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军人是一种职业吗?是。军人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吗?不是。</h3><h3>邓世昌作为舰长,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开着已经没有弹药的军舰去撞“吉野号”;北京城里,赵登禹佟麟阁两条以军人命名的道路人来人往;河南人杨靖宇四川人赵一曼在东北黑土地为国捐躯;邱少云罗盛教在朝鲜的冰与火中以身殉国……还有更多的和平时代奉献者。</h3> <h3> 下图的主人公名叫张良善,他还有一个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阿里高原部队汽车兵。张良善双腿黄土之下,埋着他妻子的灵魂。他的妻子难产分娩之时,他正在执行任务。妻子去世以后,每年张良善都带上自己的军功章,来给妻子扫墓。</h3> <h3>面对着优厚的补偿</h3><div>和特殊的待遇</div><div>老人只提了一个要求</div><div>是那样从容淡定</div><div>他只希望得到</div><div>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div><div>以此来证明,他从未辱没</div><div>志愿军的称号和神圣</div><div><br></div><div>总政为老人专门</div><div>特制了一枚纪念章</div><div>总参派一位首长</div><div>亲自给老人授勋</div><div>身着戎装的蒋庆良老人</div><div>登上聚光灯下的主席台</div><div>迎接他的,是当年的</div><div>23军政委,已年逾百岁的</div><div>裴周玉将军</div><div><br></div><div>战争与和平就这样交错</div><div>将军和士兵就这样重逢</div><div>历史和现实就这样銜接</div><div>热泪和欢笑就这样共鸣</div><div><br></div><div>蒋庆良行上标谁的军礼</div><div>他以一个老兵的身份</div><div>向将军立正</div><div>报告首长,我是23军战士</div><div>我的团长和营长已经牺牲</div><div>我的连长和排长也已牺牲</div><div>现在战士蒋庆良向你报到</div><div>那一刻山呼海啸的会场</div><div>刹那间陷入一片寂静</div><div><br></div><div>耳旁,又飘来英雄的赞歌</div><div>眼前,又浮现战友的身影</div><div>老将军颤颤巍巍将纪念章</div><div>戴到蒋庆良胸前</div><div>两位耄耋老人相拥而泣</div><div>全场观众顿时一片哭声</div><div><br></div><div>谁是最可爱的人呵</div><div>不仅仅是魏巍</div><div>笔下的志愿军</div><div>也不仅仅是电影</div><div>英雄儿女里的王成</div><div>是和蒋庆良一样</div><div>赴汤蹈火的中国军人</div><div>是和蒋庆良一样</div><div>默默无闻的普通一兵</div><div><br></div><div>2016年9月21日</div> <h3> 在朝鲜长津湖下碣隅里东南面的小高岭,奉命坚守在这里的是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三排战士,连续打退美军陆战第一师连续10次疯狂进攻,美陆战第一师号称“王牌中的王牌”,成立以来未尝败绩,却在这小高岭阵地被志愿军阻击得寸步难行。恼羞成怒的第一师动用了最强大的火力,不计一切代价试图拿下小高岭。在小高岭战斗的最后时刻,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一名机枪手,为了不让机枪留给敌人,杨根思就命令机枪手带着机枪迅速撤离阵地,自己蛰伏在高地上,当美国兵快到山顶时,杨根思却平静地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拉响导火索,毅然地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一声巨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杨根思用生命信守了自己“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志愿军也由此诞生了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松骨峰,我军没有坦克战机和火炮的支援,面对战机满天飞,坦克遍地走,动动身子有火炮的20000联合国王牌部队,愣是扛住了多次进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守在山头的中国军队仅仅只有一个刚从其它战场撤出来的半个连。也就是这么一个连,在经受汽油弹,燃烧弹,大口径榴弹和直射火力多重打击下,扛住了急于撤退的敌军整整一个白天。也因为这场坚持,主力得以在入夜赶到战场并对敌军进行了反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场战役,中国军队与敌军的单兵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1:7.6。通俗的说,一个中国大兵,杀死了7.6个敌军。这场不成比例的战斗叫“松骨峰战役”,后来被美国奉为战役教材,</font>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学校必学科目。</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用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和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不计其数,仅15军留下姓名的就有38人。