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挡不住旅行的脚步!</h3><div> 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天坑地缝,我们来啦😄</div> <h3> 夕阳西下,驱车前往观看“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出”。山路十八弯,一阵阵清凉的风迎面扑来,让我们顿时忘记现在已是炎炎夏日。</h3><h3> 武隆印象演出剧场,选在海拔高度为1150米的仙女山桃园大峡谷,山下酷暑难耐,这里凉风习习,山里的夜晚,更是寒气逼人,幸好,我们都带了厚衣服,才得以看完整场演出!</h3> <h3> 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来到一个U形山谷,四周悬崖峭壁,高低落差有200余米。山谷周边有几栋川东民居,正对着山崖则是观众席,观众席前就是舞台,许多道具直接挂在山崖上。时光隧道两侧有近百台投影仪,把乌江纤夫、武隆天生三桥、芙蓉洞等雄奇壮美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投射于隧道两侧,营造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人走在其中,犹如在万花筒中漫步穿越!</h3><h3> 印象·武隆”实景歌会由印象“铁三角”张艺谋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100多位特色演员现场真人真情献唱,在声光电的超级渲染下,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让观众在70分钟的演出中亲身体验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舞台延伸至看台,看台又融入舞台,演员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在幽静的山谷里重新唱响久违的“号子”。川江的号子,带着我们回到久远了的年代,巴人的勤劳坚韧,代代传承。</h3> <h3> 几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旅客络绎不绝,给宁静的山间增添了几分生气。</h3><div> 这就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那间有名的驿站!驿站门口正对面的房间里正播放着这部电影,一下子,我们进入了那刀光剑影的场景。</div> <h3>高大险峻的青龙桥,《变形金刚4》的拍摄点。</h3> <h3> 天坑深处走,一阵阵湿气向我们袭来,悬崖缝中有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顶上倾泻而下,仿佛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从山石间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又飞溅起一朵朵晶莹的小水花,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蒙蒙的水雾中,阳光洒落,一条彩虹若隐若现!</h3> <h3> 天生三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到处都是连绵起伏、重重叠叠的山峰,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观,鬼斧神功,龙水峡地缝,幽深曲折,飞瀑流泻,正午的阳光,照在瀑布溅起的水雾上,折射出多彩光晕,眼睛是最好的摄影师,壮丽美景尽收眼底,伟大的心灵又幻化出种种美好的传说……</h3> <h3> 天坑之中,四周高险的悬崖峭壁,越发显得生命的脆弱与渺小!</h3> <h3> 走在天坑中的小道上,特别凉爽,两边的植物郁郁葱葱,散发出清新的香味,一溪碧水,欢快流淌!天然大氧吧,深呼吸!再深呼吸😄!洗洗肺😄</h3> <h3> 告别神奇的天生三桥,前往西南佛都——大足!</h3><h3> “大足”天下大丰大足之意,祈盼这里风调雨顺,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h3> <h3> 敲响千年大钟,声声钟声,悠扬回荡,仿佛敲在了我的心坎上,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心底里虔诚的祈愿,随着这钟声,穿越丛林,飞过万水千山,传递到亲人的心房!</h3> <h3> 佛理深奥,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光辉灿烂的石刻艺术,佛家寓意,在入口处,我们请了一个专业的讲解员,边走边讲,仔细聆听!</h3> <h3> 大足石刻是摩崖石刻,是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图画和雕像。大足全区有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大足石刻中有释、道、儒“三教”分别造像,也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的造像。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h3> <h3> 唐末宋初时期雕凿的这些造像,位于大足区东北部宝顶山一个马蹄形(U形)的山湾中,俗称“大佛湾”,距离大足城区15公里。