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吴哥

Iizhimin

<h3>  当怀着一份神圣的心情,接近吴哥的时候,导游问道: 知道为什么叫吴哥窟么?我们当然说不知道。他说: 其实,这是一座宏伟的古庙,是崇拜印度婆罗门教,而修建的国庙。全部建筑都用巨大石块砌成,寺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小吴哥中的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这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h3><h3> 因为信徒们是怀着对神的崇敬心情,贴着阶梯匍伏而上下。曾经有一位来自西欧的夫人上去,不幸摔下来身亡;后又来了位中国的吴姓哥哥,上去之后也下不来,而大哭一场......。中国不是有这窟那窟么?从此,中国人就称它为吴哥窟了。游客们会心地笑了。</h3> <h3>  吴哥文化中约有六百多处文化古迹,保存得最好的、修缮比较完善的就算<b><font color="#ed2308">吴哥窟了,亦称小吴哥、吴哥寺。</font></b></h3><h3> 小吴哥正门是朝西开的,面向日暮。</h3> <h3>  站在第三层的塔台上远眺,一条长长的引道,直延伸到城门。</h3> <h3>  四周的走廊分内、外两层,外层裸露在阳光雨露之下。</h3> <h3>  走廊的四角都有进出口</h3> <h3>  内廊在阳光之下,线条尤美!还能慢慢地去欣赏壁上浮雕:</h3> <h3>  <b><font color="#ed2308">女王宫,亦称“班德斯蕾、湿婆宫”等</font></b>,坐西朝东,整个色调呈红色,巍峨壮观,奇巧别致,细腻优美,是吴哥古迹中的明珠。其实,这只是供奉湿婆神的一座寺庙、僧宿,而不是真正的女王宫。</h3> <h3>  塔基、神龛和门楼上都可见千姿百态的精美的浮雕,是些表现上天之神战胜妖魔的系列故事。</h3> <h3>  导游讲到这幅门楣上的故事: 妖魔拉法娜化作一位人间美女,来到世上作乱、惑乱人心。毗湿奴神见了,便化作一头勇猛的狮子,抓住了妖魔(头朝下的美女): </h3> <h3>  因陀螺神,亦称天空之神,人间水利也归他管理。特点: 坐骑为三个头的象,下图放大可以领略到:</h3> <h3>  下图为: 妖魔拉伐娜来到客拉山,施法摇动山林,林中动物纷纷逃窜,连狮子也惶恐不安,以此来干扰湿婆神修行; 而湿婆神没受到干扰,用定力安定了山林<font color="#ed2308"><b>(心乱即乱,人的修行亦如此: 成功与否,是看你在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之下,能否战胜自我?)</b></font></h3> <h3>  每座塔祠的东、南、北各有一门,不高,礼拜者必须弯腰屈膝方能通过。</h3> <h3>  每个门前均有守护神石雕一对,两侧墙壁均是神女浮雕:</h3> <h3>  正中的一座神祠最高,约十米,供奉着湿婆神。</h3> <h3>  <b><font color="#ed2308">大吴哥,亦称巴戎寺:</font></b></h3><h3> 从任何一个城门笔直走去,都是走向巴戎寺。从这个时代开始,吴哥改为佛教了:寺庙突出的再也不是印度婆罗门教义,而是大乘佛教。</h3> <h3>  雄狮为护法神,立于门前、抬头远望、气宇轩昂:</h3> <h3>  “吴哥的微笑”:</h3> <h3>  透过任何一个门都可以看到一尊佛像,展现着同样的微笑</h3> <h3>  这时的浮雕,多是表现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及世俗场景:如战争、生产、制陶……,甚至还可以欣赏到斗鸡的场面:</h3> <h3> <b><font color="#ed2308">巴肯寺</font></b>遗迹,是古高棉人开始以大吴哥城地区为首都,而建的第一座国庙,供奉的是湿婆神。站在这一制高点上,可以看到开阔的西池(水库)。</h3> <h3>  还可以看到东南方丛林中,吴哥窟那尖尖的塔顶。</h3> <h3>  巴肯寺的最高处,下午四、五点钟之后,是观日落最佳地点之一。游人众多,为了安全,会限制游客流量的。</h3> <h3>  <font color="#ed2308"><b>十二塔</b></font>:吴哥时代关押犯罪人的地方,但他们不是由司法人去审判,而是由神来决定罪人的对错:</h3> <h3>  <b><font color="#ed2308">象台</font></b>,是吴哥时代国王行政、检阅军队的地方:</h3> <h3>  <b><font color="#ed2308">崩密列</font></b>,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印度教寺庙,意为"荷花池"。</h3><h3> 比较完整的蛇神(五个头的眼镜蛇)头部,由于地理变迁,头、身已经错位:</h3> <h3>  建造这座寺庙所使用的很多材料是沙质岩石,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h3> <h3>  寺庙被丛林严密包裹着,比较荒僻</h3> <h3>  在森林深处,寺庙处处弥漫着神秘而阴郁的气息。</h3> <h3>  <b><font color="#ed2308">塔普伦寺</font></b>,这是闍耶跋摩七世为他过逝的母亲而修建的,是吴哥文化中最大的寺院。下图为寺院城门之一:</h3> <h3>  尽管这个时候信仰已经改为大乘佛教了,但内面的浮雕,依然保存着大量婆罗门教教义中的天神故事。</h3> <h3>  由于东南亚雨水充沛,整座寺庙已经与热带雨林纠合在一起, 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住屋檐、裹住窗门,紧紧地、稳稳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伸向天空,仿佛是在诉说着历史的苍桑:</h3> <h3>  这一切,让人感受着岁月的苍桑、历史的厚重:</h3> <h3>  粗略地看吴哥时代文化,那浑宏而又工艺般的建筑,一直在脑海里浮现,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为什么就这么曳然而止了呢?有人认为: 是外民族入侵打垮了高棉人,敌人屠城后,由于东南亚气候炎热,尸体腐烂以至发生人瘟,而不宜人居住了,便一部分人随新统治者去了暹罗,而一部分随老国王撤到了金边,几百年后便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真的会是这样的么?不会是那么简单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