</font></h3> <h3>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特级战斗英雄的具体含义。特级战斗英雄,就意味着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在枪林弹雨中,在漫天炮火中,奋勇抗敌,并于死生之地中,顽强抗击敌军,立下卓越功勋。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只有“黄继光”和“杨根思”获得了“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其中,黄继光还是在牺牲之后,追认的“特级战斗英雄”称号。而杨根思也在后来阻击美军的行动中,不幸牺牲。</h3><h3><br></h3><h3>“中国今天还这样站立着,是因为黄继光在前面,是因为中国当年在上甘岭站立着。我们今天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到他们的尊严。</h3><h3><br></h3><h3>邱少云</h3> <h3> 1952年10月12日12时美军盲目发送燃烧弹,其中有一发落到邱少云潜伏点附近,他身着棉衣,火已经蔓延到了他身上。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咬紧牙关,放弃了自救,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h3><div><br></div><div>当晚,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反击部队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div><div><br></div><div>而长津湖战役中许多志愿军战士因装备差冻死在阵地上。</div> <h3> 上甘岭战役是是一场让所有美国人和中国人永生难忘的一场战斗。在一个只能放两个连的小山头上,志愿军和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军在此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厮杀。美军调集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在上甘岭这个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山头上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h3><h3><br></h3><h3>鏖战43天,志愿军共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战役的激烈程度举世罕见,炮火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二战的最高值。在攻打上甘岭之前,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自大的说,只需要200人就能拿下上甘岭。结果这场战役的态势发展完全脱离了美军司令部预想的轨道,成为了美军的“伤心岭”。</h3><h3><br></h3><h3>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死亡11300人,伤残13600人,其中美军伤亡5000人。很显然,上甘岭战役的精神意义是远大于战略意义的,战役后期,战士们更是为军人和国家的荣誉而战。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到上甘岭的消息,沉思良久后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作为一个较量数十年的老对手,蒋介石能如此评价毛主席,无疑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h3> <h3> 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同时获得朝鲜英雄称号、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的志愿军将士极为罕见,仅十二位,分别是——</h3><div><br></div><div>彭德怀(1898~1974),志愿军司令兼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国防部长、三线建设副总指挥;</div><div><br></div><div>杨根思(1922~1950),第二次战役中断敌逃路,弹尽后拉响炸药包与四十余敌同归于尽;</div><div><br></div><div>黄继光(1931~1952),上甘岭战役期间舍命飞身堵枪眼,为战友消灭敌火力点创造条件;</div><div><br></div><div>孙占元(1925~1952),上甘岭战役期间双腿被炸断,滚入敌群、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div><div><br></div><div>杨连弟(1919~1952),清川江大桥指挥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而牺牲;</div><div><br></div><div>邱少云(1926~1952),解放战士,攻击潜伏中不幸被中敌燃烧弹,放弃自救,光荣牺牲;</div><div><br></div><div>伍先华(1927~1952),解放战士,江原道金城郡战斗中拉响炸药包与敌火力点同归于尽;</div><div><br></div><div>许家朋(1931~1953),石砚洞北山反击战中炸药包淋雨未响,毅然以身体堵枪眼而牺牲;</div><div><br></div><div>李家发(1934~1953),金城战役反击南朝鲜的轿岩山战斗中,七处负伤后堵枪眼而牺牲;</div><div><br></div><div>胡修道(1931~2002),上甘岭战役中,一个人一天内打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div><div><br></div><div>杨春増(1929~1952),江原道金城座首洞战斗中,弹尽后拉响手雷与三十余敌同归于尽;</div><div><br></div><div>杨育才(1926~1999),金城战役中率部消灭敌精锐白虎团团部,《奇袭白虎团》主角原型。