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北大医院门诊到北大医院第二住院部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什么?</h3><h3> 步行、公交车、的士或是共享单车?</h3><h3> 以上都不是</h3><h3> 如果你从没来过北大医院,你绝不会知道两个地点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相连,而通道里有摆渡巴士不停地来回穿梭,运送两地的医生和患者。</h3><h3> 如果你从没来过北大医院,你绝不会知道是什么机制让一个个医生成为名师,成为大师。</h3> <h3></h3> <h3> 2017年,初春,北京</h3><h3> 天气依然十分寒冷,放眼望去,北京的街道两旁光秃秃的树木,偶有早的萌芽出现,增添点点绿色,给人以意外。完成北大医学部的骨干培训班课程后,我和众多的同学开始奔赴北京各大知名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它如初春的阳光一样,让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寒冷的天气中萌芽生长!</h3> <h3></h3> <h3> 在很多泌尿外科同道眼中,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就像一座“神殿”,每到北大学习,大家都称为“朝圣”之旅。当我真正步入这所“神殿”之中,那些冰冷石柱上的“神”变成了一位位有血有肉,循循善诱的老师。 </h3><h3> 初到科室观摩手术,很多事情给我以震撼,很多地方“不合常理”,我常和一同进修的同学们说,北大泌尿有“两怪”</h3><h3><b>第一怪 小大夫做大事</b></h3><h3>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北大泌尿外科,这真成为一句俗话。在这里,你会发现在各位老大夫的指导下,非常年轻的大夫已经开始接触到各种泌尿外科复杂手术:肾部分、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全切等等。老大夫不厌其烦地在术中讲解重要解剖标志,术中的关键点。小大夫虚心学习,心领神会,反复在实践中摸索、优化手术技巧。</h3> <h3></h3> <h3> 同时,每位成长的小大夫都会在各个病区轮转,都会跟随各位老大夫学习,而每位老大夫都有自己的专长,这些专长大家可想而知,都是顶尖的技术,是几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老大夫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医生,而每位年轻医生将所有老大夫的经验又融汇到自己身上,糅合上自己的特质后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一个将来有可能超越老大夫的个体。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这些小大夫慢慢成长成为大大夫,成为老大夫,同样会把这些优秀的"基因"传承下去... ...</h3> <h3></h3> <h3>(最难忘的背影,中元,我跟随时间最长的主治医生,拍摄这张照片那天,他做了一台前列腺癌根治,一台肾部分,一台全长和两个肾上腺,每台手术都十分精彩,台下老大夫不时地给予指导,这是北大泌尿年轻医生成长的一个缩影)</h3> <h3><b>第二怪 老大夫做小事</b><br> 刚刚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被“第一怪”吸引,因为我们进修学习的同学们也正值成长的阶段,在老大夫指导手术时,我们也同样受益匪浅,因此观摩时常常被做手术的年轻大夫吸引。过段时期,你会发现另一奇怪的现象,老大夫们平时工作细节足以震撼。</h3> <h3></h3> <h3> 举栗子,如摆台,实践中你会发现老大夫亲自摆台,手术台面井井有条,尤其结石手术,线路多,器械杂,但经过布局后有条不紊,手术操作淋漓畅快。再如术中的超声刀的正极、负极哪个该接触重要结构,特殊部位分离钳的选取... ...如是不胜枚举。这一幕幕在我脑海里不断涌现,仿佛看到一位将军用白绢认真擦拭着每一件利器,而每件利器锋芒中闪耀着上代军人的暗语,这种富有仪式感的过程,如同一双无形的手,托起整个部队的魂。让人不禁联想,正规军赢得战争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平时积累的细节。而正是老大夫一直将这些保守,甚至“古板”的传统呵护保留,用无声的细节影响在场每一位医生。</h3> <h3></h3> <h3>(2017年4月17日,极为平凡的日子,照片中刚老亲自摆台,将线路安排的井井有条,为下一步手术能够顺畅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旁边罗总在聚精会神的观摩。做一次,平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伟大!)</h3> <h3> <b>这“两怪",一是开放,一是保守。开放的是传承的理念,保守的是传承的文化。是真“怪”吗?是,也不是。开放、包容、科学的管理理念使北大泌尿容得下这样的“大破大立,大开大合”</b></h3> <h3> 守在泌三学习,也常去蹭其他病区的手术。对老大夫们印象都十分深刻,看手术,听讲座,认真记下老大夫的叮嘱,仔细揣摩领会。</h3><h3> <b>骞老的“工匠之心”,</b>记得观摩骞老一台“三孔法”前列腺癌根治,永远忘不了骞老在台上那句话“不要小看优化一个小小的操作步骤,如果把每个小步骤都优化到极致,每个步骤省下几秒,整个手术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大意)看似平凡话语,细细想来可不简单。其一骞老告诉大家手术是“模块化”,不同的手术可能有相同的“模块”,其二对每个“模块”优化等同于对整个手术优化。