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藏,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 2010年我去过西藏,由于时间短,只在拉萨、日喀则玩了三、五天。</h3><h3> 人们都说:到了西藏而没有去阿里等于没有去过西藏。我没有去过阿里,所以我想再次去西藏。</h3><h3> 天凉好个秋,正是一年好去处。2017年9月, 我们四人又聚到了一起,开始了阿里小环线自驾游。历时15天,游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林芝、过墨脱、行阿里、登上海拔5345米的措龙山口,让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在我们的脚下。全部行程5330多公里,登上了一座又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一山再山;走过了一汪又一汪清澈湛蓝的湖水,一措再措;完成了向往已久的环阿里自驾游,感受了天上西藏的风景、风情、风物和风韵。</h3><h3> 西藏的一花一叶,一风一雨,一山一水,历历在目,不曾远去。</h3><h3> 西藏,一个让我终身向往的地方!</h3> <h3> 九月十三日10:45从北京出发,乘坐四川航空3U8830航班飞往重庆,开始了此次西藏林芝、阿里之旅。</h3> <h3> 十三号下午将近两点到达重庆,随后入驻机场附近的戴根酒店。晚上在酒店二楼的餐厅吃正宗的重庆火锅,老哥几个举杯预祝此次自驾游顺利进行!</h3> <h3> 九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钟酒店班车把我们送到机场,乘坐6:20的飞机前往林芝。</h3><h3><br /></h3> <h3> 飞机飞越雪山,已经进入西藏了。</h3> <h3> 邓哥在飞机上拍照到了佛光,佛光里面竟然有我们的飞机的身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h3><h3> 拍到佛光预示着我们的此行扎西德勒!</h3> <h3> 飞机开始下降了,已经清晰的看到山脉,快到林芝了。</h3> <h3> 飞机于8:33到达林芝米林机场,比计划时间提前了22分钟。一出机场,司机兼导游小孙便带着我们直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3> <h3>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370公里,深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公里,深3203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h3> <h3>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路奔腾向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主体在墨脱县。</h3> <h3>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h3> <h3> 站在雅鲁藏布江之侧,目视着雅江涓涓流淌、奔腾不息的身影,耳边传来江水阵阵涛声。</h3> <h3>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汇合处,清澈的尼洋河与浑浊的雅江泾渭分明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h3> <h3> 看到大峡谷那些美丽、神奇的风景,傅哥端着大炮不停的拍。估计在下面的行程里傅哥的大炮不会停下来了。</h3> <h3> 尼洋河的滩涂涓流,被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并带入印度洋,分界线明晰可见。雅江的水黄浊、尼洋的水青绿;雅江的水汹涌、尼洋的水平静,两江汇流实乃大自然造就的奇观。</h3> <h3> 佛掌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丹娘乡境内,距离两江汇合90公里远,是雅江最大的江心沙丘岛,叫丹娘江心沙丘岛,属风力沉积的荒漠地貌。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由于经常刮大风,扬起的沙子层层叠叠、堆积而成小山状,使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其黄色的沙海与蓝色的江水及四周绿色的森林形成了强烈对比,其神秘的光影如同戏剧般变幻无穷。远远望去,米黄色的沙丘如同一个捏拢的巨大佛掌,沙丘背后倚靠着葱茏苍翠的青山,沙丘前沿便是淡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沙丘的倒影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所以丹娘沙丘又称佛掌沙丘。</h3> <h3> 佛掌沙丘,2950米的海拔对我们来说那都不是个事儿。</h3> <h3> 来到西藏,不去林芝是遗憾。来到林芝,不去看一看南迦巴瓦峰的真容,更是遗憾。</h3><h3>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常年隐居在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上。在7000米级的山峰中,南迦巴瓦峰居首位,在世界高峰中排名第15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将其评为中国最美雪山,有"云中天堂"之称。</h3> <h3> 南迦巴瓦几乎穷尽人们关于山的美好想象,可是遗憾的是她从不肯轻易示人。因为终年云海茫茫,即使是当地人,一年之中可以见到它的真容的时分也是寥寥无几。据说曾有英国探险家在南迦巴瓦脚下苦等一个月都有未能见到它的真容。