</div> <h3>68年前朝鲜战争,我们赢了,</h3><h3>但是197653名同胞没能回来;</h3><h3>他们牺牲在异国他乡,却无怨无悔。</h3><h3>他们只有青山埋忠骨,</h3><h3>却无人再相识……而我们,</h3><h3>更没有资格拿着前辈的牺牲,流血,</h3><h3>去享受着原谅带来的心安理得!!</h3> <h3> 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在这种平凡中却蕴藏着伟大,他之所以愿意无怨无悔地为国为民做好事,兢兢业业地干好每一份工作,付出每一份心血,归根结底是由于他内心深处有着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从一个旧社会孤苦无依的孤儿,到新中国幸福成长的战士。他完成了从苦到甜的蜕变,并对党和人民的恩情牢记不忘。正是因为此,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h3><div> </div><div> 每当面对得与失的考验,雷锋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有利于国家的一面:离开每月36元钱工资的鞍钢焦化厂的工作岗位,毅然参军入伍,做一名每月仅有6元津贴的战士;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只要祖国需要,哪里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div><div> </div><div> 翻开《雷锋日记》,我们会发现在他的心目中,祖国是第一位的,人民是第一位的,报效国家、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div> <h3>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从军者,自古“忠爱/忠孝”两难全。但张良善从不未后悔,因为他每年身着一身戎装与勋章去看望已故的妻子,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他既深爱着这份军装上的担当,也深爱黄土之下的亡妻。</h3><div><br></div><div>谁能告诉闭目不语的张良善,军人,对他仅仅是一种职业?!</div><div>军队,是用来打仗的,打仗,就要死人,这算哪门子职业?!</div><div><br></div><div>中国真的是和平太久了,以至于这些自私的人都忘了,军人,他们干的是什么?他们忘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舍己救人的守护神!因为他们忘记了,或者说,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军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所以,在抹黑他们的时候,这群人形同牲口肆无忌惮、毫无底线可言。</div> <h3> 是的,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我们都没有上过战场,我们对战争的理解仅仅来源于电影、美术作品,这份老兵打下的江山,安定的让我们在安逸中忘记了曾经的耻辱,甚至有些认不清前路。
你在嘲笑当兵的傻,你在嫌弃当兵的结婚是两地分居生活苦,你在抗议着老兵、军人凭什么受到优待,你在质疑军嫂们、军属们哪有那么多担心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即使国无战事,他们还要时刻准备着,他们要不断按实战标准训练,为的就是一有战事像训练一样打仗。<br></h3> <h3> 1988年,共和国穷得不可思议。大多数家庭连肉都吃不起,温饱问题和饥饿折磨着好几亿人。而当时在离这片连温饱都没能彻底解决的土地千里之外的汪洋大海上,孤零零地突兀着几座礁石。</h3><div><br></div><div>那个千里之外的地方,叫做南海。</div><div><br></div><div>以当时中国的海上运输实力,我们要去到这些岛礁比今天的中国海军去到亚丁湾护航还要难很多。对当时的将士们而言,这些岛礁是一个比南苏丹还要遥远得多的地方。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抛下妻儿老小。在周围千里只有一片汪洋的孤岛上,将士们要对抗的不止是台风和海浪或者是难以排遣的寂寞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div><div><br></div><div>以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他们肯定想不到,在几十年后这些岛礁就可以被建设成海上工程奇迹,承担起整片海域的交通和安全责任,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之一。<br></div><div><br></div><div>尽管到今天都有人在不停地反对称:“几个破岛而已,花那么多代价,牺牲这些人去守它干嘛?” ,但是有一天,当你觉得死亡和牺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时,你一定要知道这种安全感不是从在家里躺着就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一群铁血男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千里之外给你挣回来的。