也许正因为有像骞老一样大师,怀有不断追求极致的“匠心”,才能无限接近“道”,叩开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h3> <h3></h3> <h3> <b>学松老的“创新之心”,</b>最喜欢聆听学松老的讲座,因为学松老的讲座更像是故事会,每一次术式的革新、器械的改进背后都有许多的生动的故事,或艰难,或欣喜,或偶然,或巧妙,这些故事有的是遇到棘手的疑难问题,有的是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有的是对以往看似“成熟”术式的质疑,而学松老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时候,其实我们在场的医生看到的是整个团队对疾病细节的思考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h3> <h3></h3> <h3> <b>刚老的“育人之心”,</b>刚老每台手术都是一堂生动的课,每堂课必有新内容。刚老说过“临床实践中会有很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其中很多和我们的医学甚至没有关系,而支撑医生的十几个,几十个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经验不断积累”(大意)术中刚老常常将B超影像暂停,然后讲解,还常常用手指和手边的器械,帮助场观摩的医生仔细领会手术的意图,不怕学会,就怕学不会... ... 如同刚老一样的老大夫将自己宝贵的经验具体生动的教授于人的同时,北大医院尊医重教的精神也随之代代流淌... ...</h3> <h3></h3> <h3> 以点带面,正如之前所说,每位老大夫犹如希腊神殿中的诸神,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同样作为老师在传道受业,他们的学识,技艺和修养深深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h3> <h3><br></h3><h3> <b>进修北大不仅收获到满满的专业知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b></h3><h3> 北大医院是个开放的学校,每年进修医生众多。很多进修大夫常说的一句话,在这里学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觉得话稍显无奈,我其实觉得在这里更像是一场缘分的欢聚,我们不同的口音,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有科室的中青年骨干,有儿科专家,有神秘的特色老中医等等,我们是同道,更是同学,都是为了同样的理想走进北大!苏轼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0月1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把咱进修医生自己的群名称改为了<b>“博观北大”</b>,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希望我们不再匆匆走过,而是做长长久久的朋友,多在群里常冒泡,相互联系,探讨学术。我想,每一位进修的医生,感受北大之文化后,定会像播种机,宣传队一样,口口相传,将北大之精神远播。祝群里出科的兄弟们前程似锦,事业有成!祝正在科里学习的兄弟们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人生不是赛场,理想不容退场!相互勉励,加油!</h3> <h3></h3> <h3></h3> <h3> 感谢春老百忙之中给我拟定研修课题方向并耐心指导临床实践!<br> 感谢林老厚爱提供临床数据!<br> 永远忘不了谌老的叮嘱,注意屏幕以外的事情,手术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注意手术前、中、后每一个细节,才叫成功!<br> 感谢韩老、郝老、许老、宋老、刚老、虞老、应老、峥老等老大夫在进修期间给予我的帮助!</h3> <h3></h3> <h3>(难忘“活”的图书馆---虞老授课,不用PPT,一支笔,一个黑板,把前沿问题讲得通通透透)</h3> <h3></h3> <h3>(感谢峥老平时的教诲。治学严谨,技术精湛,对老大夫常怀感恩之心,您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表率)<br> 感谢姚爷、中元、熊老、凯姐等大将们在临床实践中给予的宝贵建议和支持!<br> 感谢张博、罗程、张雷、霄腾、宇珂各位住院总的帮助,高压力,高强度,高智商,高情商,高体力,真心佩服!<br> 感谢张萌老师带领的护理团队在工作中给予的真诚帮助!<br> 相识的每一位轮转的各个医院优秀的住院医生和各个学制的研究生,和你们共同学习进步十分的荣幸!<br></h3> <h3></h3> <h3> 感谢每一位我管理的患者对我的信任,让我能够和心目中的大咖以这种形式合影!<br> 感谢进修期间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h3> <h3><br></h3> <h3> 感谢我的家人一直对我默默地支持!</h3> <h3></h3> <h3> 写到此处,已至深夜,脑海中突然闪现山老讲课的一个细节,记得刚刚开展肾镜手术时,春老还是用的X线定位,恍惚间看到老大夫凝神定气的在射线之中为一位位患者手术碎石的情景。感慨有二,其一,现在我们得来的的经验是老大夫们花了多少心血,甚至健康换来的,得之不易! 其二, 我们这代医生是幸运的,赶在了电子科技,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阶段,有众多的学术交流,很多手段供我们参考学习。作为晚辈,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奋进!</h3> <h3></h3> <h3> 北大医院住院部与门诊之间的地下通道被做成了“医院文化长廊”,通道两侧的墙壁挂满了各个科室发展的历程的图片,我曾漫步其间,像时光穿越一般,感受北大医院厚重的文化历史魅力,她不仅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医学技术,更有医疗制度和行业标准,正所谓是“水准原点”!</h3> <h3></h3> <h3> 这所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附属临床医学院刚刚度过自己百岁生日,<b>真诚的祝愿北大医院越来越好,北大泌尿越来越好,续写另一个辉煌的百年!</b></h3> <h3></h3> <h3><b>回来了,我泱泱大垂杨柳!<br>归队,谷主任!<br>归队,兄弟们!</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