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美友】凤阳明皇陵旅行记

清水蓝天

<h3>2017年10月22号,晴,早上六点随着手机定时铃声音乐响起,立马起床漱洗干净,吃过早餐,骑着电动车赶到肥东高速路口(前晚和秘书长联系好的)等待秘书长。我们一行七人陪同世界朱氏联合会副会长、印尼朱氏会长朱国强宗亲前往凤阳明皇陵祭祖活动。</h3> <h3>大约行程一小时四十分钟来到明皇陵城下。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h3> <h3>明皇陵外垣为夯土所筑,平面正方形,周长14.4公里;内城为砖筑,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50米,每面中心各辟一门,上建明楼。</h3> <h3>进了内城是一公约300米的神道,两旁是或卧或立的石像生,由北向南依次排开有:麒麟,取避邪除秽之意;狮子,取意威震四方;望柱(华表),用意在取民心、得民心,天下升平;石马、马官,马是交通工具,又取意立刻得天下;石虎,兽中之王,取森严之意;石羊,"羔羊跪乳"孝敬也;文臣武将,取意武定祸乱,文治天下;宦官,按事逝世如事生的礼制,他们还要为皇帝、皇后司香火、起居洒扫。座座石像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那个倚剑而立的武官,连剑柄上小小的鱼鳞纹都可以摸出微微突出的手感。细细观看,颇有琳琅满目之感。</h3> <h3>这些石像历经 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h3> <h3>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拥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h3> <h3>共有石像三十二对其中麟二对、狮八对、华表二对、马与控马者共六对,虎四对、羊四对,文臣二对,武勋二对、内侍二平等等。</h3> <h3>皇陵碑—孝子皇帝元璋谨述:</h3><h3> 洪武11年夏4月,(我)指派江阴侯吴良督工新建皇堂。我偶尔照镜子,看到自己白发苍颜,不由得想起以前日子的艰辛。况且看到皇陵碑记都是大臣粉饰之辞(专捡好的写),恐怕后代子孙看了,不足为戒。于是自己来讲述过往的艰难,揭示昌运之道,供后代观看。其文如下。</h3><h3>以前,我父母就住在这里,靠租地务农,起早贪黑地讨生活。忽然出了天灾,家人惨遭不幸,父亲64岁死了,母亲59岁去世,大哥也死了,全家服丧。田主不讲良心,呼呼喝喝,不给我们地方安葬父母,这把邻里乡亲都愁坏了。后来田主的哥哥发了善心,就给了这块地。没有棺材,只能用些烂衣服裹了尸体,用黄土掩埋了,没有任何酒菜果品可以用来祭奠。</h3><h3>安葬亲人后,我们又为家计发愁。二哥体弱,生计难觅。大嫂带着小孩回了娘家。当时天不下雨,蝗灾还没过去,乡里人缺吃的,都以树皮草根为粮食。我们更是什么都没有,焦心得要死。于是和二哥商量,长久下去如何是好!?哥哥说就此分开,各自去逃荒逃命。我为哥哥痛哭,哥哥为我悲伤。青天白日之下,兄弟二人哭断心肠。尔后我们一路哀痛着各奔东西。</h3><h3>一位姓汪的老妈妈见了,替我筹划,她备了一些香火钱,叫儿子把我送进了寺庙。从此朝拜佛祖,出入僧房,打杂干活,有了一口吃的。</h3><h3>可是不到2个月,寺里主持就封仓了,说没粮食了,大家自己想办法,各奔一方。我能干什么,(十六七岁)百无所长,也没有什么手艺养活自己。去投靠亲戚只会自取其辱,寄人篱下,遭人白眼。既然不愿意投亲,就只有独自上路,走南闯北,靠讨饭为生。</h3><h3>早晨我看到哪里有炊烟就往哪着急赶去讨饭,晚上就拖着疲惫之躯投宿古寺。那些日子,扶倚山崖,仰望明月,听着猿猴凄凉的啼叫,想到父母没了,自己失魂落魄,到处游荡。那些日子,西风吹刮,鹤鸣凄厉,一会又飞起雪霜。身如随风飘荡的野草,心却像开锅热水一样煎熬。</h3><h3> 这种浮云飘荡的生活,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刚二十却磨砺出强悍的品格。当时安徽合肥等地盗贼四起,扰民事件常发。我也就越发思念亲人,整天想着回家乡看看。回家之后,又重新回到于皇寺打杂。</h3><h3> 住了刚三年,又有豪强起义出现。开始是汝州、颍州,然后是凤阳之南厢。很快就攻陷城池,借深高城厚,拒守不去。并自行发布各种号令。朋友(汤和)来信,邀我投奔义军。我是既担心又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边上有发觉者,很可能去告发。事到如今,形式逼迫而且已经没有时间了。怎么办问问卦。于是告诉上天说:难道是要束手以待是非?或者是奋起抗争?!请通过卦像来告知。姑且以双阴卦为默相。按照卦像,占卜去留哪个吉祥。结果怎么卜都是阴卦,卜逃跑和留守都不吉利,投奔义军的卦象却是有惊无险,凶而无妨。于是马上去投奔义军,进城时差点被不知情者戕害。刚好碰上郭子兴过来,下令放我参军,才没造成什么损伤。</h3><h3><br /></h3><h3>从此开始,天天训练,早晚不停息。不久,元军来攻,对方声势浩大。一次攻击我方不下,再围再攻。我方变换营地防守抵抗,双方进入对峙状态。后来元军发生内部矛盾自动溃退,兵器都扔了。濠州解围,我就得空离开军队,骑马回到老家,召集家乡的农民入伍,不到一个月就来了很多人,戴红头巾的兵士到处都是。我带领他们清楚周边流寇,占领滁州,稳定下来。</h3><h3><br /></h3><h3> 然后每天思念亲人,设法打听亲人的下落。