</div>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为什么那么能打,为什么能在劣势装备的情况下发挥出如此强的战斗力,影片中的两个老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说他在参军之前经常吃不饱饭,但是在志愿军里面,战友们一起吃饭,发现你要是不够,战友会把他的饭菜匀给你吃,老兵回忆起这个就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卫生员,在行军途中经常遇到飞机轰炸,每当这个时刻卫生员必然会扑到伤员身上,这个卫生员老兵说,他知道这样其实没啥用,美国飞机的机关炮打下来,岂是他这个血肉之躯能挡得住的,但是这样做对我们的伤员是个安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到这里很能体会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如此有战斗力,他们不仅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仗,而且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友对自己怎么好,舍得拿命来换,自己上战场时怎么可能贪生怕死。</p> <h3> 我们在海外遇到战乱时,他们执枪开辟安全区,为我们站岗,接我们回家。</h3><h3>国内地震时,他们赤手空拳,扒开瓦砾堆,抢救我们孩子的生命。</h3> <h3> 我的战友,有的倒在冲锋陷阵的路上;有的负伤,得不到及时救治,为国捐躯;有的身陷敌营,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这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即罢是打遍世界的美国大兵,也无法做到。不怕死,是敢于牺牲生命,是敢于永别父母妻儿,是敢于抛弃生活享受。不怕死,不是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们懂得奉献大爱,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和生活美好。</h3> <h3>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1998年的特大洪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h3><div> </div><div>1998年,夏天入汛以来,长江流域暴雨频繁,最终酿成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div><div> </div><div>长江,松花江,珠江,嫩江……八次洪峰接踵而来,石首告急,武汉告急,荆州告急,九江告急,大庆告急,哈尔滨告急……</div><div> </div><div>面对滔滔洪水,人民解放军冲到抗洪第一线,以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div><div> </div><div>20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段抗洪岁月,你还记得吗?面对滔滔洪水,数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前线,直扑滚滚洪流。</div><div><br></div><div>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div> <h3> 将士们纷纷立下生死牌: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br></h3><h3><br></h3><h3>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了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很多人会说,和平年代军人有何用?答案很简单:关键时候能救你的命。</h3><div><br></div><div>20年了,许多抗洪的人早已不在,那段抗洪往事也已渐行渐远,可有些人和事不该被遗忘。</div><div><br></div><div>请回答1998 : 因为你,我多活了20年,我却叫不出你的名字……。</div> <h3> 死亡的战士不会说话,但活着的良知,永远不会说谎。</h3><div><br></div><h3> 是否还记得那些因抗洪牺牲的官兵们,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卫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己却再也没有回家。谁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可抗洪战士们更觉得,人民的生命更宝贵。</h3> <h3>车站都有“军人优先”的通道标志</h3><div>然而</div><div>巡逻站岗,他们优先。</div><div>抗洪抢险,他们优先。</div><div>抗震救灾,他们优先。</div><div>舍身卫国,他们优先。</div><div>……</div><div>到了走方便通道的时候</div><div>到了有便捷服务的时候</div><div>他们却把优先“特权”留给了人民</div><div>把席地而坐的“特权”留给了自己</div><div><br></div><h3>为人民子弟兵,点赞致敬!</h3> <h3> 平常乘地铁出任务时,他们列队站得整整齐齐,让我们先上车,他们再上车。</h3><h3><br></h3><h3>国家国防法明确规定,车站、港口、机场、道路等交通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为现役军人和军用车辆、船舶的通行提供优先服务,按照规定给予优待。
