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转山之行(一)

肯尼

<h3>  贡嘎山又称木雅.贡噶山,在康定县城南约55公里处。藏语"贡"为冰雪之意,"嘎"意为白色,贡嘎山就是白色的雪山或是万年不化的雪山。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是四川省的最高峰,被称作"蜀山之王"。是藏密祖师莲花生大师授记过的四大神山(贡嘎山、喜马拉雅、扎日神山、玛沁雪山)之一。也是藏密五大金刚之一胜乐金刚的道场,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转山是藏族的一种习俗,即一种以绕山行走的虔诚、朝拜和祈福活动与仪式。虽然我没有藏民那么虔诚,但我一直都认同陈坤的(行走的力量):倡导通过本能的行走,内观自我,打造正能量的心灵生活方式。多年前看到墨汁在磨房发布的这张经典的贡嘎徒步照片,特别让人震撼!从此,贡嘎就成为我的念想。刚好户外队友计划2017贡嘎徒步,就促成这次虽然有点遗憾但非常开心的旅程!先发两张美照养养眼:</h3> <h3>我们10月9-16号的实际行程:成都-泸定-康定-老榆林-下日乌且-莫溪沟-古贡嘎寺-中子梅村-子梅垭口-下子梅村-巴王海-草科(温泉)-石棉-成都。</h3> <h3>唐 · 焦郁</h3><h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h3><h3>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h3><h3>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h3><h3>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h3><h3>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h3><h3>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h3> <h3>山还是此山,路还是此路,又走318线,感触良多,记忆满满的!不经不觉就过了三年多!(这就是长命斜)😓😓</h3> <h3>很多騎行318的单车友,都会在这里停留做俯卧撑😂</h3> <h3>康定新城街景</h3> <h3>哇、哇、哇:隆重介绍我们的五星领队,五星厨神:李科领队!</h3> <h3>day2:本来今天要徒步三公里到格西草原露营,天公不做美,下雨!今晚就住在老榆林藏族老板家,环境不错,晚餐科队的酸汤鱼和牦牛萝卜汤!超👍</h3> <h3>day:3进山第一天,例牌出发前大合照。电站是徒步的起点,海拔3470米!</h3> <h3>开始进山的路还算不错的。</h3> <h3>石头上布满的红色物质,是一种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内得以繁衍,构成生命与历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观,但需要空气质量非常好的地方,才能生长!</h3> <h3>清切点溪水,走过时都不想鞋底把它沾污</h3> <h3>到了著名的红石滩留下装13照,开始第一天自我感觉状态还不错,还没有高反。</h3> <h3>那个够2呢😂😂🙈</h3> <h3>回看走过的路,此时云雾正迎面扑来,画面简直壮阔 波澜,大自然神奇的美景,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感觉!</h3> <h3>小贡嘎山</h3> <h3>好牛不挡路😓😓,怎么大声哄这头蛮牛还是傻傻的站在路中间,就是不走,咋地,我就是🐂😂😂😄这个时候,真的不能和它有眼神交流,身体不能乱蹦乱跳,手里不能拿过于鲜艳的颜色布料对它驱赶(这样会死的很快😂),时刻注视它的一举一动,不然牦牛发起攻击,真的不是闹着玩的😂😂😂我们最后选择静静地绕开它🙈🙈</h3> <h3>途中休息路餐时间,继续2😜😂😂</h3> <h3>走到此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人已经开始乏力,最郁闷的是沿河的碎石,虽然看起来不陡,但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好在每人都准备充分,带了野行家能量棒,吃了一包,休息一会,继续前行!