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登南寨山

蓼花河人

<h3>  10月15日,星期天。</h3><h3> 秋高气爽,玉露生凉。真是近几天来难得的户外活动好天气。中学同学20人和化学课老师相约于母校门前,开启筹划了一周的爬南寨山活动。</h3><h3> 南寨山位于我的老家、也是我中学母校淄川黑旺中学所在地蓼坞村。尽管此山海拔只有七百多米,但却是原黑旺镇境内的第二高山,且兼具"奇"、"秀"、"险"等魅力。"奇"在主峰似笔架、山间有"石棚";"秀"在青翠欲滴、红叶点缀;"险"在悬崖峭壁、沟壑深幽。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蕴。上学时,许多异村的同学也曾想爬爬这座山。但那时,上课时紧张、放学回家后要挑水、垫栏、"上碾"、"推煎饼",真是"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直至去年毕业35周年师生聚会,怀旧的情愫渐浓,大家"有闲"了,忽又想起登山的事。</h3><h3> 师生在母校(严格讲应是母校的新址)门前合影后,"领队"便规划了两条登山的路径:一路步行经过"通济桥"、"对川"门、村里大街、出"临麓"门、沿"长岭",至半山腰的"南寨书院";另一路则在参观"通济桥"、"对川"门后,乘车直抵"南寨书院"。</h3><h3><br /></h3> <h3>  前往"通济桥"的途中,有一块高和直径约60-70厘米、近似圆柱状的青石凿成的"石臼"。"臼芯"呈"倒圆锥"型,上口直径约35厘米、深约40厘米。"石臼"凿成于何年,目前尚未查到明确记载,但从那边缘和"臼芯"的磨损程度来看,不象近现代的产物,这应该是先人用来舂米或粉碎玉米、地瓜干等粮食的用具,其功能类似后来的石碾、现在的碾米机、"电磨"等。如今,这"石臼"也和街道对过的石碾一样,早已没有了往日需要"占碾"等候、一天到晚不停歇的繁忙景象,静息在墙角处。</h3><h3> 不过,人们并未忘记它的"功劳"。这不,墙上那块"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便是对它的褒奖。于是,我想到:人、物相通,你在岗时多做点正事、善事,即便退出了岗位,受益的人偶遇你,也会"点赞"。</h3><h3><br /></h3> <h3>  过"石臼"向西不远,便是跨在蓼花河上的"通济桥"。据原桥西的老石碑记载:这座石拱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距今整整300年了。这座桥长16米、宽3.5米、河床距桥面高8米。桥的两侧由石柱和石板组成护栏,石柱高约1.2米,16条石柱上端分别雕刻"升"、"斗"、"莲花"、"和尚头"四种造型,共"四升"、"四斗"、"四莲花"、"四和尚头",颇有创意。此桥,是古时青州通往济南的大道。如今,社会爱心人士和村里的热心人捐资在桥的南侧新建了一座水泥桥,供人们通行。以便更好保护这处古迹。</h3><h3><br /></h3> <h3>  通济桥向东约50米,就是蓼坞的六座石拱门之一、也是目前仅存的石拱门"对川"门,即村里人俗称的"西门"。门洞上方镶嵌的一块长方形石板,上面刻有"对川"二字,落款是"光绪十三年",也即公元1888年,再过两三个月就130岁了。拱门的顶部,建有一方形小屋,这是我同学家在原"炮楼"的基础上翻建的。读初三时,每天晚上我与其他几位同学还有初中的三位老师都在同学所住的这间小房子里做题、交流、争论到深夜。所以,我对这所小房子可谓"情有独钟"。</h3><h3> 其它的5座寨门分别是:东门"望青",意为望着青州;东南门(大南门)叫"向阳"、西南门(小南门)叫"临麓";大北门叫"依壑"、小北门叫"高垒"。因为这几个大门的名字太有文化,村里的人们还是习惯按照方位来区分它们。古时,六个寨门一关,村里便严严实实,蟊贼、土匪休想进入。</h3><h3> 我记事时,还有西门、大北门和小北门。两个南门是否还有,我却记不真切了。我家的老宅子就在小北门西侧,我小时候曾亲眼见过残缺一半的小北门在一个雨后轰然塌下。大北门是否因为进出拖拉机(那时村里没有汽车,只有一辆8马力拖拉机,因我大舅开过,我曾坐过,所以印象深刻)不方便而拆除?也没探究过。只是没有了这几座大门,感到着实可惜了。</h3><h3> 不知何年月,村北通了公路(现为325省道),取代了原先穿村的"官道"。如今,只有"对川"门下那段被踩踏的发光的青石板路,向人们讲述着曾经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h3><h3> 步行登山的同学和老师,穿过西门和村内胡同、出"临麓"旧址,沿"长岭"攀登而上。我因身体有些不适,陪着师母和其他6位同学乘车沿盘山路上山。</h3><h3><br /></h3> <h3>  车子刚到半山腰的停车场,老师便大汗淋漓跑上山来,把一同登山的同学远远甩在身后。老师的举动,引起了路人的啧啧称赞。