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四窑作品用了陶艺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技法:泥条盘筑和泥板成型,并且首次让孩子们尝试秞下彩绘制,和添加肌理效果。虽然秞下彩图案绘制的不够精美,但能认识和了解秞下彩颜料深浅浓淡的特性已然足够。</h3> <h3>泥条盘筑法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它是用粗细一致的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着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垒集成所需要的形体。现代陶艺运用此种成型法,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大型的形体变化较多的自由形态等的形体,</h3> <h3>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h3><h3> 泥板擀制好,用肌理棒或者泥塑工具在泥片上印制一些凹槽和图案,烧制后泥面会呈现出印痕和肌理效果。</h3> <h3>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