</h3> <h3> 这是傅哥用长焦拍摄的南迦巴瓦雪峰。偶然有运气好的人得以睥见南迦巴瓦从云端微露出的仙境,等他眨眨眼睛再欲看时,漫卷的云烟又遮盖了它,只留下天空流云如帜。</h3> <h3> 这是我们从林芝前往波密的途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拍摄到的南迦巴瓦雪峰。淡淡的云气蒸腾而上,轻灵的云瀑悠然滑落,白缎般环绕着山腰,发着蓝色寒光的如剑雪峰,在云缝中若隐若现……</h3> <h3> 地理地貌丰富多彩的林芝,有看不尽的风光,从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下来,经过了鲁朗林海后很快就到了鲁朗小镇。</h3><h3> 鲁朗小镇是悠长的茶马古道上最美的小镇。这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倒映出天上矮矮的云。也许是因为云特别矮,所以影子也特别大,俏皮的阳光在大片大片的云中洒落,于是就有了这样阴凉与明亮相接的色彩。</h3> <h3> 到了西藏林芝,有一个地方不得不让人们心动、陶醉。去过一次,真的不舍离去;去过一次,真的会上瘾;去过一次,你还想再去;这个地方就是鲁朗!这里是我心里那个圣洁宁静、美如仙境的地方!这里是我心中真正的天堂!</h3> <h3> 一走进鲁朗,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惊呆。空气似乎凝固了;呼吸似乎凝固了;视觉似乎凝固了。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远处绿树成荫的山峰,近处红顶白墙的藏式民居都在那平静如洗的湖水中反射出自己的身影,一幕视觉的盛宴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甚至都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只怕打乱了眼前这片宁静、美丽的画卷。</h3> <h3> "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而我心中的那个诗和远方就在西藏的林芝鲁朗。美丽的鲁朗倒影,让天和地完美的结合起来!</h3> <h3> 圣洁宁静的鲁朗小镇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块平地里,四周绿林环绕。走进小镇,不觉眼前一亮,一面湖泊如明镜一般,镶嵌在山林之中,倒映着雪山。湖泊周边的藏式建筑,与山水相互偎依。</h3><h3><br /></h3> <h3> 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处,从帕隆藏布南岸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靠近川藏公路,规模大,进入方便,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h3> <h3> 司机小孙开车带着我们进入景区,车就停在了停车场,我们步行上山去看冰川,那最后的1公里自己走上去特别有成就感。</h3> <h3> 在米堆冰川我们有幸看到了雪崩。最初听到一阵轰鸣声,我们以为是有飞机飞过没有在意。第二次听到轰鸣声,一位藏族妇女告诉我们是雪崩,我们抬眼向冰川望去,只见雪体从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迅速滑动向山下冲去,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只可惜这雪崩发生的太突然、太迅速,我们没能来得及用相机记录下这壮观的景象。</h3> <h3> 在墨脱公路上行走,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瀑布顺山而下,汇入日夜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可以说雅江之所以能够日夜奔流不息,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小不一的瀑布不断的汇入,涓涓细流终成大江。一路上看到这些千姿百态的瀑布,真是美丽极了!</h3><h3> </h3><h3><br /></h3> <h3> 千军万马踏征途,</h3><h3> 笑看风雪愁未出。</h3><h3> 飞身直下溅落起,</h3><h3> 水花迷乱似蝶扑。</h3> <h3> 望着这飞身而下的瀑布,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h3> <h3> 透过雾气,只见从天而降的瀑布被中间一块巨大的石头所挡住而撞成碎块儿,变成无数颗晶亮的小水珠,跌落在下面的潭中,潭中顿时溅起波光闪闪的水花。这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h3> <h3> 果果塘大拐弯位于墨脱县辖区内,距墨脱县城约12公里,是墨脱县、也是雅江上最著名的风景。当你驱车抵达,登上观景台向山下望去,只见奔涌而来的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转向,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罕见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h3> <h3> 果果塘大拐弯峡谷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繁盛的植被掩映在云雾之间,美不胜收。</h3> <h3> 泼<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墨</b></span>山水意,</h3><h3> 超<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脱</b>天地间。