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是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

竹兰齋

<h3>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见修养。写字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从本质上看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启迪一种精神。</h3> <h3>书法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练字本身,而是体现于对人们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h3> <h3>在书法教育改革的探索中,不少书法创作者已经形成了对这一方式的价值认同,他们不再通过写书法一味去追求轰动,追求炒作,追求艺术以外虚幻的浮云,而是坐下来认真读书,潜心写字,从古人的法帖中寻找灵感,在前人的行迹中寻找文化,在不断的历练中渐臻化境。</h3> <h3>从某种意义上看,书法不仅要靠学,更要靠养,所谓学之、修之、养之、化之,要通过教育最终内化成学生精神血液里的一种价值内涵,化作他们血液里流淌的一种文化追求。这不仅是当代书法教育应当关注的价值本源,也是整个教育体系应当着墨的关键所在。</h3> <h3>书法中的横平竖直、上覆下载、均匀布白等,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庸之道、为人之道,所谓“不偏不倚”“文质彬彬”,都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益。</h3> <h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精神,也有“池水尽墨”“羲之吃墨”的学习精神。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都是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他们把书法作为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归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