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人创造的奇迹:郭亮洞。

林子

<h3>  行路之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在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与山之间的小盆地里,就有一个接一个的村庄如同连翘花一样点缀其间。</h3><div>  郭亮村正是太行山腹地的千百座村庄之一,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南部,是河南辉县下辖的一个行政村。郭亮村也是一个历史的名称。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郭亮据守抗击朝廷的地方,他在这里打败了王莽的部队,后来王莽的部队铁壁合围。面此窘境,郭亮机智地用悬羊擂鼓的办法击败了王莽部队,后人为了纪念郭亮,就把这个村庄命名为郭亮村。</div><div> 郭亮村由于四面均是绝壁,九十多户人家就注定只能在山上。许多房屋的门前不到十米处就是绝壁形成的万丈深渊。让人想起李白所写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或许,对郭亮村的村民来说,生活不是在别处,而是在高处,在太行山挺拔突兀的高处。</div><div> 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著名的寓言:愚公移山。愚公面对阻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二山,带着子孙们,打算把这座山挖掉。这个故事,既说明了河南人性格中的倔强与隐忍,也说明了豫西太行山区生活的艰难。今天,愚公的故事,在南太行山,有一个真实的现实版,那就是当代愚公们创造的奇迹:郭亮洞。</div><div>  在郭亮人的心中,申明信是一个类似于半神的人物。人们在说起这个已经去世了二十多年的老人时,仍然充满了崇敬和迷恋。这种崇敬和迷恋,来自于他带领郭亮人,在绝壁上开凿了如今小有名气的郭亮洞――它乃是郭亮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天路。</div><div> 1977年,一个长一千二百多米,宽五米的隧洞正式完工,洞子被命名为郭亮洞。从此,郭亮村人也结束了经由天梯通往外界的千年历史。10月16日,我们来到了郭亮村,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div> <h3>万仙山景区集奇、险、秀、幽于一山,其中,游人必去看的就是郭亮洞。</h3> <h3>游客的必经之路——红石桥。沿着石桥向下俯瞰,是一个很深的深谷。</h3> <h3>这里的垂直悬崖峡谷,就是以前村民进出山的通道,顺着绝壁石缝凿出的一溜石窝,俗称“天梯”。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村前绝壁上苦干5年,修成一条高5米、宽4米、长1300米的石洞公路。</h3><div>现在的郭亮村就因有了这条挂壁路而名声远外。崖对岸游客能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的全景,犹如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卷。</div> <h3>崖上风景如画,如梦如幻。</h3> <h3>突兀陡峭悬崖壁上长出树木。</h3> <h3>据说,这几间房子就是当年郭亮村人居住过得,现在已经成为吸引游客驻足的街市。</h3> <h3>峡谷,峭壁,不知如何形容,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它的美与惊心动魄!</h3> <h3>一花一草一世界。下了山来到了郎家农家小院的。女主人热情好客为我们做了地地道道的河南烩面。农家味道杠杠的,真的好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