这里的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距今800多年的历史。保存有巨型雕刻360余幅,其中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牧牛图等最为著名。每一尊佛像不一而同,每一幅佛经故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展示着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经典的世俗理解和创造性的思想。</h3><div> </div> <h3> 漫步在大佛湾,浓密的树荫,带来几许凉爽,欣赏着距今800多年历史的石刻造像,倾听着讲解员介绍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六道轮回”、“地狱变相”等一个个“经变相”的佛经故事,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h3> <h3> 大部分的雕像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洗礼,看上去依然完好。这要归功于历朝历代对石刻的涂色、贴金,修缮,和近年来当地政府对于大足石刻文物的保护!</h3><h3> </h3> <h3> 大足石刻,通过“经变相”的佛教故事,让世俗的百姓更容易理解佛教经文,这也是大足石刻建造者的初衷和目的。据说,在大足区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和石篆山的石刻造像保存非常完好。大足石刻细腻精致、色彩绚丽的石刻珍品让我们流连忘返。<br></h3><div> </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雕凿在高7.3米,宽15.6米,深1.82米的龛窟中,佛祖释迦摩尼的半身像高大庄严,左右壁刻有释迦佛前世和今生修行、行孝的12组雕像,宣扬了释迦佛种种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精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教育不发达的过去,读书受教,是有钱人的专利,平凡百姓,基本都是文盲,他们的智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口口相传,民间戏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用这些图文并茂方式, 把晦涩难懂的佛教故事,雕刻在石壁上,老百姓很容易理解和记忆,有利于佛教精神的传播教化!正是如此,才创造了如此辉煌的石刻艺术!</font></h3> <h3> 维修,贴金的千手观音”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大佛湾的崖壁上,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信徒们的朝拜。</h3> <h3> “与佛有缘”,“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无常便是有常,无知便可以无畏。万法皆空,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愿悟得星许慧根,许得半世安稳!<br></h3> <h3> 精美绝伦的摩崖石刻艺术,寓意深刻的佛经故事,佛祖的智慧恩泽天下苍生,灿烂佛光,使大足光耀世界,智慧的劳动人民,又让释加牟尼佛永存心间!</h3> <h3> 怀揣朝圣的礼佛之心,继续前行,追寻膜拜佛道合一的修行之所,富饶广袤的蜀南竹海。</h3> <h3> 夜晚,入住竹林深处的农家小院,翠竹环绕,环境清幽,院子里的姜花正开得热闹,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花香。清晨,在鸡鸣声中醒来,走到阳台,满眼的翠竹,深深的呼吸,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 原来看过一篇文章,“择一处农家小院,在此终老,多好!”此刻,不正是这样的心境么!</h3> <h3> 蜀南竹海的风景区很大,各景点相距很远,徒步走,一天不可能玩遍主要景点。农家小院读大学的妹妹义务给我们到导游,计划了两天的行程,在导游妹妹的陪伴下,开车游览,小车在竹海里蜿蜒穿行,嫩竹吐翠,青竹挺拔,边走边游,边走边拍,快乐在路上。</h3> <h3> 竹海面积120平方公里,生长着近400种珍稀竹种,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竹雕,竹编文化和以“竹荪,竹笋”为主题的饮食文化,尤其是竹荪制作的各种菜肴,原汁原味,清香绵长,是我国兼具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绿竹公园”。</h3> <h3>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选出蜀南竹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空气负离子含量极高,人在夏季来到这里享受这天然氧吧,即可品尝山珍海味,又在画中游,体验陶渊明诗中意境,悠然给自己心灵放飞一下,养眼又养心哟。<br></h3> <h3> 翡翠长廊,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形成秀丽壮美的翡翠长廊。