湖新路海。新路海藏语玉龙拉措,属于冰川堰塞湖,周围云杉柏木环绕,草色青青,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倒影在湖面投射,那种美无以言语。快到德格时候被沿途的座座红色房子吸引,藏族盖房子善于就地取材,木料皆选自红松,居所在森林的边上散散落落,绿色的植被衬托红色的建筑,好像童话里的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没做旅游前以为藏话就是我们青海藏族的那种“青藏口音”,到了德格才发现一样的藏族长相打扮,但口音却变成“川藏”味,刚听见的时候让我都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假冒的藏族,后来回想还不禁为自己的见识短浅摇头懊恼(未完待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