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和他的《戴手铐的旅客》

鲲之语

<h1>  《戴手铐的旅客》是著名电影表演大师于洋自导自演的一部情节曲折、立意感人、独具风格的经典故事影片。他为何对这部影片情有独钟?怎样拍摄的这部影片?笔者曾在他天命之年专程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访问了他,并了解到他与《戴手铐的旅客》那段难结的情缘。</h1><br /><br /><br /><h3><br /></h3> <h1>  于洋的书房,墨香弥漫,朴素淡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于洋的合影,经过十年风雨之后,仍被珍贵地保存下来,醒目地挂在墙壁的中央。除了会客的沙发以外,书架布满了整个房间,看的出来,主人是一位情感丰富和博学多才的人。我们一面品着他亲自泡制的清茶,一面谈起了他的《戴手铐的旅客》……。<br /> "这个本子是一个年轻作者写的,为什么我一下子看上了它呢?因为首先我觉得它的立意很好,它从公安战线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再现了那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沉渣泛滥的非常年代,表现了那个年代各式各样人物的千姿百态,赞美了那些在乌云压顶之时,敢于坚持真理的人的傲骨正气。它用电影艺术的形式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做人底线的敏感问题:那就是,良知不可在逆境中泯灭,真理不可在风浪中歪曲。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影片中打斗的场面较多,因此有人说它是一部惊险片,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武打片,其实,那只不过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它形式的独特和新颖,让人们牢记那段历史,警惕那段历史悲剧再度重演!"</h1> <h1><br /> "参加《戴手铐的旅客》拍摄的几位老演员,都有切身之感,这是拍摄好这部影片最大的优势。扮演王丰年的赵子岳,运动初期就被做为"走资派"揪了出来;扮演魏局长的印质明也受到了冲击,自己也被扣上"放毒能手"、"修正主义分子"的帽子,成了"牛鬼蛇神"。看到这个本子之后,赵子岳就说:拍这部片子,不用去专门体验生活,就反映咱们自己的生活就行。此话虽是趣说,但却是表演高手的密诀。任何一部电影要想获取成功,不在生活中汲取营养,不在表演中动之以情,不唤起大众的共鸣,几乎是不可能的。</h1> <h1>  "这部影片于一九八O年四月一日开机,八月中旬就停机了,生产周期之短,耗费开支之少,都开了北影之先河。为了尽量避免人为的痕迹,求得最大限度的真实,影片大部分都是采用实景拍摄的。仅从北京到昆明外景地的途中就拍完了六十多个镜头。车上的旅客从年过七旬的老人到刚刚学步的儿童,在演员们的感染下,都分文不取,自愿充当了群众演员角色。过后,摄制组的同志还多少有些遗憾,从北京到昆明,三千公里山和水,无限风光在旅途,但大伙儿都沉浸于剧情之中,生怕错过了好氛围,只顾专心致志赶工期,一处景致也没看成⋯⋯"</h1><h3><br /></h3> <h1>  于洋说,人民群众养育了电影,电影应感恩于人民群众。他记得在山西省大同市集贸市场拍戏时,几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老演员刚一亮相,立刻就引来了汹涌的人潮,场面一度失控,拍摄无法进行。当地警方派来了三百多名公安干警帮助维持秩序,也束手无策。但当围观群众得知,这是一场为了反映那个非常岁月里申张正义的一场戏,需请大家协助之后,善良质朴的群众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自觉地接受了按照剧组的设计安排,使整个场地很快恢复到过往的情景。这样一个偌大的场面,如果没有人民群众身同感受的理解支持,是很难顺利拍成的。影片中张强的扮演者马树超等也都是从公安部门请来的身经百战的侦探员,他们虽是第一次拍电影,但入戏很快,动作自然,许多镜头都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也难怪,自己演自己,怎么能不像呢。如果换成了其它专业演员,体验生活,熟悉技能一定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看来,高手在民间,群众出英雄,一点也不假。</h1> <h1>  于洋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建国前从影,已有数十多年的银幕生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激情表演大师,纵是改行导演,也该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但他却是十分的谦虚,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头来看《戴手铐的旅客》仍有很多不足,如女特务王黎的身份交待的不清,刘杰被推下火车而没有死,究竟掉到了何处,也很含糊等,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创作中需要认真推敲,力避缺憾的地方。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观众来信,鼓励支持我今后再拍一些类似的惊险打斗影片,这令我十分感动,也将是我今后拍片的源泉和动力。我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再拍几部像样的片子。人很谦和,话也平淡,丝毫没有一点家喻户晓的明星的样子。他说到也做到了,此后又成功地导演了《大海的呼唤》等影片,并如愿以偿得到了观众的厚爱。</h1> <h1>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如今己八十多岁高龄的于洋大师,依然燃烧着激情活跃在培养新人、慈善大爱的舞台上⋯⋯,他做了一辈子电影大明星,但没有一点花边绯闻;他是中国电影界"终身成就奖"为数不多的功勋艺术家获得者,但做人依旧是那样的严谨平淡。他来自人民,感恩人民,无论地位和声名多高,一生都在用精神食粮反哺人民,人民怎能不喜欢这样的艺术家呢?无论中国的电影末來将如何的繁华似锦,也无论会有多少所谓的"王"和"后"昙花一现,都无法撼动他在经典电影《青春之歌》中的江华、《英雄虎胆》中的曾泰、《大浪淘沙》中的靳恭寿、《暴风骤雨》中的肖队长等栩栩如生的形象留在人们心中的不灭地位。中国电影将陪伴着他永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