国家兵役法明确规定,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以及民航班机;其中,残疾军人按照规定享受减收正常票价的优待,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br></h3> <h3> 影片《集结号》讲述了47名战士牺牲、被遗忘、寻找他们遗体以及承认他们价值的过程。</h3><div><br></div><div>1948年解放汶河的战争中,中原野战军139团三营九连的47名战士,在连长谷子地的带领下,英勇作战,一次次粉碎了从人数到装备都远胜于我军的敌人的猛攻,完成任务、撤出阵地的命令是团部司号员吹响的集结号。但集结号迟迟不响,敌人的进攻又连续不断,九连的战士先后壮烈牺牲,连长谷子地捡了一条身负重伤、眼睛半瞎的命。</div><div><br></div><div>战争结束,牺牲阵亡的战士实在太多,原有部队的建制被取消,战友的遗体找不到,为国捐躯烈士的名分都叫“失踪”,待遇是一年200斤小米,远远少于烈士的700斤小米。作为九连唯一幸存者的谷子地心痛不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战友遗体、落实战友价值的追问和寻找之路。</div><div><br></div><div>本来都是烈士,怎么就成了失踪者呢?对于一个战士来说,从踏上战场的那一刻起,就已准备随时被当作献祭的牺牲送上死神的香案,然而,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生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死后的尊严与荣誉。正因如此,谷子地在战后,用毕生的精力与时间去为自己的战友(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正名。</div><div><br></div><div>历经千辛万苦,47名战友被追认为烈士。1958年汶河大水,原来的旧矿址被冲毁,47名牺牲的烈士尸体浮出水面。</div><div><br></div><div>警卫员兼司号员小梁告诉谷子地:“团长没叫我吹响集结号,怕大部队被敌人咬上。”团长的意图是保证大部队的安全,谷子地琢磨的是九连的弟兄怎么活。</div><div><br></div><div>当军首长将解放胸章戴在谷子地的胸前,当为47名牺牲者吹响致敬的集结号,时间已经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div> <h3> 谷子地,为了查明当年集结号是否吹响,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硬要找团长问个明白,几乎成了疯子。谷子地的原型是谁呢?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他就是常孟兰。<br></h3><div>1948年11月19日,时任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的常孟兰,所在的团在转移过程中碰到国民党主力,由于敌强我弱,必须撤离。</div><div>断后的任务交给了八连,而连长又把吸引敌人主力的任务交给了常孟兰,只要能拖到天黑,就完成了任务。什么时候撤退?号声响起时!</div> <h3> 拖到了天黑,8个人只剩了6个,已经完成了任务,但迟迟没有听到号声,一直到敌人已经攻上来了,几个人才各自突围。<br></h3><div>突围后,他开始找寻部队,但因为战乱多,部队行程也不定,所以一直没能找到,常孟兰只得回到老家。</div><div>回到家的常孟兰,并没有安心,牵挂、少许愧疚以及永远的心结——集结号到底有没有响,一直在他心头萦绕。</div><div>新中国成立后,他去了北京,没有找到;第二次去北京还是没有找到……40多年过去了,心结始终没能解开。</div> <h3> 直到1996年,才在王定庆少将的帮助下,找到当年的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而常孟兰所在的三十团已经成了辽宁本溪的一个地炮团。</h3><div>此时,距当初已经48年了,他已经72岁。</div><div><br></div><div>但根据团史,他所在连队之人均已牺牲在朝鲜战场。当时连长为何没有按照约定吹响撤退的军号,已成一个永远的谜。</div><div>他行走坐卧都保持着军姿;他只穿军服;他特别喜欢当兵的;他在别人眼里是异类……</div><div>没有人能懂得军人的心,没人能体会他,即便是亲人。2004年农历十月二十九,常孟兰老人安详辞世。</div> <div> 夜晚,连长谷子地一身戎装,右手高擎火把,火光映红了漆黑的夜,映照着谷子地冷峻的脸,他向我们看了看,一转身就跟上了前进中的部队。<br></div><div><br></div><div>这是电影《集结号》的结尾,手法平常,甚至平淡,但谷子地的眼神却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的……。</div><div><br></div><div>平淡的故事,渺小的人物,没有帅哥靓妹,不见裸露上床,只有惨烈的牺牲和压抑的情感。</div><div><br></div><div>谷子地最后的眼神里,是否还潜藏着牺牲的含义、价值的体现、人性的追问、战争的目的等等许许多多个问号。</div> <h3> 去年8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决定,以法律形式将每年的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今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公祭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敬献了花圈,向所有烈士致敬!