加之这里的道路时起时伏,顶上两旁的修竹争向内倾,几乎拱合,长廊显得更加幽深秀丽,成为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h3> <h3> 穿过翡翠长廊,来到忘忧谷,忘忧谷是一 条窄长山谷,这里竹子长得既密集又粗壮,遮天蔽日, 使整个山谷显得更深幽。走在九曲回肠似的小 径上,听瀑声鸟语,观山花翠竹,此时此刻,即使有满腹忧愁也会忘得一干二净。</h3> <h3> “竹林七贤”,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告别城市喧嚣,回到心灵的深处,去竹林里效仿“竹林七贤”做一个深居简出的平凡人,想想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h3> <h3> </h3><h3> 然而,生活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天两天,是风景,一年两年是诗意,三年五载,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十年二十年,一生一世呢?</h3><h3> 我想,要有丰富的心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爱好,对生财之道,功名利禄又毫不在乎,恐怕只有这样的人,才守得住这份寂寞,才有资格享受这悠闲的生活。</h3> <h3> 七彩飞瀑群!飞溅的水雾,凉丝丝的,犹如盛夏酷暑里的一支雪糕,甜!爽!😁</h3> <h3> 天宝洞,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条长达1500米的栈道,沿栈道行进,好似腾空走壁,异 常惊险。</h3> <h3> 手脚并用,攀爬在陡峭的山崖上,很多地方,只能一人侧身通过,汗流浃背,气踹如牛!还好,景区升级,设计了很多扶梯,栅栏,要不然,真的只能是神仙居所,凡人皆望尘莫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身体会,刻骨铭心!</h3> <h3> 乘坐索道前往仙寓洞,四面群山环抱,脚下万丈沟壑,翠竹万顷,风光无限,天地之间,感觉自己渺小如尘埃!</h3> <h3> 去往仙寓洞的路,艰险无比,构筑在悬崖边上的 小亭子!姑且在这里歇歇脚!</h3><h3> 就在这样险峻的半山,古人雕刻塑造很多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在对面的山崖上,刻了一个大大的“佛”字,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是怎么刻上去的?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和坚韧点赞!</h3> <h3> 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仙寓洞。</h3><h3>仙寓洞只是传说,一条山岩石中开凿了一条道路,建了一些房子亭台,刻了一些神像,这就是仙寓洞。过一道天然石门,人们便把过了石门的另一段山崖路段叫石宝寨,沿途刻了三十六计现代浮雕。</h3><h3> 佛道合一,仙道同寓,本是人间凡人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稀奇。然而,对面青山也是陡峭如削,山势如虎。腑瞰山下,群山低伏如青螺个个。走在这这仙寓洞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体味着古老与传说的神奇,思索着佛家的禅意,品评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语,也有跳出三界外的空灵。<br></h3> <h3> 仙寓洞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刀削斧砍,特别陡峭,洞上莽莽是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h3> <h3> 这场景眼熟吧😁,广告片中的大片,著名的“五粮春”广告拍摄地,如梦似幻,寄寓山水,充满诗情画意,唯美浪漫的意境,俊男靓女的精彩演绎,黄圣依,李东学的翩翩身影是否飘然而至呀😄,《爱到春潮滚滚来》的旋律是否在耳畔回响!</h3><h3><br></h3> <h3> 竹海的又一特产,竹筒酒,又叫鲜竹酒,活竹酒,采用高压微创技术将基酒注入毛竹竹腔,让酒在竹腔中二次发酵以释放基酒中的甲醇等有害成份。半年后取出,成酒色如琥珀,入口绵甜温和,竹味浓香,自然清纯。</h3> <h3> 观海台上,眺望远方,秀丽的风光尽收眼底,一阵山风,沙沙声响,万顷翠竹,犹如大海中的波涛,随风起伏!</h3><h3> 蜀南竹海,处处皆景,数不胜数,不能一一叙述,浮光掠影,不得不匆匆赶路。</h3><h3> 回头看看,旅行并非追求沉甸甸的收获,而是努力追寻走过的每一个过程,铭记每一个感动的瞬间!足矣!</h3><div><br></div><div><br></div> <h3> 22岁的我,拍摄于1992年。</h3><h3> 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还没好好看看眼睛就花了……</h3><h3> 不知不觉,已恍然半生,生命无常,且用只言片语,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h3><h3> 这个世界我来过,平凡亦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