</h3> <h3>到达下日乌且营地,搭建好帐篷已经五点半了,我们的科队也忙着给我们准备晚餐。</h3> <h3>以茶代酒,庆祝一下今天顺利到达营地!这是小伙伴自带的姜茶包,非常实用,以后几天里到达目的地,都会冲泡,驱寒。</h3> <h3>左边石头后,就是营地&quot;厕所&quot;.....</h3> <h3>营地对面的山峰</h3> <h3>是日晚餐,科队大厨作品,三菜一汤!!这是在穿越吗?腐败呀,😄😄!</h3> <h3>霸王花排骨玉米汤👍👍</h3> <h3>户外高原的第一晚,气温寒冷,还伴随着一点偏头痛,这应该是高原反应的症状,这个时候只能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虽然半夜起来几次,但还能迷迷糊糊睡过去。</h3> <h3>day:4准时8:40出发,但还是有雾。今天预计最辛苦的一天,因为要翻越上日乌且垭口,因为出发前,看到太多的贴介绍这个垭口了,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担心现在雾还不散去,这样垭口有可能下雨或者下雪,这样就加重翻越的难度。</h3> <h3>一直沿着两岔河向上日乌且进发。</h3> <h3>远方的雾还没有散开的意思😓</h3> <h3>其实这个是一个斜坡,上到尽头向左拐,也要翻越一个小垭口,上面有个大草地,可以看到上日乌且峰下的冰湖,有点期待,这里谢谢科队,在垭口处等着我给我指路,当时雾气还没有散,不然又会走很多冤枉路!今天身体适应的特别慢😓,上这样的斜坡感觉特别的吃力,翻越上日乌且垭口会咋样😫😫....</h3> <h3>好不容易爬山这个斜坡,小伙伴们已经在草地等了我一段时间,当时雾气还没有散开,以为看不到冰湖,加上不想休息太久,因为要赶在12点前翻越上日乌且垭口,抽完一支烟就立马滚蛋了,没想到,准备出发之际,雾气就慢慢散开,冰湖露出真容!</h3> <h3>山里的天气真的是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都不一样的,没多久又可以看到太阳,马帮也准备出发了。</h3> <h3>今天的状态真的一般,这是前面伙伴们帮我拍的,身后就是上日乌且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像一只蝼蚁,当时的我只能低着头数着1⃣️2⃣️3⃣️😂</h3> <h3>胜利就在眼前,前面就是著名的上日乌且垭口,这个时候累并快乐着,因为并没有遇到大雪和大雨,而且路迹明显,深感幸运!在上垭口前,立马补充了一包能量包和一支葡萄糖,调整呼吸,向垭口迈进!</h3> <h3>这张是伙伴们在小平台等我的时候拍的,(感动)后来我叫他们不需要等我了,不然亚力山大呀,😂😂,我尽力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节奏,虽然慢点😜,但没有停留,一股作气就往上爬💪💪💪</h3> <h3>还差几米就快成功了!</h3> <h3>标志性动作😂😂</h3> <h3>翻越成功😂👻👻</h3> <h3>胜利大合照👏👏👏👏</h3> <h3>这个时候,回看走过的路,内心反而很平静而充实!</h3> <h3>终于可以在很多贴曝光率很高的标志装一下13😂😂😂</h3> <h3>手表的海拔高度是不准确的,实际海拔是:4850!</h3> <h3>默默注视着垭口上的经幡在迎风招展,好像也在为我们翻越成功而鼓掌!但不敢休息太久,这个时候已经下起小冰雹,下一刻是什么天气,谁也预测不到!逃!</h3> <h3>经过垭口那段艰难的翻越,下午反而越走越顺,离莫西沟营地还有几公里的时候,下起鹅毛大雪😱😱,其实是很享受这样在雪中穿越的,身体也不会感觉到冰冷,反而这次带的手套不防水,也不厚,指头冷点难受,后来直接把手放在衣兜里,好在离营地不远,不然真的是一个深刻教训!