<br></h3><div>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然而,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家人也没有收到亲人牺牲的消息。</div><div><br></div><div>中国新上任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在7月3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发誓要进一步加大对5000多万退役军人的补贴力度。他还表示要集中精力为退役军人提供在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中需要军事专业知识的相应工作机会。</div><div><br></div><div>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div> <h3> 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写着川军这一华彩乐章,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川军确实是了不起,抗日敢冲在最前线,武器装备落后,穿着草鞋去打仗。算是一只靠着“精神武器”去杀敌的部队。</h3><h3><br></h3><h3>这种精神也感染了樊建川倾家荡产要建抗战博物馆!</h3> <h3> 1864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外有强敌,内存忧患。一位52的老人站在城墙外望着远处的漫漫戈壁滩,长叹了一口气说:“把棺材带上吧。”然后,就带领着这一支队伍义无反顾地一路向西出征。</h3><div><br></div><h3>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那个抬着棺材出征的男人,叫左宗棠。</h3> <h3> 转眼百年时光匆匆流去,摊开今天的版图我们会发现,如果当初没有左宗棠的抬棺出征,那么印度或者别的什么国家就可以把导弹部署在离嘉峪关只有200公里远的地方。<br></h3> <h3>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吗?不,有一群青春女性的场合怎么可能静悄悄呢?截然不同于闺密聊天热闹景象的是死亡绝杀和残酷战斗!</h3><h3><br></h3><h3> 五位女兵——羞怯的丽莎、内敛的丽达、机智的热妮娅、文弱的索妮娅、童真的嘉莉娅。有的魅力逼人,有的相貌平平,有的干瘪瘦小,有的活泼健壮。她们虽为军人,也爱美爱八卦,也任性偷懒,也会胆小怯懦,她们个性迥异,有血有肉,但战争无情地葬送了她们的爱情和梦想。女兵、枪战、割喉、逃亡、厮杀……她们一个个牺牲在广袤森林和苍茫无声沼泽中!残酷的战争割下了人类温暖的乳房,让这个世界的美好赤裸裸地坦露在最残酷的战争机器面前。战争与这些有血有肉的女兵形象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五朵金花,都在这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中凋零。</h3><h3> “这儿没有妈妈,只有战争,还有德国人,谁能挺过战争,谁就有妈妈”。与战争时期相比,如今,活着,就是一件幸运的事了。就像静悄悄的黎明一样,在战乱丛生的地方,没有孕育新生。没有朝阳和鸟鸣,那里一片寂静。</h3> <h3> 他们作为军人,对你来说或许是千千万万子弟兵中的一个,有他没他都无所谓的渺小存在,甚至在面对军队发生的训练事故、人员伤亡,抱着冷嘲热讽的吃瓜心态对待,在网络上骂他们是倒霉兵,质疑军队的战斗力……我想说作为军嫂、军属来说,他们是唯一的家人。
或许你从未经历过至亲至爱之人突然消失,如同人间蒸发,你感受不到那份牵挂,那份焦急,那份想尽办法想要得到消息的迫切心情,感受不到用尽办法却终没有信息的失落。犹记得,那年老公休假回家,听到他轻描淡写一句话“我们当时在救山火,差点把自己交代在那里”时自己的心惊胆战。
如果换成是拿你的生命去置换,如果是你的亲人在前线,你是否还会再说那种云淡风轻国无战事无需军人牺牲的话,是否还会再质疑为何要提升军人的优待,为什么要尊重那些抗战老兵?!<br></h3> <h3>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把他的遗体运下山后,残忍地用铡刀铡下头颅,又令濛江民众医院医生剖腹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h3><div><br></div><div> 看着眼前情景,不仅在场的中国医生流下了眼泪,就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备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他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div><div><br></div><div>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殉国时年仅35岁。</div> <h3>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中,赵尚志的经历极为坎坷。在对敌斗争中,他三次被捕入狱,三次身负重伤;而在内部,他还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党籍,三次被撤销职权。无论是在对敌斗争中遭受失败挫折,还是遭遇错误处分,他都坚持信念,坚持抗战,毫不动摇。“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这是赵尚志一切言行的座右铭。