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常跑"马拉松"绝非"传说"。</h3><h3><br /></h3> <h3>  半山腰处有一座新建的"南寨书院",里面挂满了名人字画,使迎面看上去颇像文人搁放毛笔架子的南寨山,更具文化气息。 &nbsp;</h3><h3> 师生汇聚于此,少憩片刻,便选择了按"顺时针"而行的环形登峰路线,开始向山顶进发。</h3><h3> </h3><h3> </h3><h3> </h3> <h3><br /></h3><h3> 沿"南寨书院"门前的小路向东行走百余米,便有一处神奇的自然景观"石棚"。</h3><h3> "石棚"位于南寨山北面中部,似上唇张开的青蛙的嘴,长约20米,穹顶高约3一4米,最深处约7-8米。穹顶全是"漱石"(似花岗岩)凝结而成,与两侧的岩石结为一体,非常牢固。记忆中,在雨水至冬至季节,"石棚"的上檐都会向下滴水。赶上大雨过后,密密麻麻的水珠便成了水线,恰似"水帘洞"。雨水丰沛的年份,冬天"石棚"檐口上结的长长的冰凌,能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一"前后才融化。只可惜,这一幕,只留在了童年的记忆中。</h3><h3><br /></h3><h3> </h3><h3> </h3> <h3><br /></h3><h3> 从石棚向东50余米,便是一个山垭口。远处群山连绵,山下公路蛇行。自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同学们在这拍照留影后,便沿着倾角有六十多度的斜坡开始真正的"爬山"。我怕拖累同学,便放弃了登顶,与师母和另三位同学,在这垭口处观景。</h3><h3><br /></h3> <p>  没有去登顶、老家住在蓼坞"南门"里的同学,对这一带的景致极为熟悉,她给我们述说了哪是"长岭"、哪是"南楼"、哪是"茶臼"、哪是"大老婆顶"、哪是"老牛肚子顶"......我虽是本村人,但住在"小北门"里,小时候逮蚂蚱、掀蝎子、打猪草等都到北边的山上,对南寨山周边的这几个山头的名字傻傻分不清,今天由她现场指点,总算对上了号。她还讲了从她母亲那里听来的"十八条玉带"和"斗米官"的传说。说的是这个村的"风水"好,能出"一斗米"那般多的官。</p><p> 我不懂"风水"。按常理,山的南面为阳,应该是草木茂盛。但眼前的这座南寨山,却是阳面荒芜、阴面(朝向村庄的一面)郁郁葱葱。是否意味着南寨山钟情于蓼坞、将"灵气"都播撒到了村里,荫庇世世代代功勋相袭?</p><p> 站在南寨山上放眼望去,整个村子背靠南寨,绿树红瓦掩映;蓼花河自村西南发源,一路向北、向东、向东南绕村而过,注入淄河。整个村子"依山傍水"。尽管蓼花河成了季节河,河水再无我小时候那般流淌的时间长、那般清冽甘甜。但,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被山里人认知,相信蓼花河复流,不再只是愿景。</p><p> 忽然想起上初中时,语文老师讲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市京剧团一位演员到蓼坞演出时编的一段快板式歌谣:</p><p> 蓼坞庄,真平坦,(注:指庄里部分)</p><p> 东西长,南北短;</p><p> 蓼河三面绕,</p><p> 屏障南寨山。</p><p> 东井阑、西井阑,(注:指两条山溜)</p><p> 凤凰岭紧连笔架山;(注:指"长岭")</p><p> 老牛肚子茶臼山,(注:两座山名)</p><p> 大老婆坐在南楼边;(注:两座山名)</p><p> 村北还有北掌林,(注百掌林即北林)</p><p> 西边东西两双山。(注:两座山名)</p><p> 自然环境真是好,</p><p> 游玩流连忘了返。</p><p> ......</p><p> </p> <h3>  听着、想着,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已过去。忽听有人从西边树林中处喊话,知是老师他们已从峰顶下来,我们没登顶的四位赶紧到"南寨书院"处集合。只见老师又当了"领头羊"。</h3><h3><br /></h3> <h3>  下山后,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在山脚下的小餐馆就餐。20多个人围坐在一起,继续畅叙登山的感受、上学时的逸闻趣事;席间穿插的"歌舞"表演,活跃了气氛。特别是老师讲的"三思而后行"的典故和"每天四点钟起床,相当于比八点才醒来的人多活了四小时"的教诲,耐人寻味,深受启迪。</h3><h3>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三点多。餐馆的老板虽没有不耐烦,并还热情挽留,但师生还是比较自觉。在互道珍重、依依不舍中,相约着下次的聚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