二姐死了,只剩下姐夫和外甥。姐夫带儿子来投奔,外甥见我如见娘。这时候二嫂也找到了,也带着儿女过来了。实际上二哥已经死了好几年,只留下寡嫂自谋生计。一边打仗要东奔西跑,一边为生存忙忙碌碌。当年天灾人祸,生死离别,如今亲人相聚,恍如隔世。牵手回想往日的艰苦和死去的亲人,悲痛难以言表。此后,内有家眷,外掌兵权,与将士一道,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日子。</h3> <h3>无字碑</h3> <h3>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雷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辨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局部组成。皇陵碑额篆有&quot;大明皇陵之碑&quot;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身撰写,又名&quot;御制皇陵碑&quot;。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辈懂得艰苦家世和首创山河的艰巨,秉笔挺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活,一改历代帝陵碑刻掩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讨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可贵史料。 </h3> <h3>皇陵享殿原貌图</h3> <h3>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瘟疫流行,亲属一个接一个罹难,先是父亲死了,接着大哥又死了,随后,他母亲也死了。朱元璋的悲伤自不用说,最让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们兄弟几个竟然没有能力埋葬自己的父母家里的土地是租来的,不允许他们埋葬死人。田主不理睬他们的哀告,对他们"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在他们兄弟几个束手无策时,田主的哥哥发了善心,给了他们一块地,让他们埋葬朱元璋的长兄和父母。尽管如此,埋葬的条件仍然简陋得可怜:"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之尺,奠何肴浆。"大家看,他们没有棺木盛殓亲人,只用破烂的衣被裹了尸体,用黄土掩埋了,也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祭奠。但是,在后世的传说中,朱元璋父母的死及埋葬过程却被神化了:朱元璋父母因瘟疫死后,朱元璋的大哥又跟着去世了,朱家太穷,根本买不起棺材,更买不起地来下葬死者。朱元璋跟二哥抬着亲人的尸体,想在山谷中把人给葬了。不巧的是,走到半路,抬尸体的绳子又断了。二哥见状赶忙又跑回去找绳子,让朱元璋看守尸体。 </h3><h3><br /></h3><h3>  这时,天上风雨忽来,雷电大作,朱元璋跑到一棵树下避雨,他忽然听见空中有人说话:"谁在占着我的土地呀?"同时,空中又仿佛有另一个回话的人,提到了朱元璋父亲的名字。头一个人听了,说:"要是为了埋这个人,就算了吧。"过了一会儿,又刮起一阵暴风,扬沙折木,天色也变暗了。等到天色又亮起来的时候,朱元璋跑过去一看,地上裂开一道缝,他父母和大哥的尸身已经被掩埋了。这块地,就是现在凤阳皇陵所在地。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h3> <h3>明中都鼓楼始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凤阳城东侧,是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门额上有"万世根本&quot;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数百米之外也能清晰可见。</h3> <h3>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鼓楼通高47米,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楼宇高31.4米。基上楼宇初建之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登焉则江、淮重湖萦紏渺弥,一目而中都诸山空濛杳霭,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终明一代,鼓楼一直以其高</h3><h3>大雄伟为国内之最。</h3><h3>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明中都鼓楼不仅台基高大,而且台基上的楼宇为"九五开间"即"阔九间,深五间"。"九五开间"明清两代只有皇家重要建筑使用,而明中都鼓楼采用"九五开间"规制,这在中国都城鼓楼中是独一无二的。</h3> <h3>森严宫阙佑皇陵,</h3><h3>石像威仪日月恒。</h3><h3>天子御碑言昔窭,</h3><h3>诲谆后嗣帝宗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