</h3> <h3>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苦难辉煌》的序言中说,真正的英雄是具有深刻悲剧意味的:播种,但不参加收获。东北抗日联军就属于这一类英雄。时间会抽丝剥茧,烈士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世人会知晓真相。</h3> <h3> 我记得在阿拉曼英联邦士兵墓地当中有这样一条墓志铭,它说,对于世界你是一名战士,但是对于我,你是整个世界。</h3><div><br></div><h3>——董卿献给战士的母亲</h3> <h3>2008年的地震灾区</h3><div>彭州市天降大雨河水猛涨</div><div>钢索桥在地震中严重受损</div><div>解放军战士用身体搭“人桥”</div><div>解救被困的小学生</div> <h3> 军人总是在危难关头受热捧,在平日生活却遭冷落。</h3><div> </div><div>“有没有军人武警?”还记得2015年7月26日,深航ZH9648航班上,面对歹徒持刀纵火,航班空乘人员这一声呼喊,喊出了对解放军和武装警察群体的认可与信任。</div><div> </div><div>事实证明,人民子弟兵也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div><div> </div><div>08年汶川大地震绵竹市消防大队第一时间赶往受灾区,徒手展开救援,一干就是三天三夜;</div><div> </div><div>2015年6月“东方之星”事件,潜水员官东上岸时,耳朵、鼻孔全是机油,眼睛充满血丝;</div><div> </div><div>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发生后,17名“逆行者”用生命书写了对人民的无比忠诚。</div><div> </div><div>相比危难时的吃香,平日生活中这个群体却多了几分黯淡。</div> 比起个人成长进步上的迷茫,年轻官兵在婚姻家庭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div><br></div><div>近年来,官兵家庭困难、感情危机、相处矛盾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等正在加深。</div><div><br></div><div>有的官兵所在部队面临移防换防,不知道自己将来会生活在哪座城市,谈婚论嫁成了大问题。</div><div><br></div><div>有的官兵好不容易一家团聚,因为一纸调令又要重新开始两地分居。</div><div>有的官兵和家人长期两地分居,日常照顾鞭长莫及,赡养老人和抚育小孩等家务都落到妻子一个人身上。</div><div><br></div><div>有的官兵虽然家在驻地,但因为工作需要难以时时陪在家人身边及时解决困难。</div><div><br></div><div>还有的官兵因为任务需要,一些重要的时机场合难免缺席,把遗憾留给了自己和家人。</div><div><br></div><div>部队军人也需要人文关怀!</div> 为家国忠肝义胆<div>为人民舍生忘死</div><div><br></div><div>身披铠甲</div><div>心怀柔情</div><div><br></div><div>这就是军人情怀</div> <h3> 不知道读者朋友是否坐过长途火车?每个潜艇兵的睡舱空间和火车硬卧的中上铺空间差不多,甚至更窄。我们坐长途火车三两天就会感觉很累,但这种累和潜艇兵相比根本不算啥。随着新型潜艇远航常态化,潜艇兵每年出海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加长,他们在狭小的空间,一待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舱内空气质量更是不能和外界环境同日而语;再加上繁重的训练任务、时不时碰到风暴带来的晕船反应……从容面对艰苦,就是一种奉献。</h3><h3><br></h3><h3>潜艇,国之利器。它是一种威慑力量和作战力量,在静默中潜藏着雷霆万钧的威力,关键时一击制敌。潜艇兵的奉献精神来自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自觉的奉献精神,他是当不了和当不好潜艇兵的。他们的奉献,不能不令人赞叹和尊重!</h3> <h3> 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越南战争到今日。无论中国如何变化,中国军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每一个士兵肩膀上挑的都不是一家两户,而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h3><h3><br></h3><h3>即便没有了战争,在维护主权和抗灾救灾方面,也能也能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会冲在最前面,纵使献出生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军人对此有过一句怨言。在中国的军人看来,家国天下的责任远比个人得失更加重要。</h3><div><br></div><div>时代在发展,中国的军队装备早已今非昔比,但是中国军队一直没变的就是这种顽强作战、听指挥、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军队精神。</div><div><br></div><div>这是军队的魂,几十年前这道军魂保护了中国的安全,几十年过去了,这道军魂仍然是矗立在中国每一个军人的心中,是中国军队最为锋利的利剑。<br></div> <h3> 带你回家,又是谁带你回家?大灾面前,祖国不会丢下任何一位同胞!一支强大的军队,所能传递给人民的安全感,就在女战士温暖的手心里!护照的强大不在于你可以免签多少国家,而在于你危难时是不是有军舰接你回家!</h3> <h3>当你们在学堂学习知识和技能时,他们在挥汗如雨的苦练杀敌本领;保家卫国!
