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波,风雨兼程,只为看你一眼。 一一记晋陕北部三天游

老马识途

<h3>上周我和同学跟团去了山西碛口、陕西波浪谷、雨岔大峡谷。共计三晚四天。全程大巴,跑了约2500公里。</h3><h3>我们的行程如图所示。第一天从北京到山西碛口镇。第二天从碛口到陕西靖边波浪谷。第三天从靖边到甘泉县雨岔大峡谷。第四天从甘泉回北京。</h3><h3>旅行的日子可这样描述:赶路是披星戴月。游览是走马观花。吃住是简食穷宿。个人是身心疲惫。看来这种“穷游团",老年人还是不跟为好。不过玩的两天都遇到了好天气,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这还要感谢老天的眷顾。</h3><h3><br></h3> <h3>第一天傍晚,我们赶到山西临县的碛口镇。这是一个具有四百年历史的黄河边的古镇。从抗战前上溯清乾龙年间,凭借黄河水运,这里一直是北方著名的商阜重镇。西接陕、甘、宁、内蒙,东连太原、京津地区,几乎吸引了大半中国的商人们。据记载,当时的碛口也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亱辉煌,好不热闹,正所谓"水旱马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小镇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唯有留下的陈年老屋,石板古道,可供游人凭吊曾有的繁华。</h3> <h3>乘着天还没黑,我们游览了坐落在卧虎山上的黑龙庙。这座庙始建于明代,在清雍正和道光年间都有扩建。是碛口镇的主要景点之一,也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有关黑龙庙的历史,还有很多传说,均可以在网上查阅到。</h3> <h3>与一些著名庙宇相比,黑龙庙看上去太不起眼,不过是一座乡镇小庙。但它很有年头和说头。建筑风格也很有特点。就拿我拍的照片中建筑来说,这座名叫"乐楼"的戏台,据说在此唱戏,对岸陕西都能听到。所以素有"黄河共鸣,湫水助唱"和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h3> <h3>由于临近傍晚,又逢小雨,黑龙庙里游人寥寥无几,更无香客光顾。我只好充当一回香客,拜一拜,祝来年丰调雨顺,岁月静好。</h3> 站在黑龙庙前望去,右面是黄河,左面是湫水。两水交汇处有一滩地叫麒麟滩。正是它夹住了黄河的咽喉,使之古时黄河船运物资必须在碛口改走路运,从而造就了碛口镇的繁荣。然而,随着黄河不在走船,碛口的交通要地的作用也随之失去。唯有这麒麟滩还静静地守在那里。看黄河与湫水从它傍边流过,见证着碛口从繁华走向落寞的百年变迁。<div><br></div> <h3>这是我的同学为守庙老人拍的照片。这位七十岁的老哥,有一张长满了深深折皱,眼皮松懈,饱经沧桑的脸。但从五官和神态上可看出,他年轻时一定是一个长相周正的后生。</h3> <h3>碛口妇女的小摊上摆满物美价廉的手工作品。</h3> <h3>我从一个老太手里购买了"老虎和大象"。满心欢喜,抱着它们,背对黄河和对岸陕西吴堡的山丘留影一张。</h3> <h3>我们在雨夜中穿梭于古镇的街道,只为去吃一顿晚餐。途中遇到多条象这样的小巷。铺满青板的巷路是通向山涧的小路。两边都是民宅大院,由于没有灯光,到了晚上便显得有些阴森恐怖。</h3> <h3>我们在碛口著名的黄河宾馆吃晚饭。宾馆是由几层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窑洞围成一个院子。早期这是一座粮油店,解放后作过荣光店。现在成了一些美院的写生基地,还临时充当电影电视的拍攝景点。</h3><h3>因天黑我们看不清宾馆的原有的模样。但一排排大红灯笼十分耀眼,令人难忘。</h3> <h3>早饭恰好与晚饭在同一个院子,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庐山真面目"。</h3> <h3>我们所用的碗和碗中食物与讨饭者有何差别?但我们全然不顾,吃的挺香。因为一天都没好好吃饭了。</h3> <h3>碛口的早晨,街上静若无人。若不逢节假日,这里总是冷冷清清。是个发呆的好去处。</h3> <h3>尽管店铺还在打烊,但靠近山边的民宅里已有炊烟升起。</h3> <h3>这只孤独的船不知为何总是停放在那里,或是要提醒游客:这里也曾有过"船筏在黄河里穿梭,跎铃在山谷间回荡"的繁忙景象。</h3> <h3>这口井为什么座落在黄河边的古道傍。一定有故事可讲。遗憾我们在碛口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去寻找答案。</h3> <h3>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一团人告别了碛口,奔赴陕西靖边。</h3><h3>更确切地讲,这次旅程,碛口只能算是路过,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观光,还有很多景点没有看到。千里迢迢,只是看了你一眼,怎会心甘,所以碛口我得找机会再来。</h3> <h3>第二天在赴波浪谷的路上,我们遇上了晋陕省界大堵车。我们被睹了两个多小时。听导游说,这算幸运的,堵车七,八小时也不见怪。 主要原因之一是晋陕都是资源大省,大货车太多。过去是人渡黄河不易,现在是车过黄河也不易。