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不敢写关于她的日记,怕这样的噩耗让朋友圈伤感,可我实在憋不住了。这半个月以来其实我的精神状态很抑郁,我总在想一个问题:</h3><div>支教、助学这条路,我还能走多久?</div><div><br></div><div>自从我来大理山区支教后,遇到那些用公益为手段,来达到商业目的的企业、个人实在太多了。他们未兑现承诺时,最后都由我来承担后果。当然,在这世事无常中早已学会了应付他们的各种套路。我若受的磨练不够,上天是不会给我开启那慧眼看清这世俗的混沌。</div><div><br></div><div>8月28日赶往了特困生赵思思同学的家中走访。</div><div><br></div> <h3>家庭情况:</h3><div>赵思思1998年就读于大理剑川县第一中学(高3),今年7月1日在学校晕倒,进医院检查出脑肿瘤(脊索瘤),7月5日在上海进行切除手术,伤口未得到恢复,25日第二次进行修补手术后又未得到恢复。</div><div><br></div><div>8月24日转江西省南昌第一附医院准备进行第三次手术。</div><div><br></div><div>她的家庭年收入6000元,父亲先天小儿麻痹,3级残疾常年吃痛风药。母亲肾结石,血管瘤、腰间盘突出4-5椎(已丧失体力劳动力)。弟弟16岁(初二)先天性发育不良,右手残疾。</div><div><br></div> <h3>这样的家庭经济状况一直是个负数,这些年一直是几个大伯救济在帮衬着。可大家也都很困难,就等着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便能减轻些家庭负担。</h3><div><br></div> <h3>在我走访她家中的那天,她正躺在南昌一附院等待术后修复。赵思思父亲说,这一个多月医院开支20多万,已是倾家荡产,能借的都借了。几个伯父也是在四处借钱全力以赴救孩子。</h3><div><br></div><div>当即之下我便与校长协商,这家庭我接手,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孩子筹医疗款。当然我有过滤思绪,因为十年的助学之路,我从未接手过筹医疗款这一项,这对于我来说比较困难,而且预算是20万,但我愿意去尝试。</div><div><br></div><div>既然老天特意安排与这孩子结缘,那我就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把这件事负责到底。</div><div><br></div> <h3>9月11日我赶往江西南昌第一附属医院,见到赵思思,她正处在昏迷当中。与母亲、伯父了解了下孩子的病情以及医院的情况,拍了许多住院检查的资料后,立即与当年在南昌民间公益组织的几位义工朋友见面商议此事的筹款方案。</h3><div><br></div> <h3>至9月16日返回了大理。</h3><div><br></div><div>正在准备赵思思医疗救助筹款文案时……</div><div>9月19日因病离世。</div><div><br></div><div>当得知这消息时,瞬间脑袋觉得一阵眩晕,电话那头校长劝说着:“杜老师,你想开一点,这是没办法挽回的事了,我们尽力去帮助他们后续的事情,他还有个弟弟想读大学呢。”</div><div><br></div><div>我很难过,赵思思的离去让我在助学的路上有了很深的挫败感,一切都来不及了。为什么不多给我几天时间让我为她做点什么。</div><div><br></div><div>孩子……对不起,是我来晚了。</div><div><br></div><div>10月6日,再次走访赵思思家,这次和她父母还有弟弟交谈了许多……我们都忍不住哭了。一切都像晴天霹雳一样来得那么突然,从知道病因到离去就短短2个来月时间。</div><div>……</div><div><br></div><div>为了她的师范大学梦,她也有过挣扎,她努力过了。她的思想、她的行为、她对教师梦想的态度是值得尊敬的。</div><div><br></div><div>昨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总书记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可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年收入在1万以下的还有很多,几乎我在这里接触过的特困户都是几千元。我们在等待着实在的走访扶贫。</div><div><br></div> <h3>难道就只能怪命中注定生于这偏僻无人问津的山区?赵思思的离去无疑让我沉痛,深深地受了刺激,这是我接手孩子中第一个离去的。</h3><div><br></div><div>我还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我该如何释怀?</div><div><br></div><div>接下来3年内还会有几个学生会因肌肉萎缩、肿瘤、长期营养不良陆续离开……</div><div><br></div> <h3>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我去忍受这一个个离去的痛苦,我想……我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br></h3><div><br></div><div>因为,我不想再让孩子的梦想都变得那么遥不可及,那么奢侈。</div><div><br></div> <h3>亲爱的孩子,我知,你该要起程了,竟管我们声声挽留,但留不住你远行的心。</h3><div>回家吧……</div><div>回家后好好的休息,你太累,太累了。</div><div>在洱海放生祈愿送你一程,天堂的路,祝你一路走好,你想我们时,我们也会想你。</div><div><br></div><div>今日,在此发个愿:</div><div>此生祈福必怀众生的幸福</div><div><br></div><div>《绵羊•青春记》</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