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

别再最安逸的时候选择享受

<h3>一.乙型肝炎病毒(HBV)</h3><h3>(一).乙型肝炎病毒:属于肝DNA病毒科,正嗜肝病毒属,也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可引起乙型肝炎,其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抗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通过免疫杀伤细胞清除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而引起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导致肝组织的炎症和坏死病变,并可能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人感染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在全球约20亿人既往感染过HBV中,有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而年龄则是影响感染慢性化最主要的因素,围生期(90%)、婴幼儿期(50%~80%)、成人期(5%)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其感染阶段一般可分为3个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复制期,而成人期感染者一般无免疫耐受期(?)</h3><h3>(二)传播途径</h3><h3>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可经各种血制品、注射、手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拔牙</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针刺</span>等传播。医院内感染的器械(如内镜、器械等)也可导致医院内传播。</h3><h3>2.接触传播:可经唾液、剃须刀和共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牙刷</span>等均可引起HBV感染,尤其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男性恋</span>之间的性行为也可传播HBV。但尿液、鼻液和汗液传播的可能性小。</h3><h3>3.母婴传播:包括母体子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和产后密切接触感染三种,即分娩前后15天及分娩过程中的感染。</h3><h3>(三)实验室检查</h3><h3>1.肝功能检查:</h3><h3>2.凝血功能检查:</h3><h3>3.免疫学检测:ELISA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或化学发光法、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等定量分析或胶体金定性检测。</h3><h3>4.基因检测:核酸检测(DNA)</h3><h3>(四).临床表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h3><h3><br /></h3> <h3>1.HBsAg与HBsAb: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于血清中的标志物,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阳性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恢复后,一般在1~4个月内HBsAg消失,持续六个月以上则发展为慢性感染。无症状的携带者是无临床症状的乙肝患者。但肝功能已发生病变;HBsAb是中和抗体,在急性感染恢复期可检出,HBsAb对同型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年。</h3><h3>2.HBeAg和HBeAb: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是HBV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指标,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或在HBsAg出现后稍后几天可在血清中检出,HBeAg持续存在时间一般不超过10周,若超过则提示已发展为慢性感染;HBeAb出现于HBeAg转阴后,其出现比HBsAb晚但消失早,其阳性表示HBV复制水平低,传染性下降,病变趋于静止。</h3><h3>3.HBcAg和HBcAb:HBcAg存在于病毒核心部位(内部)以及受染的肝细胞内,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血清中量微,不易检测。HBcAg抗原性强,在HBV感染早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HBcAb,且较HBsAb出现早得多,早起以HBcIgM为主,其阳性提示HBV在复制,多见于乙型肝炎急性期,但慢性肝炎,也可持续低效价阳性(尤其病变活动时);HBcIgG是后期抗体,也是主要抗体,只要既往感染过,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均为阳性,可持续存在数年。HBcAb不是保护抗体,不能中和乙肝病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