</h3> <h3>在搭建帐篷时的大❄️❄️☹️</h3> <h3>深山里的天气真的不能预测,没想到搭完帐篷,大雪就停了,好吧,天有眼😏😏,小伙伴们都是贵人,😂😂</h3> <h3>莫西沟营地,我们的科队长继续忙着为我们做晚餐,👍!地面上还有一些没有化的雪。</h3> <h3>营地附近的小河</h3> <h3>day:5(莫西沟营地-贡嘎寺:里程:30公里)今天的行程,开始是没有心理准备会这样艰辛的,虽然科队发的行程还有自己看下载的轨迹也有里程,但看了很多贴,好像都没有说明,原始森林段到贡嘎寺的路原来是有那么多连续续起伏的坡,导致自己大意没有合理安排使力,最后使出洪荒之力都差点崩毁😂😂,不过,很多艰难的路,走过去就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呢😂。这里是全程唯一需要坐马过河的地方。</h3> <h3>经过昨天下午的鹅毛大雪,今天天气给力,这张虽然构图一般,但显出自然美就好。</h3> <h3>这次做足防晒准备,回来只是鼻子脱了一点皮而已。</h3> <h3>这次好在不在雨季,不然很多地方真的要淌水过河</h3><h3><br /></h3> <h3>今天过的第一道小木桥</h3> <h3>走到这里已经下午一点半了,路餐休整,接下来的,是原始森林段,连绵不断的起伏坡😓😓😓痛苦的开始😂😂</h3> <h3>原始森林里空气就是好,树挂开始多了,其实度娘一下,不是叫树挂,其实叫:松萝,松萝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作用,所以含的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有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之用。</h3> <h3>其实,这张照片是一个斜坡来的,已经在山里第三天,体力也消耗一半了,每到这种虽然坡度不大,但在高原,你就得慢慢爬,佩服小孩子和冰激凌,走在前面,一下就没了影,😂😂,高反对她们木有什么影响,这个时候就不能追赶了,还是按自己的速度慢慢来!</h3> <h3>累得不行,停下来,看看风景也不错😂</h3> <h3>走到这里已经下午四点多,看到轨迹提示,对面就是上子梅村,知道离贡嘎寺不远了,但就是打不出鸡血😂😂哎,可恶的上坡路🙈🙈</h3> <h3>松萝</h3> <h3>还是连续的上下破😫😫😫😫😫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崩毁边缘,大腿好像不听使唤😂😂完全靠登山杖支撑,强度真的比昨天翻越垭口还多个➕</h3> <h3>终于看到三岔口,🤓🤓🤓简直泪奔😂😂😂看到离贡嘎寺还有1.5公里!看到手表时间为16:41,还好,和预计时间差不多!这里用对讲机和科队连系知道他们在后面也差不多到,我们三休息一下就往贡嘎寺方向赶,因为这个时候开始下雨了。</h3><h3><br /></h3> <h3>度娘下载的贡嘎寺以前旧貌</h3> <h3>终于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古贡嘎寺,17:30,一点五公里都要走四十多分钟🙈🙈😓</h3> <h3>这个时候都必须刻一张装13照,庆祝一下的!今天早上八点半走到下午五点半,30公里,🙈😰不容易呀!!!</h3> <h3>这一栋是今年刚建起的,在主殿旁边,应该是给游客住的旅馆,以后条件会好很多了。</h3> <h3>  贡嘎寺分老贡嘎寺和新贡嘎寺。老贡嘎寺位于贡嘎山主峰足下,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希的亲传弟子扎白拔(第一世贡噶活佛)所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为历代贡噶活佛之修行闭关圣地。</h3><h3> 老贡嘎寺占地面积不大,约两亩多地。寺庙内就像一座四合院。正殿即祖师殿,殿内供奉着噶举三祖师玛尔巴大师、米拉日巴,塔波拉杰和第九世雪山法狮子贡噶呼图克图法像。此殿专供人参拜。正殿左边是护法堂,供奉着噶举教派三大护法即玛哈嘎那、班丹拉姆(吉祥天母)、多吉勒巴护法堂为值日。僧人平日念经场所。