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鱼儿

<h3>   济南市景山小学 罗娜</h3><h3><br></h3><h3> 2017年10月16日-18日,我参加了“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训工作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会”,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有名师的观摩、展示课,有专家独特见解的讲座,更有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展示,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饕餮盛宴,每一天都在充实的学习中感受着名师带来的宝贵的经验资源和教学资源,收获颇深。 </h3> <h3>  专家的讲座指引着我们在教学中的理论方向,又为我们在教学困惑中指明方向。但让我能直接感受到数学魅力的还是聆听的12节名师的优秀示范课,每一节课都展示了教师的不同魅力,为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知识方面数学的教学特色,让我在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教学又有新的借鉴和反思。</h3> <h3>  在这些课中刘德武老师的《位置与顺序》精彩一课,更是以巧妙地教学设计,严谨而风趣的教学语言,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老师虽然教授的是一年级,他70岁的高龄与学生的年龄当以10倍的数量计算,但刘老与孩子们并没有因年龄差距而拉开距离,反而师生气氛很是融洽。他的课让人耳目一新,不光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就连我们旁听的老师不自觉地都被刘老师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h3> <h3>  刘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安排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所表示的位置,以及序数词“第几”所表示的顺序的含义,并让学生明确在题意中对概念的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有时会说不全或遗漏表示方位的关键词。于是他安排了观察、模拟和游戏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适时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比较、推理与思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h3><div> 在创设大客车练习题时,通过一题多变式使学生由静态观察发展到动态推理,将“右边有几个”和“右边第几个”的不同概念对比深刻理解。刘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因地制宜地补充一些适应当的活动内容。如在设计动物赛跑这道题时,刘老师还利用小朋友带着头饰现场表演,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等。通过这些活动,扩大学生对物体间位置关系的认识。</div><div> 设计小猴捞月这道练习题时,使学生在分析和推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不合理的信息即自相矛盾的信息,进而改正或取消矛盾信息,提高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div> <h3>  刘老师“在后退中前进”,“跳出数学教数学”,“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让我感受颇深。“学策略,求方法,亲见化繁为简。搭平台,设情境,感受教学无痕。”让我一生受益匪浅。刘老师的课堂无时无处都能给人留下那种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平实而不俗气,新颖而不搞秀的教学风格,无处不在渗透着数学的内在美和数学文化的趣、妙、奇。</h3> <h3>  总之,刘老师的课通过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培养了学生审题、推理、语言表达三方面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德育知识在学科中的渗透。</h3> <h3>  一节好的数学课,是教师人格魅力和智慧魅力的结晶、是个性魅力、艺术魅力和创新魅力的展示。教师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自己数学底蕴越深,才能教得越自如。听了刘德武老师的课,让我觉得数学课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大方的教态令我难忘,善于启发学生不断地思考,每次思考后老师都作出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提出学习的策略,令我感觉到数学课堂也可以如此活跃,数学课堂是一个反思的课堂,要有数学的味道。</h3> <h3>  刘德武老师的课让我收获颇丰,但这也掩盖不了12节名师优课的精彩亮点,每一节课都是各有千秋。观摩完名师堂课,我学到了很多,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向名师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这是我追求的目标!</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附</div>

刘老师

学生

数学

教学

名师

学习

魅力

课堂

老师

刘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