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兴趣,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兴的情绪下产生的志趣。高兴为前提,它是志趣的“沃土”,在沃土环境下,播种什么,便会收获什么。那么,最令孩子高兴的是什么呢?有一点可以肯定,决不是强迫。</h3><h3><br></h3><h3>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龄前,其兴奋点或关注点全部在家庭关系上,这里的家庭关系,在孩子的眼中,第一位的是父母和谐,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如果这两种关系都令孩子“满意”,即“感到安全、放松、快乐”,孩子便具有充足的归属感。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具备了归属感之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落实到一个孩子身上,就是培养志趣,也就是亲子教育里常说的激发孩子的潜力。</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故事1</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一位名漫画家,他有一个爱看美术展览的父亲,这位父亲从未给他报什么美术特长班,更没有刻意地教他画画,而只是经常抱着儿子参观美展,指着那些国画或油画跟儿子分享,并讲一些儿子爱听的故事……因此,观赏或创作美术作品,便意味着父爱!</h3><h3>健康的父爱就是儿子向上的动力!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个漫画家,而他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可是,那个亲密的父子关系仍然在他的生命深处一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爸爸高兴,就会抱起他去看展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故事2</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一位名舞蹈家,她母亲是一名军人,幼时,母亲常抱着她到部队大院的电影院去看《红色娘子军》,然后她们回家后,便学着电影里的角色模仿舞蹈动作一一母亲会抱着她在家里那不大的小屋里转来转去,然后双双倒在床上大笑。而她的母亲,从未强求女儿去学舞蹈,可那个开心的感觉成为女儿的“志趣沃土”。后来,一旦她跳起舞,就会感到母女的快乐,家庭的温馨。他们的成功动力,都是父母无私的爱,这爱像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一样,为他们创造了绚烂多彩的人生。</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点评</font></h3><h3><br></h3><div>他们的父母,都没有花很高的代价“定做”孩子,只是给孩子传递了“爱”,这种爱没有条件,没有设定,只是在令孩子感到开心、安全的时候,不自觉地为孩子种下了志趣的种子。因“风调雨顺”,种子蓬勃生长,终于长成参天大树!</div><div>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爱一定要具备智慧和无私的品质。如果在强迫状态下去“爱”</div><div>孩子,那么孩子“向往自由、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天性,即生命潜能就会与被强加、强迫、控制的信息形成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耗生命力。</div><div>所谓潜能或称之为兴趣开发,即是健康的爱加上引导兴趣,二者缺一不可。如此给孩子的,便是在快乐的状态下欣然接受各种能力,其实并无开发,只是孩子把本来具有的能力发挥出来。如此,只需要父母去挖掘、引导和扶持。</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