正殿后面是经堂,经堂是寺庙的主殿。经堂上方供奉着藏密创始人莲花生大士八化身像和堪珠益喜磋嘉及纳佳门达娜二位空行佛母。经堂是寺庙每年夏季法会扎巴们集中诵经的场所。寺庙的左面是一座简陋的观音殿,殿中央供奉着一尊高约 5 米左右的彩衣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周围由两层转经筒围绕,朝圣的人们都要来这里磕头转经。贡嘎寺背后山上有一股泉水通向贡嘎寺院内,相传是第二世噶玛巴用神通引出来的,当地人都把它奉为圣水,凡是来此地朝山的人们都要用瓶子灌上一瓶给家人带回去,说是可以驱邪治病。一九三九年,有贡师弟子汉地瑜伽行者陈健民上师曾在这里闭关修行两年有余。继之后,一九四二年又有满族王室后裔申书文女士(贡师弟子即台湾贡噶老人)又来寺内修行三年。而历年来此登山的各国登山队都以老贡嘎寺为大本营,因此而使老贡嘎寺的盛名传誉海内外。 海拔3741米的老贡嘎寺和7556米的主峰,他们之间遥相呼应的协调性仿佛凝聚了天人合一的神喻。(摘自网络)</h3> <h3>站在贡嘎寺看对面的贡嘎山,可惜现在下雨,烟雾缭绕,🙈🙈🙈😫😫😫</h3> <h3>day6:(古贡嘎寺-中子梅村-子梅垭口-中子梅村)今天行程是最轻松的,里程不用十公里就到中子梅村。虽然可以睡到自然醒,但还是七点多就醒了,而且约了甲吉喇嘛8点为家人点酥油灯祈福,在高原,想懒觉是十分困难的😂。一早起来,满园已经香烟缭绕,喇嘛已经在桑炉烧松叶,准备做早课了。</h3> <h3>吃完早餐,整理好背囊,准备出发都九点多了,心还是想一睹贡嘎雪山的真面目,毕竟那么远走进来真的不容易!可他还是躲在烟雾里😭😭!好吧,期待下午上子梅垭口能看一眼了。</h3> <h3>甲吉喇嘛,想不到和我一样✌️,不过甲吉喇嘛真的很随和的,而且听科队介绍,他曾经去过印度学习佛法的,每年一到挖虫草季节,独自一人住在寺庙的对面山上,阻止藏民挖虫草!说贡嘎神山内一草一木都有生命的,不能杀生!🙏🙏🙏</h3> <h3>出发前的合照,心已经飞向下午的子梅垭口,期待能看到贡嘎雪山的真容!</h3> <h3>因为昨天傍晚的大雨,下山的路已经是变为泥泞,这个时候听科队介绍,现在人流少,有机会看到野生动物。</h3> <h3>还真有缘,看到岩羊,还拖家带口!悠闲的吃着草,不过公羊非常警惕,一直看着我们这几个陌生人类😂😂</h3> <h3>很快到达分岔口,走左边,下子梅方向。</h3> <h3>贡嘎山系,水资源非常丰富的。</h3> <h3>藏民都会在入山口和垭口挂起经幡。</h3> <h3>今天小伙伴都走的非常悠闲😃😃不需要赶路了</h3> <h3>前面就是就是中子梅村,只有三户人家。中子梅其实属于下子梅,为上、下子梅中间的3户人家自立门户所称。这样,子梅村三个村每村3户,共有9户人家。</h3> <h3>今晚住的藏民民宿,环境不错,设施齐全而且还挺新的。</h3> <h3>土豪呀😃😃</h3> <h3>干净</h3> <h3>午饭前,还享受到小孩子自带来的几个咖啡品种,对我这个好咖啡的人,两眼已经放光,口水流一地🐦😂😂😂😂好久没有喝到这么纯正口味啦!感谢🙏</h3> <h3>回味每样都是经典😁😁</h3> <h3>吃过午饭,休整一下,下午四点多就上到期盼已久的子梅垭口,可惜还是烟雾缭绕,🙈🙈😫😫,也许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过,等待期间,能看到佛光,也算机缘大了🙏🙏</h3> <h3>这是真的光环,不是手机镜头反光出来的,其实你内心觉得是佛光就是,每个人的眼光与角度不一样,信者就有吧!扎西德勒🙏🙏</h3> <h3>以后上子梅垭口就有移动📶了!</h3> <h3>我站在垭口,足足等了几个小时,感受垭口的大风与寒冷,贡嘎雪山还是始终不露😂😂好吧,真的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机缘,强求不来!人生总有遗憾,期待下次再见啦!</h3> <h3>在最后上车回程的几分钟,终于看到岗嘎的一半身影,没有白费我受几个小时的寒风之苦,做人简单就是,此时我心满意足了🙏</h3> <h3>这是子梅垭口天晴真实的图像(图片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