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中东欧:维也纳

华姐

<h3>维也纳(Vienna),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h3> <h3>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因市内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引来各国音乐家聚集于此,具“世界音乐之都”和“乐都”等美誉。</h3><h3></h3> <h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领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东欧大部分地区的奥匈帝国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该市已经拥有200万人口。今天它仍是第二大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其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h3><h3></h3> <h3>维也纳市政厅——新哥德式建筑:建造于1872年,1883年完工,法兰兹·约瑟夫一世挑选了德国建筑师施密特负责设计。这座新哥特式建筑高达99米,据说是因为基于不能高过对上帝敬意的原则,所以比旁边100米的感恩教堂矮了1米。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责成德国建筑。<br></h3><h3></h3> <h3>感恩教堂</h3><h3></h3> <h3></h3> <h3>国会大厦(在修建)</h3><h3></h3> <h3>城市交通:有轨电车</h3><h3></h3> <h3>单车道</h3><h3></h3> <h3>狗公园</h3><h3></h3> <h3>总统府大门</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总统府内磨损的扶栏</h3><h3></h3> <h3>总统府广场</h3><h3></h3> <h3>总统府</h3><h3></h3> <h3>国家图书馆</h3><h3></h3> <h3></h3> <h3></h3> <h3>图书馆大门</h3><h3></h3> <h3></h3> <h3>在维也纳的国际组织</h3><h3></h3> <h3></h3> <h3></h3> <h3></h3> <h3>街景</h3><h3></h3> <h3></h3> <h3></h3> <h3>莫扎特塑像</h3><h3></h3> <h3>歌德塑像</h3><h3></h3> <h3>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歌剧院。从落成这一天起,它就是音乐圣殿的象征。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300场的演出中,包括了古典歌剧中的所有剧目。</h3><h3></h3> <h3></h3> <h3></h3> <h3>步行街</h3><h3></h3> <h3>小吃摊</h3><h3></h3> <h3></h3> <h3>箱包店</h3><h3></h3> <h3></h3> <h3>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志,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997年,斯特凡大教堂庆贺了它的800年诞辰。它那137米高的尖塔是仅次于科隆大教堂的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h3><h3></h3> <h3></h3> <h3></h3> <h3>环城马车</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超市</h3><h3></h3> <h3></h3> <h3>维也纳城市公园(斯特劳斯塑像)</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h3><h3></h3> <h3>金色大厅被誉为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与柏林爱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会堂,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并列。</h3><h3></h3> <h3>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h3><h3></h3> <h3>照个相</h3><h3></h3> <h3>金色大厅入场券</h3><h3></h3> <h3>搭乘地铁</h3> <h3></h3> <h3></h3> <h3></h3> <h3>美泉宫:茜茜公主住过的宫殿,正式名字是圣布伦宫,是特雷莎女王结婚时丈夫送给她的,并经她在位时扩建到现在的规模。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h3> <h3>美泉宫是奥匈帝国君主的夏宫。因它重要的历史意义,优美的环境和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维也纳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我们今天见到的美泉宫花园是1750年玛丽亚·特瑞莎女皇下令建造的。她是奥地利境内最辉煌的座法国巴洛克建筑。</h3><h3></h3> <h3>相传,1617年,马蒂亚斯皇帝在狩猎时,在狩猎馆附近发现了“美泉”,即下令修建此宫殿,美名曰“美泉宫”。它因其规模宏大的宫殿、花木似锦的花园而闻名。宫殿有多达1441个房间,有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办公室、寝室,约瑟夫一世和伊丽莎白皇后共同的寝室、会客室、餐室,玛丽亚.安托瓦内特的房间等等。其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令人眼花缭乱,让人叹为观止。美泉宫成了哈布斯堡王朝荣辱史的见证人。</h3><h3></h3> <h3></h3> <h3></h3> <h3></h3> <h3>入内参观(禁止照相)</h3><h3></h3> <h3>美泉宫设计时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财力有限,原设计并未能如愿。美泉宫共有1441间房间,其中45间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整个宫殿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其中有44个房间是洛可可风格的。美泉宫虽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依旧显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气派。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后来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上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少女时代的画像也在其中。</h3><h3></h3> <h3>1885年,为了准备弗兰茨·约瑟夫与巴伐利亚女公主伊丽莎白(茜茜公主)日益临近的婚礼,为未来皇后在宫殿西侧对面调整寓所的工作在冬季前开始。伊丽莎白的寓所由集中在她会客室旁边的几间房间组成。靠近北边的房间,如伊丽莎白和约瑟夫的睡房,更衣室,楼梯阁楼,都是作为私人房间为她使用的,并且都使用很重的檀木家具装饰。叫做楼梯阁楼的房间是给她学习用的,在1862年,这里有一个旋转式的楼梯,可以直接进入到一楼下面的房间。那个房间在她寓所的下面,在一年之后被重新装修也作为她的私人房间,变成了一个“公园寓所”,这很像她后来在Goedoelloe的寓所。这些房间由一个大的会客室和很多可能是必要的锻炼室组成,墙壁上都挂着有她特别喜爱丁香图案丝绸和装饰品。</h3><h3></h3> <h3>尽管弗兰茨·约瑟夫家族将在一层的所有寓所都重新装修和装饰,但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时期天花板的装饰,白色和金色的木格以及绘制在帆布上的风景画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这些在墙上和天花板上壮丽的粉饰作品充分显示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时期的高质量技术。</h3><h3></h3> <h3>1916年,哈布斯堡王朝执政最长的一位君主,弗兰茨·约瑟夫在这里与世长辞,结束了他长达六十八年的统治。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卡尔一世在放弃帝制的文件上签了字,从此第一共和国诞生。</h3><h3></h3> <h3>伊丽莎白和约瑟夫孩子的房间也在一层,他们大女儿吉赛拉(Gisela)的房间就在皇后寓所的旁边北面的花园,所有的游客都会被这里壮观景象所倾倒。花园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欧洲典型的法式园林。在碎石铺成的地面上,是一片片按几何学设计的,格局幽雅、精雕细琢的花坛和草坪。1996年,美泉宫花园已经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游客娱乐区</h3><h3></h3> <h3></h3> <h3></h3> <h3>美泉宫前门大广场</h3><h3></h3> <h3></h3> <h3></h3> <h3></h3> <h3>谢谢你的观赏!</h3><h3>手机随拍于维也纳</h3><h3>2017年10月5、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