当你们枕着家人的宠爱甜甜进入梦乡时,他们正顶着明月站岗巡逻守卫着祖国的万里疆土;
当你们拿着高学历和技能在挑选高薪工作时,他们也正恋恋不舍的脱下军装,去苦苦找寻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br></h3> <h3> 她叫余旭,中国第一位歼10女飞。在我国军队中,大多数的女飞行员都是开运输机,对于歼击机的飞行员,审核非常严苛,各项标准都比较高,而余旭通过各项考验,成功成为了一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她没有成家,甚至还没有好好享受爱情的甜蜜!</h3><h3><br></h3><h3>在一次训练中,她战机碎落,永别人间!</h3><div><br></div><div>和平年代,我们看不到任何硝烟,听不到任何枪声。但,军人的牺牲,一直在发生!</div><div><br></div><div>试飞员李刚介绍,他所在的试飞大队,进行了数十万次试飞。</div><div><br></div><div>有29名试飞员在任务中牺牲。</div><div><br></div><div>每一次试飞,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故障!</div><div><br></div><h3>试飞员在用生命,为中国空军的进步,冒险、牺牲!</h3> <h3>如果你不是军人</h3><div>你不必做出这些牺牲</div><div><br></div><div>你不必迎着烈日挺直腰板</div><div>就像生来便是笔直的钢尺</div><div><br></div><div>你不必扎根在这里</div><div>忍受雪山、海岛的孤寂</div><div><br></div><div>你不必错过彼此的陪伴</div><div>也不必缺席父母的老去</div><div><br></div><div>你不必生死“盲跳”</div><div>也不必掘地三尺</div><div><br></div><div>你不必忍受烈火的灼烧</div><div>也不必潜入冰冷的江底</div><div><br></div><div>你不必冲锋陷阵、以一当十</div><div>将身体筑成堤坝</div><div>没有合眼和吃饭的空隙</div><div><br></div><div>你不必背负所有人的期望</div><div>远离国土与和平</div><div>面对枪林弹雨</div><div><br></div><div>你不必飞离地球</div><div>面对太空的生死考验</div><div>而甘之如饴</div><div><br></div><div>只因你是一名军人</div><div>这所有的“不必”</div><div>你都扛在肩上</div><div>负重前行</div><h3>我们不知道你是谁
但我们知道你是为了谁!
<br></h3><h3>致敬!中国军人!</h3> <h3>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直到千百年后的今天,每当危难的时候,这句话都还会不断地被我们喊出!</h3><div><br></div><div>正是这样的尚武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漫历史长河,在经历无数次灾难、无数次战争之后,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堪称是人类历史的奇迹。</div><div><br></div><div>“夜光冷,刀锋寒。</div><div>斗酒扬鞭男儿行,</div><div>酒未醒剑气起,</div><div>碧血挥洒就丹青。</div><div>踏遍天下不平事,</div><div>扫尽人间魔魃魑。</div><div>迷离沉浮,斜眼看明月,</div><div>我自迎风高歌起。</div><div>自古英雄多奇志,</div><div>狂揽九州苍桑月,</div><div>欲化龙魄写春秋!</div><div><br></div><div>我们这个民族精神里的某些东西,真的是不容玷污的!</div><div><br></div><div>想想大汉帝国那些突入漠北千里的将士们,想想那些把日不落帝国的坚船利炮驶到全球所有港口的水手们,想想那些今天还在世界各地为世界警察的地位而战斗着的美国大兵们,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要把战士们派到那么远又那么危险的地方去。</div><div><br></div><div>因为他们去得越远,我们子孙后代所能享受到的生存空间和民族尊严就越多。南北相衔其衍千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将要去的地方还有更多更远......</div><div><br></div><div>也许要到几十上百年之后,他们牺牲的意义才会被广为认知。而也许到了那时,人们也早已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没关系,将士不羡千金裘、男儿生当带吴钩。—— 守卫,才是男人最长情的告白!</div><div><br></div><h3>这个民族的后来人始终会记得这些事,会记得这种精神,并且会永远把它延续下去,直到星辰大海!</h3> <h3> 每一个节日,我们当然可以欢天喜地地“聚会”、购物。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谁给了我们安逸生活,又是谁给了我们如此幸福!</h3><div><br></div><div>正是因为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斗,才有了我们的静好岁月!</div><div><br></div><h3>真的,我们没有活在一个和平时代,只不过生在了一个和平中国罢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