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群文阅读”对于整个年级组的语文老师来说,仅仅只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意识,至于到底是怎么开展?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6位语文老师也是一头雾水。</h3><div><br></div> <h3> 接到李老师的任务,大家很快投入到工作之中,各司其责:年轻有为的蒲俊老师扛起了我们年级的大旗,她负责授课;教低年级颇有经验杨戬老师负责说课;年级组长黄玉姣老师负责评课;我和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则三人成团负责收集资料,讲诉这段共同行进的历程。</h3> <h3> 很快,就开始第一次试课,课题是《寓言》,通过四篇寓言,理解寓言的含义――通过简短的故事来说明做人做事的道理。蒲俊老师标准的发音,极具亲和力的语言,使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h3> <h3> 看,这三(5)这几位学生正积极讨论,诉说着自己的见解。</h3> <h3>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寓言的奥秘!</h3> <h3>蒲俊老师走入学生,看看他们的思想碰撞了些什么火花,并适时给予指导!</h3> <h3> 有授课就有评课,各个语文老师给蒲俊老师下诊断书,指出了其中的毛病,最后还提出了具体改进的意见。追求完美的蒲俊老师,想呈现一堂高质量的群文阅读课,于是有了想改议题的想法!</h3> <h3> 年级的六位老师马上集聚,进行参与式教学。集思广益后,王平老师给了提示,经讨论后确定了新议题《省略号的秘密》。</h3> <h3> 两天后,蒲俊老师拿出了新议题教案,给同学们上课!省略号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次在三(6)班试课,师生共同探讨省略号的秘密。</h3> <h3>同桌之间进行小组学习。</h3> <h3>在三(6)班上课时最闪亮的星,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她课堂上积极地发言。</h3> <h3>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蒲俊老师在三(3)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课,俗话说好刀还需细工磨,只为追求一堂高质量的群文阅读课。</h3> <h3> 自然大方的教态,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教学思路,深受三(3)班学生的欢迎。</h3> <h3> 改了又改的教案,是蒲俊老师牺牲了多少陪伴孩子的夜晚,伏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修改。</h3> <h3> 第三次磨课后,又是年级组的几个教师进行评课。黄玉姣老师和杨戬老师认真地评课,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年轻的我受益匪浅,也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赞叹不已。看来,蒲俊老师又要牺牲休息时间修改教案。</h3> <h3> 课上、课后,孩子都在进行着各种方式的阅读。</h3> <h3>校本课上,孩子们朗读着关于荷花的各种诗歌。</h3> <h3>教师努力奋进,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也进行着自己的阅读。瞧,这是他们精心制作的阅读手抄报!</h3> <h3> 家庭作业,孩子在家做的阅读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增加自己的阅读量。</h3> <h3>孩子们的小小图书角,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交换一下,孩子们就阅读了多本书。</h3> <h3>中午睡完午觉,孩子们到校就阅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开阔自己的视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