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葛宪忠1974年生于山东郓城,自幼酷爱绘画艺术,1998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师承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冯凭先生,水彩画家宋守宏先生。现为山东省水彩画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郓州书画院常务理事,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11年山东省高中美术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其山水画作品师法自然,雅俗共赏。</p> <h3>艺海苦行一叶舟 翰墨丹青绘人生</h3><div> ——画家葛宪忠的山水小品解读</div><div> □葛宪忠 图 □杨邦忻 文</div><div> 冰心在她的诗集 《繁星》里有这样的句子:“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这诗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讴歌了自然孕育万物的朴素真理。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自从离开母体就产生了一种念母、恋母的情结。自然界的变化牵动着人们心绪的变化。因此,自然界的莺歌燕舞、疾风骤雨、萧萧落木、水瘦山寒等都映射着人们的心灵。艺术家以心灵映照自然,与山川河流对语,把自己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融合,于是,形成了文艺作品的意境。近日,欣赏山东画家葛宪忠的山水小品觉得颇足玩味,现撷几幅以飨读者。</div> <h3> 眼前的这幅小品画面开阔,生机盎然:高峰入云,山脚下巨石横卧,一棵大树蔚然深秀,木石映衬,抒写出大自然渊然而深的灵境。特别是扑向深树的群鸟,阵容自然,俯仰生姿都充满趣味。这样一来,画面就活了。“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我们可以由画面去揣度画家创作时的心境:画家以一位山水诗人特有的艺术嗅觉去摄取自然界最富有美学元素和审美趣味的画面,以“诗心”映射“天地之心”,竭力用画笔激活欣赏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试图用绘画语言与欣赏者接通“诗意的对话”,画与诗好似建立了艺术的“通感”,随即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产生了情感的共鸣。</h3><div> 欣赏山水画,重在品味其意境。而意境的解读又离不开对山水画源流的探寻。华夏的先民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代或许就产生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朴素观念,进而创造了象形文字,以山川景象为“相(像)”形成了以原始陶器纹饰为代表的朴素的美学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或许是孔子对山水情怀较早和最深刻的概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都有游览山川、抒写胸臆的习惯,进而形成了诗词、绘画、汉赋等蔚为壮观的文化艺术星空。诗仙李白《渡荆门送别》有这样的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浪漫主义手法描摹了“江心浸月图”“云蒸霞蔚图”,动静结合,富有视觉冲击力。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形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div><div> “天地大观尽游览,今古无多独行人。”这是启功先生的联语。意思是天地之间有无数的奇观壮景,让人留恋往返于其中,尽情地游览。古代山水诗和古代景物散文的发展到了魏晋终于催生出一种重要的绘画形式——山水画!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div><div> 纵观山水画源流,我们可以看出葛宪忠先生的山水小品具有严谨的传统精神和艺术风格。虽系小品,却在构思、布局、笔墨、主题上狠下功夫,力求“以小见大”,斗方纸上铺展开“视通万里,神游八极”的壮阔景象。试分述之:</div> <h3>一、题材上的诗画特征</h3><div> 欣赏画家葛宪忠先生的一幅幅的山水小品宛如品读一首首唐诗宋词。其山水小品中浸润着唐诗宋词的诗画特性,充溢着诗情画意。他选材往往选取富有诗画特征的景物,诸如高峻挺拔的山峰、岿然不动的卧石、九曲连环的流水、一碧万里的晴空、盘虬卧龙的古松、自由翱翔的雁阵……这些景物在形态、质感、色彩、气质等方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蕴含了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对语山川,在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中流露出的生命情调。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在对语自然的心领神会里领悟自然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div> <h3> 我在《溪水清远图》里注意到掩映在树林中的亭子,觉得很有匠心。中国人喜欢在山水中安排亭子,认为“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有亭子,就有人的活动,试想人们在登山游览拾级而上累的气喘吁吁,到得亭子或坐或卧小憩片刻,岂不乐哉?这样就增添了画面的闲适和恬静,别有一般意趣!漫步古诗苑,以亭子入诗的俯拾皆是:“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苏东坡《涵虚亭》);“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张宣《溪亭山色图》)等。</h3> <h3>二、主题上的诗情色彩</h3><div> “诗言志”的文学教化功能是由“画意”传达“诗情”实现的。我欣赏葛宪忠先生的山水小品同样感受到作品中的诗情色彩。在画家的作品里不管是江南艳丽的阳春,还是塞北衰草连天的晚秋,都笼罩着他无边的惆怅,淡淡的愁思,抑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欣慰。用石涛的话说是“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因此,在他的山水小品里,我们能读出画家苦心孤诣表达思想感情的翰墨人生。葛宪忠先生自己也常常用“艺海苦行一叶舟,翰墨丹青绘人生”来形容自己的艺术追求。苏轼评王维诗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来被奉为诗品的重要标准,也对宋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div> <h3>三、意境上的禅境表现</h3><div> 葛宪忠山水小品题材和主题上的传统追求,必然营造出意境上的禅境表现。</div><div> “境”是中国画的要素,尤其山水画。画家用大自然的草木枯荣、云烟山石表达自己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通过画面进入画境,继而了解画家的心境,包括为人处世、适身处地、信仰追求、人生目标。而境界的最佳状态无过于时间的跨越及空间的包容;无过于“真”、“善”、“美”,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艺术的高格品位!</div> <h3> 明代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凡画有三次(注:次者,意境之高下也)……三曰意之所游;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处也。”意思是说,意境的最高层次就是用心灵感知视觉不能达到的地方,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此之谓“禅境”。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此时此刻,山川大地与画家对语,连线,画家心灵的活跃就是天地之心的创化,二者相互渗透,融合浸润,空灵而自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