</h3><h3> 绝<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美</b>原生态,</h3><h3> 艳<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丽</b>景无边。</h3> <h3> 在墨脱县城边上不远处有一片不大的茶园,这片茶园是公益茶园,也就是说这片茶园是劳改犯人种植的。站在旁边的小山坡上一眼望去,绿油油的茶园像一块碧玉镶嵌在这片土地上。</h3> <h3> 美丽的西藏,建设中的西藏。</h3><h3> 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样,西藏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西藏的变化日新月异。</h3> <h3> 铁路、公路建设加快了西藏与内地、西藏与世界交流的步伐;西藏的未来会更加美好!</h3> <h3> 水利、电力工程提升了西藏人民生产、生活的质量。矗立在田野里的高塔向一枚待发的火箭,欲将把西藏未来美好生活带入太空,带入宇宙。</h3> <h3> 通讯网络的建设为西藏政府、百姓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全面的方式,同时将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传向四面八方。</h3> <h3> "拉姆拉措"藏语意为"吉祥天姆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崔久乡境内。湖面海拔508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h3><h3> 拉姆拉措是世界上最为神奇的神湖,也被藏民称为第一神湖。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湖像拉姆拉措神湖这般令所有来者心生敬畏!她是所有藏传佛教信徒都深信可看到前世今生的神湖,是西藏寻找高僧大德转世灵童的神秘之湖。据说历代达赖和班禅转世都要到此来祭拜神湖。</h3> <h3> 9月18日我们告别林芝,驱车前往拉萨。一路上经过数个边防检查站,下午16:10到达拉姆拉措景区售票处,门票150元。我们买好门票进入景区,沿着山路向上行进。车子于17:31到停车场。司机小孙告诉我们,剩下的路要靠自己步行慢慢上山,路程大约200多米。我们听说剩下的路程才200多米,便打起了精神,拿出登山杖(这也是我们这次西藏旅行唯一一次使用登山杖)开始登山。小孙"欺骗"了我们,上山的路程绝对不止200多米,至少要有700至800米左右。</h3><h3> 我们慢慢的向山上攀行。为了克服高原反应,我们走上十几步就歇一歇,喘口气。山上开始下起了小雪,经过约四十分钟的攀登,我们终于在17:15分登上山顶措龙山口。山口海拔高度5345米,由于天不作美,我们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远处的拉姆拉措神湖。但是我们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挑战了大自然,挑战了自我!</h3> <h3> 右手伸出五个手指,左手伸出三个手指,是在向众人表达我们登上了海拔5345米的措龙山口,又挑战了一个新高度!</h3> <h3> 登上了5345米高的措龙山口,尽管天不作美,尽管还在气喘吁吁,但是我还是迫不及待的拿出相机记录这个时刻。</h3> <h3> 登上了5345米的措龙山口,明天的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还在话下吗?</h3> <h3> 有时候植物的生命要比人类的生命顽强,这是邓哥在海拔5300多米的措龙山口上拍摄的,经请教中国科学院植物专家,此花名为:囊距翠雀花。</h3> <h3> 羊卓雍措,也称羊湖,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海拔4441米,有天上圣湖之美誉。</h3> <h3> 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措":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你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湖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措,沉措,巴久措,以及古羊卓雍措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h3> <h3> 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羊湖会显现出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如梦似幻,初见羊湖,她的艳丽让人几乎不敢相信。</h3> <h3> 鱼眼镜头看羊湖。</h3><h3> 羊卓雍措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如置身人间仙境。羊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h3> <h3> 西藏的湖泊之多,可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到西藏,领略藏传佛教是一趣,感受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也是一趣,而更加有趣的则是欣赏散布在高原上的湖泊。</h3> <h3> 羊卓雍措状若纸扇,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南宽北窄,湖沿有许多湖汊,蜿蜒伸进群山之中。湖中有数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8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30000平方米。