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场绵绵细雨打开了秋的大门,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几分诗意,在这个耕耘与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田畈街中心学校特色教研的五课连环活动,感受了语文课堂的魅力!</h3> <h3> 按照开学初教导处做出的"五课连环"活动的安排,10月16日、17日这两天我有幸聆听了语文教研组闵晓霞老师,周小兰老师,金珍老师,王林枝老师,吴莹老师的精彩示范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深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收放自如、轻松舒适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各位老师的课堂,仿佛置身一幅美丽画卷,经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领略一首首动人旋律…</h3> <h3> 闵老师睿智博学,课堂教学展示了国学文化的魅力。《望庐山瀑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老师都是激情满满。闵老师独具特色的开场白: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一股清泉流进我的心窝。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与听课老师的注意力。接着闵老师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游览风景优美,雄伟壮观的庐山,感受诗人赞美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教学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朗读兴趣,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结合PPT感受诗中的美景,并且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知。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可以感受到闵老师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古诗词积累十分丰富,这和老师平时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最具特色的是一些读书心诀、写字心诀、养成习惯心诀,无不体现国学文化在这个班级的渗透,在孩子们生活中已经产生了良好影响。</h3> <h3>唐诗中有画</h3> <h3>唐诗中有歌</h3> <h3>唐诗像一股清泉流进我的心窝</h3> <h3> 周小兰老师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为常态课的教学典范将文本把握的生成发挥的淋漓尽致。周老师在教学伊始,便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送别情绪,这样的设计意图有利于拉尽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接着周老师和学生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朋友情谊,为学生理解文本做下铺垫,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结合注释,图画,情景相融合,层层递进。并为诗歌划分节奏,使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思。诗中"西辞""下扬州"这里面的"西"和"下"两个字,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周老师画了一幅简易图,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这个西辞是相对于扬州来说的。而下扬州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称为下扬州。这样简洁明了,学生一下子就理解诗文,而且体会到了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在难点突破时,学生对于诗人所寄托的情感无法理解,教室适时的采用知识迁移,在学生熟悉的《静夜思》中通过月亮来寄托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来引导学生李白面对这滔滔的长江水久久不愿离去,是想寄托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答疑解惑。充分的体现了教室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感悟性。</h3> <h3>写画结合</h3> <h3>师生互动</h3> <h3> 金珍老师教授的《孔子拜师》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首先金老师创设情境,从了解孔子入手,利用PPT出示孔子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然后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孔子拜师。教学过程中围绕孔子为什么拜师、如何拜师这条主线进行展开。从几个关键词语,句子入手,步步追问,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孔子的求知若渴、勤学好问,老子的诲人不倦。学生的感悟可谓水到渠成。在教学过程中,金老师始终面带微笑,亲切大方,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br /></h3> <h3>文化熏陶</h3> <h3>笑容可掬</h3> <h3> 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而一个声情并茂地课堂则更能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王林枝老师的《梅花魂》这一课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声情并茂,整个课堂把学生和老师都带人了一入一种氛围,陷入深深的爱国情怀中。王老师围绕教我读诗落泪、珍爱墨梅图、不能回国痛哭、赠我墨梅图、泪眼蒙胧送绣梅手绢,这五件小事为线索展开教学。在突破重点教学让学生理解梅花魂和民族精神时,利用一切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融情于景,让学在读中悟、观中感、听中思。真正的做到了突破重难点,真正的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h3> <h3>声情并茂</h3> <h3>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吴莹这节课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我会用舒服一词。听她的课仿佛是一种享受。吴老师温文尔雅,声音委婉动听。《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吴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狼来了》导入课题,让学生知道谎言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从而揭示本课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接着引导学生质疑课题,那匹马真的饿了吗?让学生以小侦探的形式从书中查疑解惑。让学生知道没有马。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层层递进,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环节安排上,层层相扣,重点突出,形式灵活,有一个大问题设计层层相扣的小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小问题,入情入境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熏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h3> <h3>启发式教学</h3> <h3>谆谆善诱</h3> <h3> 这五节示范课,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大展会,同时也是一次大家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在这次活动中领略了各位老师不一样的人格魅力、课堂风采。每位老师都虚心的学习着,每节课都让大家眼前一亮,在感受每节课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的同时,思索着如何把别人的特色吸收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h3> <h3>认真学习的老师们👍</h3> <h3>认真的做着记录📝</h3> <h3> 本次五课连环语文教研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原来可以这么美!语文教研组也在活动最后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有人说教学本就是一个带有遗憾的艺术,一节再成功的课都有些许不完美。本着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五位老师在评课活动环节首先对自己的课程构思进行介绍,并且对自己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中肯的剖析。闵老师主持全局,对自己以及各位老师的教学都给予了细致的评价,或从某个点或从整个面。各个年级的老师都是对某一节课或某几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最后莫灵萍老师概括了给位老师课程的精彩之处,各位老师都有各自的风格,但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离不开文本,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博采众长,取长不短,共同进步,为田畈街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h3> <h3>我们语文组的领头人物:闵教授和莫教授😊</h3> <h3>年轻的余晨老师分享自己的听课体会</h3> <h3> 语文课堂原来这么美,创更美的语文课堂,我们将继续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