</h3> <h3>第二天的景点是波浪谷。也是我们此次旅游的重点。它位于陕西靖边县龙州乡闫家寨。这是一个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由于景色很象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故被人叫作中国波浪谷。</h3> <h3>顾不上吃中饭,我们就直奔波浪谷五区。因昨日下了雨,波浪谷泛现出红色。见此,大家无不欢呼确跃,拍照不停。</h3><h3>听导游喊前面更美,我没停留,快速前去。走了一段,回头望去,在一片波浪起伏,硃红色的土地上,游人散落各处,星星点点,一种奇妙的感觉由然而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这般美景奇观!</h3> <h3>仔细看,波浪谷土地成份都是砂子,十分松软,经不起多人的踩踏。导游说:明年这里就会被保护起来。这次能和波浪谷亲密接触,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h3> <h3>果真,我想坐在大土堆上照象,就坐塌了一块土方。这才体会到这里生态很脆弱。</h3> <h3>波浪谷五区也被称为"水上丹霞"。因为它紧临一座水库。中间一湾碧水,两岸硃色奇岩,其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守着这绿水红山,就等于守着一座金山银山。</h3> <h3>靠近水边的岩石又逞黄白色。波浪谷美在色彩变化多端。</h3> <h3><font color="#010101">有一MM准备在此孤独起舞,我喜欢这天人合一之景,立马偷拍一张。</font></h3> <h3>我也在碧水傍,硃坡上拍照留影。</h3> <h3>游完五区后,我们去波浪谷一区游览。路上,遇到一土门洞。</h3> <h3>波浪谷一区景色与五区大不相同。是峡谷景观。老乡的车先将我们送到后山,让我们从山上下到谷底,再沿栈道爬上山顶,从景区正门而出。</h3> <h3>尚未完全劈开的山。还有一丝相连。</h3> <h3>峡谷的尽头是一大洞穴。</h3> <h3>站在山顶,想象这条峡谷之路一定是"山重水复疑无路"。</h3> <h3>还未下山,就看到谷底之湖。</h3> <h3>过了这座桥不远就会看到一片湿地。</h3> <h3>俯视湿地全貌,让我觉得此景很象古人的山水画作。</h3> <h3>波浪谷一区已建有一些栈道,便于人们的行走安全,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不让这大美之景被游人毁掉。</h3> <h3>在到达出口之前,留下了告别之照。</h3> <h3>这天的晚上住在这所农家院。这家住宿条件简陋,厕所还是院外的旱厕。远比不上南方的农家条件好。看来西北农村生活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好在主人是一个乐观进取,憨厚的陕北80后生。与我们交谈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又干劲实足,待人热情,相信他的农家院会越办越好。</h3> <h3>第三天,我们到了陕西甘泉县下寺湾的雨岔大峡谷。它的景色与美国的羚羊谷有些相似,属于陕缝型峡谷地貌。据说,它始源于几亿万年前的一次陕北大地震,造成了山裂,又经过几百年雨水冲刷,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峡谷。</h3><div><br></div> <h3>我们参观了峡谷内三处景点。首先去的是牡丹沟。沟中道路狭窄,积水较深,行走艰难。不过走进去能看到奇特的景色。</h3> <h3>第二个景点就在牡丹沟口对面,叫一线天。我们只走进了几十米就遇到了"一线天",很难通过。我的同学身才削瘦,腿脚灵活,被卡在其中,还弄脏了裤子。大部分人都是原路返回。</h3> <h3>第三个景点最美丽。它叫桦树沟。沟内积水较深,我不得不再次换上雨鞋进入。</h3> <h3>一走入桦树沟峡谷,就能看见各种不规则的,螺旋式的峡壁。一缕阳光照到峡壁,逞现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等五颜六色。游人无不为之惊呼,赞口不绝!</h3> <h3>走了很长一段路,都看不到出口。见有人返回,我立即询问是否有出口?得到的答案是:有,但很难走。果真,出口时需要手脚并用向上爬出来,最后还要爬梯子,手抓铁锁,在一条只能搁下半个脚的路上前行。稍不小心就会摔下去。这样的路对人的胆量和体力的确是一种考验。</h3> <h3>当晚我们在甘泉下寺湾住宿。我和十二位团员放弃了旅行社安排的大马店,自找酒店标间住下。第二天5点乘座大巴返京。全程高速,但也走了15个小时,弄得大家疲倦不堪。</h3><h3>回程路上进入的第一个服务区就是延安西服务区。想到此次过延安而不能入,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以后一定要再来陕北,看看延安。</h3> <h3>三晚四天行程总算平安结束,但并非完美之旅。千里奔波,风雨兼程,只是看了你〈指景点)几眼。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甘,所以期待来年,我会再来。晋陕北,我们后会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