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简讯(第5期)

天啊噢耶

<h3><b><font color="#ed2308">【重要活动】</font></b></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市教育局调研员章星期深入白石、麦坑村督察指导扶贫工作</b></h3><h3></h3><h3> 9月27日,市教育局调研员章星期同志再次来到乐安县戴坊镇白石村及麦坑村督察指导扶贫工作。详细了解了驻村小分队的工作情况,查阅了贫困户建档相关资料,察看了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深入贫困户进行走访,对麦坑村小学食堂及教师周转房建设进展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意见。</h3><h3><br></h3> <h3>市教育局调研员章星期在白石、麦坑两村调研座谈</h3> <h3>市教育局调研员章星期察看麦坑村小学食堂及教师周转房建设</h3> <h3></h3> <h3>市教育局调研员章星期察看麦坑村小学教师办公室新配设备</h3> <h3><b><font color="#ed2308">【工作纪实】</font></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办实事,饮水工程解民忧</h1><h3> “停水了,停水了……”“又停水了,前两天也没水用……”8月29日,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伴着一阵嘈杂,麦坑村四个村小组组长来到村委会,向驻村“连心”小分队反映麦坑村自来水蓄水池水量不足,水源无法正常供应,需要尽快解决。</h3><h3><br></h3></h3> <h3> “走,去现场看看”。驻村第一书记饶剑龙立即与小分队队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实地进行调研,与村干部讨论解决办法。<h3>“我们村自来水工程是原来新农村建设初期搞的,引山上的山泉水到蓄水池,然后经过过滤池再通过水管送到村里,这段时间天气炎热,用水量激增,山泉水量较小,导致供应不足,目前我们准备再挖一个蓄水池”。麦坑村支书袁寿祥介绍道。</h3><h3><br></h3></h3> <h3> “虽然增加一个蓄水池,但只能应付眼前,过不久就是枯水季,还有过年时外出务工的乡亲们返乡,用水量大增,根本就解决不了用水问题,必须寻找新的水源引入蓄水池。”几个村小组组长纷纷说道。</h3> <h3> 驻村小分队与村干部经过一番商议,确定立刻调研新水源情况做好相关预算,争取相关经费,尽早解决村民用水问题。</h3> <h3> 8月30日早上天蒙蒙亮,为解决村民用水困难,“连心”小分队与村干部便相约前往男女汉山寻找新水源。一行七人沿着山路徒步行走,村干部在前面拿着柴刀开路,小分队跟在后面用手机导航测量距离,经过近1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新水源点。据村干部介绍,原先这片山出过矿,已经很多年了,就不知道这水质是不是还会污染。</h3> <h3> 村干部找来水瓶取好水样,我们按原路返回。一路上,大家积极讨论,同时初步勘察了施工环境,设计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咨询工程预算。最后一致同意,一方要面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工程实施方案,两方面同步进行。</h3> <h3> 回到村里,已经是上午九点钟。“还没吃早饭呢,走,到我家去,我下点水饺大家一起凑合下。”村第四小组长发出热情邀请。于是大家伙便一起吃着饺子,再次讨论起饮水工程……</h3> <h3> “咚、咚、咚”急切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连心”小分队驻地宿舍门外来了几个人,正是白天带领我们寻找水源的几个村小组长。他们一脸焦急,向我们驻村干部反应情况:水样送到乐安县检测中心但不符合取样标准,需要重新取样;按正常检测程序需要30个工作日才能得到检测报告……。第一书记饶剑龙了解情况后,表示会尽快与市疾病防控中心联系,咨询相关情况并争取市教育局领导进行协调减免检测费用,尽早落实检测结果。<h3><br></h3></h3> <h3> 9月8日,麦坑村饮水工程筹备会召开,戴坊镇驻村干部杨振荣、村两委干部及相关村小组组长出席会议。驻村第一书记饶剑龙主持会议。会议确定了水样送检时间、饮水工程经费预算、工程经费项目报告等事项,同时强调了工程项目必须按照程序有计划逐步开展,确保工程项目合理合法合规,尽早为村民解决用水实际困难。<h3> 9月11日,“连心”小分队成员与抚州市疾病防控中心取得联系,带领麦坑村村小组组长送水样进行检测。</h3></h3> <h3> 9月22日,抚州市疾病防控中心告知水样检验结果已形成报告,“连心”小分队成员第一时间将麦坑村水样检验报告发送至村委,并就报告中三样未符合标准情况进行咨询,确认通过过滤等手段可以使水质达到饮用标准。<h3> &nbsp;</h3><h3> “我们村饮水工程马上要动工了,这还得感谢饶书记、感谢驻村干部,还有市教育局领导啊,为我们村民解决了一件大事!”村小组组长如是说。</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