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美国时间是9月30日,今天是祖国十月一日在阿拉斯加----塔尔基特娜房车营地一场欢庆节日的派对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h3> <h3>北美房车的老板娘在营地做起了家乡的油墩子,美味美味啊。</h3> <h3> 傍晚的时候,我们同升一面旗,共唱一首歌。无论是何时,不管在哪里,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阿拉斯加中国人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只自驾房车队,我们来了。</h3><h3>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h3><h3>祝愿驾客的旅友和谐团结,幸福安康!</h3> <h3>天色渐暗,远处的桦树在夕阳照射下显得更加金色辉煌。</h3> <h3>蟹脚啃起来。</h3> <h3>酒杯举起来,我们大家一起共祝祖国繁荣昌盛。</h3> <h3><br /></h3><h3>晚上,刚过半夜,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爬起床直奔出去,啊....,期待的极光出现了。今晚的极光比昨天还要强。</h3> <h3>极光+前景人像在半夜比较难拍,故挑了一张感觉还可以的放上。但是是我们王老师的佳作。更有美女linda的美颜配合,王老师捕捉了瞬间的一刹那使得这张照片完美而且非常珍贵。盗图了。</h3> <h3>美国时间10月1日,早上一早8:00我们车队准时出发,去往有极光之都的费尔班克斯,去圣诞老人的家乡做客。</h3> <h3>沿途的风景美的让人心醉。远眺白皑皑的德乃丽雪峰</h3> <h3>下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圣诞老人的故乡。</h3> <h3>走进了圣诞礼品店,挑选精美的礼品带给国内的亲朋好友,是一声来自世界最北端的问候</h3> <h3>道路两边的杉树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的变化着颜色。</h3> <h3>美国时间10月2日,今天早上8:30出发,沿"世界十大死亡公路"之一的道尔顿公路(Dalton Highway),向北极圈进发。</h3><h3> 这是道顿公路纪念牌</h3><h3><br /></h3> <h3>北极圈(Arctic Circle)地标--世人仰慕向往的地方。虽然很清楚那只是一条虚拟纬线,但在想象中,北极圈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神秘的色彩。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北极圈的天空、北极圈的土地、北极圈的冰雪和北极圈的生态环境。今天,终于亲临这里北纬66°33纬线与道尔顿公路的交汇点。站在北极圈标记旁并合影,记录生命中最不寻常的一天。</h3> <h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北极圈的最北端</h3> <h3>在北极圈的最北端我们全体队员合影留念</h3> <h3> 阿拉斯加输油管线是连接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产油区和南部港口,再转运到美国本土炼油厂的管道运输系统。 管道主线起自北坡的普拉德霍湾,终止于阿拉斯加湾瓦尔迪兹,南北全长接近800 英里(约1,300 公里)经过怀斯曼、比特尔斯、利文古、福克斯、费尔班克斯和艾伦谷等多座城市。管道的建筑更要面临位置偏远和周围恶劣环境的挑战:中间要穿越三座山脉、活跃的断层、广大的冻土层和定时迁徙的驯鹿和驼鹿。</h3><h3> 自1977年落成以来,管道已经输送了150亿桶原油(2.4 km3)。</h3> <h3>荒无人烟的北极圈</h3> <h3>手指山景区</h3> <h3>道顿公路勇士之路</h3> <h3>傍晚的时候房车到达了最佳极光观测点之一的coodfoot(冻脚镇)露营。晚餐后我们守候着极光的到来。</h3> <h3>晚霞中的冻脚镇,是那么的幽静,</h3> <h3>舞动的极光,感染了我们,大家随着极光一起舞动。</h3> <h3>所谓冻脚镇实际上就是一个卡车司机休息的驿站。</h3> <h3>美国时间10月3日的早餐,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前往阿拉斯加珍娜温泉,享受户外极地热泉。洗去一身的灰尘和倦意。参观著名的冰雕博物馆。</h3> <h3>等待参观阿拉斯加的冰雕馆</h3> <h3>极地珍娜温泉,冰完了泡温泉,从零下10到零上40度,从厚棉衣到短泳裤</h3> <h3>晚餐我们在房车上吃着6号车车长煮的洋葱土豆泥,烤猪排,素菜沙拉。</h3> <h3>美国时间10月4日,我们从费尔班克斯往Denali国家公园,途径阿拉斯加最大的枪支和户外用品店游览。</h3> <h3>各种枪支,手枪,长枪,狙击,猎枪......一应俱全,大开眼界</h3> <h3>简单的午饭后,车队沿着阿拉斯加3号公路直奔Denali公园附近的酒店。住宿aurora Denali lodge,其实在这个时候,附近的酒店基本已经停止营业了,但是酒店为了接待我们的到来,特地我我们开启了酒店的营业。非常感谢。</h3> <h3>沿途我们参观了阿拉斯加博物馆及访客中心。</h3> <h3>这就是我们走的地方</h3> <h3>发放到达北极圈与看到北极光证书</h3> <h3>美国时间10月5日早晨,我们重返安克雷奇,沿途我们徒步游览Denali公园,</h3> <h3>下午参观阿拉斯加雪橇犬训练基地。在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正好遇到狗🐶们外出训练回来。</h3> <h3>阿拉斯加行程基本结束,车队重返安克雷奇</h3> <h3>傍晚的时候我们车队安全的到达安克雷奇,迎接我们地又是雨后的🌈</h3> <h3>10月6日的中午,我们大部队离开了安克雷奇,前往西雅图。但是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有队友继续留在安克雷奇,深度挖掘了安克雷奇的美。</h3> <h3>虽然我们这次安克雷奇没有去深度了解,但是她的美,她的宁静,韩光耀老师的照片足以证明安克雷奇这个小镇美的让人心醉。</h3> <h3> 下午从安克雷奇出发,近三小时的飞行,傍晚到达西雅图。非常紧张的事,飞机提前了53分钟到达。降落的时候飞机是左右摇摆着落的。就因为为了早点下班马</h3> <h3>所有的人都在这里解决了晚餐。真心难吃。</h3> <h3>10月7日的早餐,我们首先来到西雅图的奥特莱斯购物,接着去了派克市场,我们在第一家星巴克店门口排起了很长的队伍,就是为了买到一个杯子。非常意外的是在西雅图我竟然看到了ofo小黄车。</h3> <h3> 西雅图在航天、计算机软件、生物信息科学、基因科学、远程医疗、电子设备、医疗设备、环境工程等先进技术处于领导地位。</h3><h3> 西雅图也是一个表演艺术的中心。西雅图交响乐团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出版唱片最多的交响乐团之一;西雅图在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方面也非常多样和活跃。西雅图被认为是垃圾音乐的诞生之地,也是油渍摇滚的诞生地。该区知名人物众多,如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等</h3> <h3>夜色下的西雅图</h3> <h3>我们这次西雅图城市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她。星巴克排队买完杯子基本已经到了要上车回酒店的时间。匆匆在海边眺望了一下西雅图。留点遗憾我再见西雅图。明天我们大部分人都要回国了。这次阿拉斯加执行圆满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