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在1989年的秋天走进这片校园的,记得校园的一角还有我们种下的树。那时偌大的校区只有两座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一个食堂,空空荡荡的;那时的燕鸣湖还被我们戏称作"眼镜湖",没有水榭亭台,只有稀疏的杨柳、荒芜的芦苇;那时还没有西校区,宿舍的西边不是果园就是庄稼地;图书馆画在蓝图上,成为我们想往和追求的目标。记忆中的燕大的秋天是灰色的,阴郁的。二十多年后的一个秋日,我再次走进这片校园,是因为头条里一篇介绍燕大秋色的文章唤起了我的记忆。对校园里一栋栋新崛起的建筑我并不感兴趣,我还是努力循着当年我读书时的路线,试图寻回旧日时光。爬墙虎在教室的墙壁上画出浓墨重彩的油画,风格已由当初的写意中国画转变为西洋印象派。在密密的叶子中露出的紧闭的小窗,似乎在刻意保留住时光。高大的梧桐,枝叶如盖,叶片微黄,秋色未老,阳光从叶片的缝隙间洒下,树下的枯草红黄相间,闪着毛绒绒的光,静静的、暖暖的。道路的两旁,银杏、红枫、黄栌、古槐,树型硕大,枝叶繁茂,枝干相交,五彩斑斓,仿佛进入了万花筒......想来二十年的时光并没有流逝,这厚重的色彩不正是时光一点点的沉积吗。</h3> <h3>谁说我们学工科的不够浪漫?我们的教室是不是很有艺术范儿!</h3> <h3>满园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出墙来</h3> <h3>赤橙黄绿青蓝紫,今天的燕大秋色是七彩的,但记忆中我们那个年代是黑白的。</h3> <h3>周末来听公开课</h3> <h3>双枫争艳</h3> <h3>西校区的色彩更浓烈</h3> <h3>在这条香艳大道上,远远地走来一位穿着红风衣的姑娘。走近了,走近了,原来不是姑娘。</h3> <h3>爬墙虎将教室包裹成古堡</h3> <h3>小窗里还有多少秘密?</h3> <h3>爬墙虎锁住了多少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