</h3> <h3> 西藏,该是很多游人心中的一个终极梦想。为什么是终极?因为它的"极致"。身处这样的极致当中,你不得不为它伸出大拇指称赞👍👍👍</h3> <h3> 居高临下遥望脚下的羊卓雍措,就像一面碧蓝色的镜子镶嵌在苍茫群山之中,妖娆妩媚、蓝色惊艳。魅力神奇的羊卓雍措,是你远离喧嚣,放下尘事,带上信仰,追求梦想的绝佳之地。</h3> <h3> 9月20日我们车出拉萨向后藏,今天的目的地是日喀则。</h3><h3> 日喀则国道沿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等,是西藏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誉为西藏的粮仓。</h3> <h3> 在西藏看惯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在前往日喀则的途中看到一片片已经成熟待收的金黄色的青稞,颇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h3> <h3> 看着藏民们劳动的场景,我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那首歌颂农民丰收的歌曲:"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虽然不是麦浪,虽然没有棉花,但是那场景依旧欣喜、繁忙,依旧可以感受到藏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h3><h3><br /></h3> <h3>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顶峰位于中国境内,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 </h3><h3> 第一次认识珠峰是上小学时从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的,当时书上介绍珠峰的高度是海拔8884米,比现在世界公认的高度整整高出了40米,一个巨大的错误!</h3><h3> 1975年中国媒体的两个消息让我对珠峰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一个消息是藏族女登山运动员潘多于1975年5月27日登上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另一个消息是登山运动员邬宗岳(四川云阳人,运动健将),1975年在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突击顶峰时,不幸于海拔 8450米处遇难。迄今为止,邬宗岳的遗体已经在珠峰上长眠了42年。</h3><h3> 每一个到西藏去旅游的人都希望能去看看珠峰。因为它是世界之巅,不需要其他理由。真正走到珠峰脚下的时候,眼里只会有敬畏。对自然界鬼斧神工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敬畏。</h3> <h3> 9月21日下午15:30到珠峰景区大门: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国家4A级景区)。门票720元(4人),车费400元。</h3><h3> 16:10 经过加吾拉山口5198米</h3><h3> 17:40 经过公安局巴松边防派出所大本营警务区</h3><h3> 17:55 终于到珠峰大本营</h3> <h3> 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是为普通游客观看珠峰而设立的生活地带,中国境内有两个,西坡大本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大本营在定日县曲当乡的嘎玛沟地带,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我们到达的是西坡大本营。</h3> <h3> 珠峰,我用脚丈量,用眼丈量,用心丈量!每靠近你一步,心跳都在加剧!</h3><h3> 成功的登上了珠峰大本营,伸出两个手指庆祝胜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h3> <h3> 为了庆祝兄弟四人胜利到达珠峰大本营,当晚,我们在大本营的帐篷里举起了酒杯共同庆祝。不过傅哥和邓哥端起的是一碗泡面,而我的杯子里也不是酒哟!</h3> <h3> 珠峰的日照金山是非常、非常美丽的,所有到达珠峰大本营的人都希望能够看到珠峰的日照金山,甚至把它拍照下来。但是,由于珠峰的气候变化无常,有些人就看不到这一令人惊叹的景象了。我们就是属于这类遗憾的人。不过有时候回头看也会有大的收获。在欲照珠峰无望的时候,我们回头向后看去,竟然发现了另外一处的日照金山。尽管那不是珠峰,但它依旧让我们兴奋不已。</h3> <h3> 阿里虽然是高原、高寒、低氧地区,植物稀少,但是仍有不少的珍稀动物。一路上傅哥和邓哥用他们的大炮捕捉到了不少珍贵镜头。</h3><h3> 这是在羊湖附近拍到的斑头雁。<br /></h3> <h3> 这是一家四口的黑颈鹤,夫妻俩带着一双儿女觅食,其乐融融。</h3> <h3> 野驴们排起了整齐的队伍静静地注视着来自远方的游客们。</h3> <h3> 🦅 雄鹰展翅 🦅</h3> <h3> 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主要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多见于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h3><h3> 在阿里能见到藏羚羊是我们的幸运了,用傅哥的话讲:人品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h3> <h3> 不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请教过专家,专家说是栗背伯劳。