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音符🎵

宁宁麻麻

<h3>换一个角度看中轴线</h3><h3>原来我生活在这么一个有趣的北京城!</h3> <h3>  公元1267年,这一年,大蒙古国皇帝忽必烈已经御极近七年了,随着和阿里不哥皇位争夺战的结束,他所统治的疆域也越来越大。原来的都城和林,已经不适合他统御这么庞大的国家了,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国家寻找一个新的政治中心。 </h3><div> 他的目光落在了燕京,这里北扼居庸关,南临华北平原,又曾是金中都之所在,是定都建基的不二之选。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残破。五十年前,他的爷爷成吉思汗在征服金国的时候,已经将这座金国都城毁于一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都城,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div><div> 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朝中两位最懂建筑的大臣——刘秉忠和也黑迭尔。刘秉忠是忽必烈倚重的智囊,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连元朝的国号也是他建议取的。 </div><div> 也黑迭尔虽然没有刘秉忠这么博学,但其专精建筑。出身于西亚建筑世家的他,在蒙古人西征的时候,被征集至军中,又随着大军一同来到中原。所以他对西亚建筑和中原建筑都有很深的了解。 </div><div> 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注定了他们在一起共事时,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然而,有一条设计理念是两人都一致赞同的,那就是中轴对称的设计方案。 </div><div> </div><div> 此时的大蒙古国正在向元王朝蜕变,有道是“马上取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中轴对称所展现的秩序之美,正好体现了大蒙古国由乱转治的这个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对称中,不仅体现了皇室的威严与庄重,它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点线起伏,呈现出的更是一种典雅的韵律之感。 </div><div> 他们为这种韵律痴迷、震撼,随着设计的不断推进,当元大都的远景逐渐在两人的脑海中浮现的时候,他们放下了争论,开始全力以赴地营建那座马可波罗笔下的绝美城市。</div> <h3> 位于北海太液池南部的琼华岛风景秀丽,水景怡人。忽必烈登基后经常来这个地方,他在这里凭栏观水,眼前固然是一片佳景,但只要登高远望,西南处金中都的残垣断壁也会尽收眼底。 </h3><div> 这是忽必烈的一块心病,也是刘秉忠和也黑迭尔的难题。当年的金中都就在如今的北京广安门一带,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燃起的战火,几乎将这座城市毁灭殆尽。五十年后,他的后人要在这个基础上重建一座新的都城,工程量大到惊人。 </div><div> 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座旧城的东北琼华岛、太液池方向,这里除了极少数宫殿之外,是大片的空地,有着足够大的施展空间。更加难得的是在琼华岛以北,就是今天的什刹海、积水潭方向,是当时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交通位置优越。所以与其在几成废墟的旧城上缝缝补补,不如另择新址,营建新城。 </div><div> 于是,一条以琼华岛太液池以东为中轴线的新城,在七年后完成了宫殿的建设。忽必烈兴高采烈地在正殿大明殿举行朝会,接受皇太子、诸王、百官以及外藩使节的朝贺。十八年后,宫殿、城墙、官署衙门都以齐备,皇帝颁下诏书,令旧城居民全部迁入新都,元大都正式成形。 </div><div> 或许是在建设这座城市时耗费了太多心力,在宫殿即将落成之际,刘秉忠黯然逝去。他没能看到这座在脑海中构想了千百次的城市完工。他也没能想到,自己留下的那段,从城南丽正门至城北中心阁的3.75公里长的中轴线,将会长久地镌刻在北京的土地上,并在其后七百多年间,像音符般起伏、变化、延长、生长。</div> <h3> 永定门,高26.04米,是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如果把中轴线比作一首乐曲的话,那么永定门就是第一个音符的开始…… </h3><div> 永定门修筑的年代是公元1553年,此时刘秉忠效忠的元王朝早已被赶出中原,并最终消逝在了漠北草原上。 </div><div> 取代元王朝的,是明王朝,随着朝代的更迭,这座城市的统治者也发生了变化,它的新统治者叫做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元朝覆灭后,这里成为了他的封地。又三十年后,昔日的藩王,打赢了皇位争夺的战争,成为了王朝的皇帝。他的封地北平城,也成为了王朝首都北京。于是,大规模的营建再次展开,这时元大都的南城墙再次南移,一条4.8公里的中轴线,在原来的基础上延展开来。 </div><div> </div><div> 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已经作为国都一百三十二年了,昔日的城池已经容纳不下还在涌入的人口,再加上要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朝廷决议在内城之外,修筑外城。 </div><div>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工程,预计修建的城墙长度达120里,开辟城门十一座,修成之后将全面套着内城,形成一个“回”字形的格局。然而,明王朝日渐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无法匹配这样的建设。内阁首辅严嵩在巡视了工地进度之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先筑南面城墙,待财力充裕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随后,将北京城南已经筑起的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一个如今看到的,“凸”字形的城市格局就此显现。4.8公里的中轴线也南延至了7.8公里。永定门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作为新修南面三座城门的中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轴线上的新起点。 </div><div> 永定,寓意“永远安定”,明王朝将国都中轴线上的第一道门以此命名,是王朝统治者对于天下安定的期许。明王朝再也没有迎来财力充裕的时候,外城的四面之制,也成为了一场镜花水月的念想。</div> <h3> 进永定门向北,在中轴线东、西两侧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皇家祭祀建筑群。两坛中间的一条道路,便是御路。御路和一条河流相交,相交处曾建有一座石桥。百姓们认为,天子无论是去天坛祭天,还是先农坛祭神,都必须要经过这座桥,故桥名天桥。 </h3><div> 有人将这段嘉靖年间奠定的7.8公里的中轴线视作是一条龙脉,那么正阳门是龙头,天桥便是这条龙的鼻子,就连天桥下面的流淌河流,也被冠以“龙须沟”的美名。 </div><div> 清末皇权衰微,天桥逐渐酒肆云集,商贩汇聚,成为了京师百姓们的文化演艺之地。戏院、茶社、落子馆,林立两旁。戏剧、相声、杂耍、各种民间的熙杂烟火之音,在这条昔日皇帝祭天的御路上唱响。 </div> <h3>  前门大街兴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那时北京还没有外城。为了繁荣市面和扩充税源,朝廷下令在北京各处城门之外营建商用铺面店房,称为“廊房”,但是最终只有前门脚下的廊房成了气候。 </h3><div> 繁荣是可以预见的,南来的客商要由此进京,而内城达官显贵们也需要一个邻近的娱乐购物场所。强大的需求伴生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其驱使下,前门大街两侧的商家也不断向街道侵蚀扩张。他们先是在道旁搭建布蓬地摊,继而又加固为临时板房,最终改建为长久的商铺。 </div><div> </div><div> 正阳门,内城的正门,城楼43.65米,箭楼35.37米,这也就形成了中轴线前区的一个高音,有了起伏……这样的设计不但凸显中轴线上皇权的威严,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内城和皇城的安危。如果有敌人要通过此处攻打城池,必须先攻陷前面那座高达43.65米的城楼,后面迎接他们的是瓮城上四面八方、居高临下的袭击,还有那令人绝望的箭楼13排箭窗。 </div><div> 然而,这门禁重重的设置,并没能够拱卫住皇室的安危……1900年,八国联军出现在了北京城的郊外。 洋枪火炮的轰鸣,取代了长兵箭矢的喊杀。当时攻击北京南门的是美国第六骑兵团,在这场战斗中,炮兵们把正阳门的城楼轰掉了两层,随即兵马直入禁中。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从紫禁城的后门神武门仓惶而出,向西奔逃而去。 </div><div> 一年多之后,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京城局势渐稳。逃往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决定重返京城,中轴线是必经之路。当时的顺天府尹为了粉饰观瞻,还特意将残破的城楼拆除,在城台上临时搭建起了牌楼以迎接太后的銮驾。 </div><div> 大概也是看出了旧的军事要塞,已经无法防御新的强敌。到了民国时,为了缓解交通,干脆拆掉了正阳楼前面的瓮城,只留下修缮好的城楼和箭楼,矗立在车马轰鸣的道路中央,成为孤岛。</div> <h3> 中华门在很长一段时间之是“国门”所在,其名字也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变化,明朝时这里叫做“大明门”,1644年“甲申之变”后,这里曾经短暂的改名为“大顺门”,但李自成败退的太快,退出北京时,甚至连匾额都没有刻成。旋即,来自关外的清王朝入主中原,并将这里命名为“大清门”。1912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历史的剧变中,“大清门”最终变成了“中华门”。 </h3><div> 从正阳门城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曾经夹在两门中间的千步廊和天安门前的空间组成“丁”字型广场,这是一个严谨的围合空间,衬托着皇家建筑的庄重和森严。如今,长长的千步廊已经不复存在。昔日的帝王禁地,也变成了属于人民的天安门广场。</div> <h3>  紫禁城,是中轴线上最为重要的建筑。它于公元1406年开始营建,公元1420年年底落成。宫殿的建造者,便是明朝初期那场皇位争夺战的赢家——明成祖朱棣。朱棣对这座城情有独钟,登基仅仅七年之后,便派太子在当时的首都南京监国,自己则长居北京城,监督着这座宫城的施工进度。 </h3><div> 或许是南下大开杀戒时与江南士人结怨太多,又或许是不愿死后葬在江南,还要面对父亲的责问。朱棣只有在北京,他的龙兴之地,才能获得自在和舒心。公元1421年,紫禁城刚刚落成不久,他便不顾众多朝臣的反对,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迁都。 </div><div> 这一年正月元旦,朱棣在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上接受了百官朝贺。然而,刚过了四个月,一场因雷击而引发的火灾便将三大殿化为灰烬。在相信“天人感应”的古代封建王朝,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许多人将其解读为,上天对皇帝的某些行为不认可,所以降下警示。 </div><div> 朱棣十分惶恐,当天就去太庙、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保佑。但祖宗们似乎根本没有听到朱棣祈求,在有明一朝,三大殿修好了再烧,烧完了再修,如此往复,竟有三次,每次重修都历时十几、二十年。 </div><div> 浩大的工程建设,急剧地消耗着明王朝的财政,最后一次修缮是在万历二十五年,主持修建的是工部营缮司一个叫贺盛瑞的郎中。在工程修建中,结余了九十多万两白银,这些钱,他既没有贿赂太监,也没有和工部官员们瓜分,而是如数上交给了朝廷。 </div><div> 然而,这一举动并没有让他官运亨通,相反,他被冠以“冒销工料”的罪名,也就是虚报工料,贬去了外地。此时的大明王朝虽然距亡国,还有一段距离,但内里已像是被白蚁蛀空的楼阁,命不久矣。 </div> <h3> 如果说紫禁城是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建筑,那么太和殿便是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建筑。它是中轴线上的中心、紫禁城的中心、北京城的中心、乃至执掌天下的权力中心。 </h3><div> 35.05米高的太和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宏伟、端庄、典雅,是中轴线前半的极点。皇帝们的登基大典,便安排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举行。是时,太和殿屋檐下,会陈设中和韶乐的乐队。而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则会陈设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百官们按照自己的品级,找位置站好,等待着向新皇帝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国家权力的交接,便通过太和殿广场上的这场仪式完成了。</div> <h3> 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公元1420年,明永乐年间,神武门随着紫禁城一同落成,它原本的名字叫“玄武门”。据说朱棣在夺取皇位期间,多次宣称自己是北方水神真武大帝转世,真武大帝便是四象圣兽之一的玄武。如此宣传,便是要让属下相信北方之水,定能战胜南方之火。朱棣以玄武二字命名紫禁城的最后一道门,显然是别有深意的。 </h3><div> 到了清康熙年间,为了避讳皇帝“玄烨”的“玄”字,遂将此门改名“神武门”。但这扇门似乎从来没有“神武”起来,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从这里走出紫禁城,在后面的煤山上自缢殉国。八国联军打来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自此门而出,奔向西安避难去了。倒是今天,这上面书写的“故宫博物院”五个字,见证了这座代表帝王无上威严的宫殿落下神坛,成为平民百姓的游玩之地。 </div> <h3>  景山之上万春亭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加上景山本身的高度,这里的高度达63.1米。如果说走进紫禁城就步入了此曲的高潮,那么这个万春亭,就是高潮段落里的最高点。</h3><div> 这里也曾经是元大都都城的中心。明朝建立之后,败走的蒙古人依然在塞北草原上威胁着王朝的北方。</div><div> 明王朝的工部官员们开始有计划地拆除元大都的皇宫。他们将拆毁宫殿和挖掘筒子河的泥土,堆积在一个元王朝重要宫殿之上。这些泥土逐渐堆积成了一座45米高的土山,这便是今天的景山。</div><div> 今天的景山,既是一座镇山,要镇住前朝的王气,又是一座靠山,是紫禁城的倚靠。