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第9⃣️天)

刘燕

<h1>&nbsp;&nbsp;&nbsp;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始建于1953年10月,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附小。学校总结了多年来积淀的办学文化精髓,提出了"科学文化引领素质教育,和谐发展成就阳光少年"办学方向。在创建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面向未来的"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敬业爱岗、乐业奉献"的教风,"幼而学,长而行。为民富,为国强"的校训,努力把附小的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多才多艺、志向高远"的阳光少年。</h1> <h1>今天,早7:30出门到晚10点回来,从湖北武汉到湖南长沙😊😊访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干练又知性的李晓艳校长在校门口接到我们。安排了校长介绍学校,听课,说课,交流等丰富的内容。</h1><h1>  走进校园,被校门口的这句"做最好的自己"所吸引,学校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校园不大,两栋楼,但真的做到了让每一面墙都说话。</h1><h1> 印象1⃣️:吸音的墙壁。原以为是为了减少噪音,因附小也是大班额学校,班均55人以上。后来发现,也是个既朴实又有大容量的背景墙,所有学生作品都可以用针钉直接贴上墙。</h1><h1> 印象2⃣️:科学涵养与人文关怀的学校。充分使用了华科大的资源,先进的设备,高端的理论都引进校园。喜欢他们的电子班牌和每层楼的功能教室。</h1><h1> 印象3⃣️:校园的涂鸦墙。可以擦掉换新内容。就如教室里的黑板报。</h1><h1> 印象4⃣️:每一门课程开发都做课题来研究。在要求老师学生做到之前有一个范式的提供和培训,校长和老师的理念是在一个轨道上,上下一致,一起研究推进。</h1><h1> 印象5⃣️:全校在做巜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三部曲"慢,论证,醒来"的模式,所有学科在教学中贯彻和执行。今天听的语文课和美术课课堂都体现了这些。</h1><h1> 回长沙的高铁上,我们热烈讨论了批判性思维在这两堂课上的呈现,有认为语文课这样上缺乏"语文性"的观点;有觉得批判性思维在课堂的运用是理性课堂,训练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观点;还有这种课堂观赏性,美感少了点的观点⋯⋯实际,我们也不自觉的用上了批判性思维😄😄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才是最终目的。</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