可是栗背伯劳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开阔次生疏林、林缘和灌丛中,而这张照片是邓哥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拍到的。</h3> <h3> 玛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与纳木措、羊卓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神湖"。</h3> <h3> 玛旁雍措的美在于它的静和纯,湖水是深蓝色的。湖面上没有波涛,深蓝色的湖水纯净的仿佛一面镜子。</h3> <h3> 拉昂措与玛旁雍措有一路之遥,同在一座神山那木纳尼峰下接受庇护。不过玛旁雍措、纳木措、羊湖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拉昂措却被称为"鬼湖"。之所以称其为鬼湖,是因为拉昂措是咸水湖,没有任何生物生长。据说玛旁雍措与拉昂措湖底相通,一边是淡水的圣湖,另一边却是咸水的鬼湖。可以说,拉昂措也是一引人入盛的景观。</h3> <h3> 在从玛旁雍措去普兰的路上有很长的一段路是在鬼湖旁边,道路距离湖边只有不到1公里。由于湖色异常的美,所以有些游客喜欢走到湖边看个究竟。据说鬼湖是无风三尺浪,其实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湖边暗红色的小山,颜色迷离。卵石滩象一条白亮亮的银带,镶在湖边。站在鬼湖湖畔,人常有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象是站在了宇宙边缘。</h3> <h3>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香孜乡境内,是札达土林众多精品景点之一,目前还未探索开发,原始景观至真至美。</h3><h3> 远观土林,层峦叠嶂、陡缓相间、跌岩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亘横绵延数十公里,与四周的雪山交相辉映,展现出札达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构成土林的地层形成已有200万年至2000万年的历史。</h3> <h3>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的绝美风光,当我们达到峡谷深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奇百怪,怪石嶙峋,鳞次栉比,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让人感到震撼!不过,此处由于太过于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很少有人光顾,就连阿里本地人也很少有机会亲临此处一览芳华,以至于<b>"绝世容颜留深山,藏在深闺人未识"</b>,至今人迹罕至,原生态风光保存极为完好。只能说,见者有缘,听者如悟。</h3> <h3> 偶遇一个老外旅行团在土林公园里休息吃午饭,午饭很简单,主食米饭,菜为炖土豆。老外们或许游玩的累了,边休息边吃饭,而且吃的很香。</h3> <h3> 西藏的历史很悠久,从公元前起,便开始有先民居住在这里。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成为现在的藏族。古格王朝就是这漫长岁月中的一页。</h3><h3>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 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br /></h3><h3><br /></h3> <h3> 巍峨的古格王国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h3> <h3> 古格王国遗址在阿里札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王宫,是国王及家眷居住的地方;中层为寺庙和护卫、兵士居住的地方;下层系普通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h3> <h3> 与带着我们参观并讲解的藏族小姑娘合影。</h3> <h3> 到山顶的皇宫有一段要穿越一个在土山中凿出的隧道,隧道非常的窄,也非常的矮,通过边上的通风口看,隧道边上土层外就是悬崖峭壁。</h3><h3> 穿过隧道,来到了古城的上层。站在城墙边上向远处望去,远处是一片黄土高坡,稍近处有一条河,仍有河水穿城而过。当你静静地望着古城的远方,仿佛又回到了十七世纪初,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金戈铁马拼杀搏击的场面和撕杀声。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消失殆尽,给后人留下的只是一片荒漠的土地,这情景让人感到苍凉!随后,我用古城上的小石片堆起了一个小小六层的玛尼堆,以此寄托自己的祈祷、祝福和希望。同时表达着对曾经的英雄们的敬意!</h3><h3> 古格遗址在斜阳的映衬下投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br /></h3> <h3> 9月25日早晨离开札达县,驱车前往普兰县。下午16:00左右,在快进入普兰时亲眼目睹到了神山冈仁波齐,兴奋至极!</h3><h3> 冈仁波齐峰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海拔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峰顶四季冰雪覆盖,山峰四壁对称,呈圆冠金字塔状,峰上空常常白云缭绕,愈发显得神秘莫测。