除此之外,它前面有金水河,前有照后有靠,这就形成了紫禁城背山面水的城市格局。</div> <h3> 万春亭上极目南望,是皇城和紫禁城的森森门禁。皇权落寞,无论是眼前的一切还是曾经的过往,都尽收眼底了。但如果向北望去,那又是另一番风景。绿色的景观可以一直延伸到地安门。</h3><div> 许多人都认为地安门是和天安门对称的,其实不是,天安门是建在高大的城楼之上,地安门则是一座直接建在地面上的歇山式建筑,与它对应的,应该是已经拆除了的中华门。</div><div> 对比一下这两个门的照片,我们就会发现中华门的大门是圆门,而地安门的大门则是方门,代表着天圆地方、相互呼应。</div><div></div><div> 中轴线上的建筑,无不推崇一种“中正、对称”的建筑理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大城具有如此对称的格局,高高的城楼相互瞭望的矗立北方天空下,其无以伦比的对称之美,安定、稳固的均衡感,无论在建筑美学上,还是在江山稳固上,都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和震撼力。</div><div> 准确地来说“对称”,是为了更加突出“中正”。雍正皇帝在自己的寝宫养心殿上,手书了“中正仁和”四个大字,表达了其中庸正直,仁爱和谐的帝王期许。</div><div> 明朝时三大殿分别叫做“奉天殿”、“华盖殿”及“谨身殿”。传达的是一种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理念。然而到了清代,三大殿被依次更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div><div> 这样的命名秉承着一种策略,三大殿中,充满道家思想的“和”字,代表着阴阳冲和,相互和谐。这样的命名方式,要比单纯否定前朝天命,不断强调自己才是“真命天子”的做法高明许多。</div><div> 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下,重修之后的承天门,被更名为“天安门”,加上北安门改称的“地安门”,皇城的东安门、西安门,共同奏响了皇城四门“平安之乐”,与紫禁城里的“和谐之音”相互应和。</div> <h3> 如果说景山之前的恢宏宫殿是皇家的禁地,那么景山之后的地安门大街则是属于百姓的。这条街道历史悠久,走过了七百五十年的岁月。当初刘秉忠设计元大都的时候,严格执行了“前朝后市”的布局, 这里也便成为北京第一条由朝廷规划的商业街区。 </h3><div> 一座景山之隔,一边是皇室的雍容典雅,一边是市井的世态万千。一雅一俗,别有一番韵律。 </div><div> </div><div> 虽然和皇家生活在一条线上,可中轴线上的百姓遵循的却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律和样式,胡同里的叫卖声、孩子们的玩耍嬉闹、院落里高高的枣树、以及低矮屋檐上飞翔的鸽群……无论当代城市的建设如何日新月异,北京中轴线两侧的传统民居,大多被刻意保留了下来,胡同还在,门墩还在,门神还在,这一切的价值不亚于皇宫大内的琳琅满目。 </div><div> 过了北城的四合院,钟鼓楼是这段7.8公里中轴线北边的尽头,47.95米的钟楼及46.7米的鼓楼,超过了除万春亭外,中轴线上的全部建筑……木结构的鼓楼在前,砖石结构的钟楼在后,这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后一个建筑重点。</div> <h3>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钟鼓楼》中,有这样一段诗一般的文字:“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h3><div> 其实中轴线的韵律又何止是建筑,它是庄严而富有秩序的皇宫建筑群落,也是胡同里青砖灰瓦的百姓人家;是天桥上杂耍艺人们的吆喝,也是太和殿广场上响起的庄重礼乐;是前门大街贩夫走卒们的熙熙攘攘,也是深宫里皇帝们自嘲孤家寡人的悲凉;它是金水桥下潺潺的流水,景山上树叶的沙沙,四合院房顶上环绕的鸽哨,钟鼓楼悠扬的,穿越时空的钟声……</div> <h3> 从1267年,营建元大都开始算起,到2017年,这条中轴线已经在北京城走过了750年的光阴……它上承五千年中华文明,下接七百多年首都文化的积淀。悠悠岁月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着北京中轴线的壮美,而留在心里的,却是那些关于建筑、关于时间、关于帝王将相和芸芸众生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袅袅余音。</h3> <h3>7.8公里的中轴线 </h3><div>750年的历史长河 </div><div>花开花落,朝代更迭 </div><div>它长久地镌刻在北京的土地上 </div><div>它起伏、变化、延长、生长 </div><div>其间,建筑韵律的变化 </div><div>有如抑扬顿挫的音符 </div><div>造就了一组 </div><div>穿越历史、宏伟壮观的中轴乐章 </div> <h3>❤《京城之轴》之《韵律北京中轴线》</h3><div>播出时间: 10月18日22:42</div><div>播出平台: 北京卫视《档案》</div>

中轴线

紫禁城

建筑

朱棣

太和殿

景山

北京

刘秉忠

地安门

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