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霞源山

小鸽高飞

<h3>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正是登高望远赏秋景的最佳季节。今天,我们徒步远足的目的地是霞源山源头的黄石塔。</h3><div><br></div> <h3>黄石塔不是塔,而是深藏在霞源山源头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里既没有奇石,也没有古塔。</h3><div><br></div> <h3>从汾口镇徒步去黄石塔,需经霞源山“天梯”登上山顶,然后走一段较为平缓的下坡路到达霞源山村,再沿霞源山源头小溪逆水而行,经童家田、胜塘田,最后到达大山深处的黄石塔村。</h3> <h3>我们在山脚集合完毕后,沿着霞源山水电站旁的登山石阶开始登山。这是一段古老的登山石道,古道共有一千多级用青石铺就的石阶。在简易公路开通之前,这条古道是山上几个村子村民下山去汾口的必经之路。如今,登山古道已被简易公路截为三段。有趣的是,被截的这三段古道特色各异:起始段松树成荫,中间段修篁夹道,山顶一段最宜观景。</h3><div><br></div> <h3>沿着登山石阶埋头拾级而上,身后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突然,大家的欢笑声被越来越粗的喘气声淹没了,先前的活跃分子此时也暂时沉默了。抬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我们正行进在“天梯”坡度最陡的路段。这里有霞源山“天梯”最陡的300级登山石阶!</h3><div><br></div> <h3>上午10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了霞源山村。村前就是被驴友们戏称为“山顶上的千岛湖”的霞源山水库。与真正的千岛湖相比,这个岛翠水碧、风景如画的袖珍版“千岛湖”,更多了一份小巧玲珑的可爱!历经秋季干旱,眼下水库的水位比春夏季节的水位低了很多,几处残垣断壁已悄然露出水面。曾经的霞源山古村落就沉睡在这片水域的下面,不远处临水的小山坡上挺拔着两棵五六百年的古松。水下古村落,岸上百年松,恰似一对两厢厮守的恋人。水下的霞源山村废墟犹如一个沉睡的美人,在梦魇中诉说着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故事;山坡上的挺拔古松则像一个痴情的男子,不离不弃默默地守护着这位沉睡的恋人!</h3><div><br></div> <h3>我们在童家田村稍作休整后,继续向大山深处的黄石塔进发。山路逶迤,溪水潺潺。路旁青青的箬叶和红红的刺草莓,给这次徒步远足增添了几分采摘和收获的乐趣;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很多次,眼看前面就是路之尽头了,可拐过一道山弯,却发现山路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向前延伸着......</h3><div><br></div> <h3>下午1点钟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霞源山源头的黄石塔村。这是一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错落在山坡上的几间低矮黄土房,记录了山村曾经的贫穷和落后。斑驳的墙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坍塌废弃的土墙屋,门前杂草丛生,门锁锈迹斑斑。村子里的村民都已下山移民到镇上几个农居点,住进了崭新的楼房。人去楼空、几近空巢的村子里,不见孩童嬉闹,不闻鸡鸣犬吠。几声不知名的鸟鸣更显山村的空寂和宁静。</h3><div><br></div> <h3>返回途中,天空突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好在我们的背包里都带有雨伞。雨中的霞源山又多了一份烟雨缥缈的朦胧。告别霞源山古村,回望村头那两棵古松时,我们被眼前奇妙的美景瞬间惊呆啦!朦胧背景下,天幕似宣纸,古松似泼墨。秋雨中,被定格在相机里的霞源山古松,宛若一幅即兴泼墨的中国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