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会感悟(一)。2017年10月21日。

一只🍊橙纸ʕ •ᴥ•ʔ

<h3>当听到周末要培训的时候,起初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我不喜欢听讲座,感觉听过就会忘记,总觉得听讲座不如一节精彩的课来的实在。现在打脸了…</h3><h3>今天李教授的讲座真正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有水平的专家,什么是引人深思的讲座。</h3> <h3>老师们快速入座,大家都对这场讲座充满了好奇与期许。</h3> <h3>当介绍完李教授时,我先是对李教授的身份感到惊讶,哈哈 我也能听到这么高端专家的讲座呀,感觉一下子有了兴趣。</h3> <h3>李教授从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展开他的讲座,作了深刻的讲解,让我想了许多。政治认同,是当前学生们所缺乏的,"外国的月亮更圆"诸如此类的言论在网上频频出现多多少少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而祖国的未来,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又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中国立场。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读书,他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出国读书。不是要去羡慕外国,而是习西洋之长,回来建设我们的确祖国。并且特别强调了&quot;国家安全观&quot;,目前对于国家安全观的教育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要让大家心中都树立起&quot;国家好,大家才会好&quot; 并且以《我是演说家》中一位工程师利比亚撤侨的经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 我们并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国歌和国旗有了更多意义。</h3><h3>在平时上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并且站对位置&quot;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怎样中国就怎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会黑暗。&quot;</h3> <h3>思想性是我们整本书都落实的内容。如何去展现思维,李教授着重提了两点:质疑和反思。让学生真的反省这个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他将如何面对,不断进行追问,深化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并且提出了要给学生充分了考虑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从泛泛而谈中切中要害。很多时候我在课堂上,总是把问题简单化,提一些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的问题,而忽视了如果真的遇到这种问题,学生究竟会怎么做,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到位。</h3> <h3>第三点是法治意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中学生的法治意识薄弱,法律知识非常欠缺。或者他们根本不了解法律,只把法律当做一种严厉的惩罚而往往忽视了法律的保护作用。我在反思自己,当我上课给学生穿插一点点法律小知识的时候,是不是也忽视了法律的保护作用?我们确实应该转变我们的思想,把学生从&quot;可能违法者&quot;转变为&quot;实在的保护者&quot;当他们面临一些问题时,不惧怕不陌生的用法律解决。李教授特别强调了不要用血淋淋的案例来给学生讲法律,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切实解决学生们大多数时候会遇到的问题。这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个误区,我总是觉得严重的案例能给学生以冲击,现在明白,我们学习法律不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常常会遇到的事吗?</h3><h3>更不要编故事。法律部分的知识具有非常高的知识性和严谨性。</h3> <h3>公共参与是真正引导学生树立起公民意识,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追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考虑社会问题。</h3><h3>并用一个建设工厂的课例详细展开,什么是学生的公共参与,做了详细的讲解。1、中国大量依靠进口材料,国外漫天要价,这工厂建不建?2、工厂爆炸引发伤亡事故,如果这工厂离你家就5公里,还建不建?3、焦点访谈介绍了这个工厂没有任何污染,你觉得能不能建?</h3><h3>层层递进,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进行思考,这就是真正的公共参与。</h3> <h3>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任重而道远。李教授的讲座让我感觉,想要做一位真正的优秀的道法老师真的非常难,挑战很多。并不是像我们平时这样,虽然在如此的考试制度下我们无从选择,但是应该从现在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在有限的课时里多多的去实现核心素养。</h3><h3>&quot;把学生从做不完的题中解放出来,去真正找解决问题的方法。&quot;</h3> <h3>(好像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记笔记🌝,但是真的想把李教授的每句话都记下来😆)</h3> <h3>李教授辛苦了一上午,下午继续全程站着为我们讲座。题为《面对未来的初中德育课程改革及应对》。从初中德育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影响初中德育的几个关键词、和为初中德育确立新的增长点三个方面展开。确实,我们是见证时代的一代人,但是我们也是面临这课本版本、内容的变化,课标的新编以及时局的改变,这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要更新学习的东西。</h3> <h3>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上课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已经有了明确的根据。</h3><h3>在课堂中要大量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位道法老师应该好好研读《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知道如何去落实。想要给学生讲好传统文化,自身也要有扎实的传统文化素养,所以还要恶补传统文化。🤓</h3> <h3>教材中将会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识。这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始》,了解在课堂上要落实哪些法律知识如何落实,并且为此自觉的学习。面对严谨的法律,更需要老师们扎实的功底。这方面我自己还比较薄弱,现在还有些担忧,一旦需要我去给学生讲法律,我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具备到什么程度。</h3> <h3>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仅仅是多了时事新闻,更多的是为未来教学提出了新的意见和新的要求。</h3> <h3>李教授的总结让我触动。作为一名老师,不要去灌输自己的思想,不要让自己取代学生。听见学生的声音,听见学生的意见好好思考。</h3> <h3>后面李教授回答了老师们的问题,对于实践有更有针对性的指导。</h3> <h3>感谢李教授,受益匪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