</h3><h3>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周围有八座寺庙,是藏传佛教、印度教、苯教共同认为的世界中心,所以每年来朝圣的信徒络绎不绝,转山一圈距离为51公里。</h3><h3><br /></h3> <h3> 据说神山峰经常是白云缭绕,令人难以一睹真容,但在阳光照耀下又会闪烁出奇异的七彩光芒,分外耀眼夺目。我们的运气格外好,远眺冈仁波齐峰,明显的标志让它很好容易被辨识。由南望去可见其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徽记。</h3><h3> F4以冈仁波齐为背景记录下这激动的时刻:冈仁波齐,我们来了!</h3> <h3> 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由于它的形状与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些相像,我给它起了一个中国名字:<b>冰雪悉尼歌剧院</b>。</h3> <h3> 全景照片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你仔细看看:神山冈仁波齐与"冰雪悉尼歌剧院" — 纳木那尼峰尽收眼底。</h3> <h3> 镜头对准了纳木那尼雪峰,就在快门按下的瞬间,一只鹰闯了进来。</h3> <h3> 白天气宇傲苍天,</h3><h3> 傍晚羞答云遮颜。</h3><h3> 莫非天冷怕感冒,</h3><h3> 云顶漂浮在上边。</h3><h3> 由于日落之时冈仁波齐戴上了巨大的帽子,我们未能看到日照金山的全貌,颇感遗憾!</h3> <h3> 头一天晚上没有拍到冈仁波齐的日照金山,邓哥毫不气馁,第二天一早就跑出去拍到了纳木那尼峰的晨曦。晨曦中的纳木那尼峰就像火烧的一样同样美丽、壮观。</h3> <h3> 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院。公元1447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创建,历时12年方才建成。自四世班禅之后,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h3> <h3> 灿烂阳光照耀下高大的寺院,静谧威严神秘。</h3><h3>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白塔是藏经塔,也叫经塔。藏式白塔是藏人建筑艺术中最具特色、富有内涵的一种建筑艺术,许多塔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白塔在藏区随处可见,一般与寺院并存,不少村庄附近也有白塔,一些名山名湖周边也可见到,是雪域高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h3> <h3> 一踏上西藏的土地,就能从路边、寺庙里看到转经筒。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br /></h3><h3>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h3> <h3> 四世班禅活了94岁。由于他对扎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僧徒们为纪念他,建造了这座豪华的灵塔殿堂。这座灵塔殿堂,用了四年零一百三十天时间,于公元1666年建成,灵塔高11米,花费黄金2700余两,白银3.3万两,铜7.8万斤,绸缎9000余尺。此外,还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共7000多颗,色彩缤纷,荣耀华贵。</h3> <h3> 我轻轻的走来,安静地停留。不管路上的时光再怎么精彩,却已经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同时也深深留在脑海中。</h3> <h3> 天涯很远,纵然一步一个脚印,也终将到达。面对着绵延雪山,眼前的一切皆是雪白。脚步停住了,思想也停住了!</h3> <h3> 9月24日从普兰县塔尔新镇出发,前往阿里地区札达县,途中经过龙嘎拉达坂(海拔5166米),该地区系丹霞地貌,以山体色彩斑斓著称。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h3> <h3> 西藏是这个世界上,让积雪的峰峦,清澈的湖泊,苍茫的林海,一无所有的荒原,裸露岩石的山体,明亮的太阳,溶于一体的圣地。</h3> <h3>西藏的天是美的,美的让人昂首凝望!</h3><h3>西藏的云是美的,美的如同白雪棉花!</h3><h3>西藏的山是美的,美的可以触摸到天!</h3><h3>西藏的水是美的,美的能够洗涤心灵!</h3><h3>西藏的美是心醉的,是灿烂的,是神秘的,是茫然的,是静谧的。带来的是纯净、是灵气、是神奇、是希望、是欢乐。</h3> <h3> 回身折返日喀则,</h3><h3> 浪措无名傍山泊。</h3><h3> 一路惊呼叹无数,</h3><h3> 揉蓝碧绿两融合。</h3> <h3> 天上西藏,大美于行。寻找心灵的归宿,觅得一份灵魂的圣地。经过十五天的林芝、阿里自驾之行,深深感受到最震撼人心的地方非西藏莫属。那永恒的雪山、漂浮的白云、纯洁的湖水、历史的印记成就的是内心那份深深的眷恋。</h3><h3>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丽的家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h3><h3> 西藏,地域辽阔,地貌宏伟、资源丰富。每一座山都是雄伟的,每一片湖都是圣洁的,每一块土地都是神奇瑰丽。</h3><h3> 西藏,那令人无比向往的地方,将大自然的无限美丽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那屹立在世界之巅的神奇之地向世人上演梦幻般的美景。</h3><h3> 西藏,我没去够!西藏,我还想去!</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