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我 静候🌹开

沙漠之海

<h3>绵绵秋雨,给被夏天逼疯了温州秋天带来了凉爽舒适,在带着凉意的秋雨的周末下午,温州南浦实验中学心理导师林平组织温州市部分教师关于亲子关系培训备课研讨活动,恰好我们十人团队,寓意十全十美吧,虽然团队成员来自各个学校,🈶️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而且还有一个身份,二十多的研二学生,和家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娃妈,因为身份年龄差距,特别是娃的年龄差距,讨论起来更有价值。</h3> <h3>回忆自己开始👂心理课是在娃小学,因与娃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及娃出现的不完美,我开始去👂心理课,起初的目的是希望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能给我一些马上可以用的方法。</h3><h3>特别感谢实小默默老师,🈶️比较多的机会参加实小心理工作坊课程,实小心理工作坊名额往往是秒杀,来授课的都是国内大咖,在那我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由于我们让孩子产生的问题。</h3> <h3>前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我向市里心理专家吴郁葱老师,旋木老师她们请教咨询,非常感谢她们不耐其烦地指点我,我开始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h3> <h3>应该说那时还是处在朦胧期,用孩子的话:老妈,你又要去学习了。那时的我是👂一次大咖课改善几天,直到去年,林老师举办的第三期家长沙龙,开始系统学习,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特别是我们一直以来以为我这样做是为了她好,她为什么不领情,原来是我们是以爱的名义在伤害着孩子,感觉自己开始有点入门,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至少从我要改变孩子转为我要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然我觉得自己还在寻找解决办法,在林老师推荐下,我们团队开启读书沙龙,林老师推荐好书布置作业,团队成员非常自觉去完成作业,难能可贵是林老师为了鼓舞士气,立了一个flag🚩,自己也加入作业行列。</h3> <h3>通过阅读书和作业,我开始掌握了一些技巧,也会从孩子角度去理解,开始接纳不完美的孩子,虽然时不时也会被周边别人家孩子刺激,但是相对以前,开始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我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情绪,在有情绪时会暂时离开,过后处理,但有时还是会出现相爱相杀阶段,特别是孩子出现磨蹭或者懈怠,我会用威胁语言,也会说反话,或者数落唠叨。非常感谢每次我遇到困难,林老师以接纳的态度指点我,在她平和的接纳下,我从一个十分焦虑的母亲转为焦虑,会控制自己,待情绪平稳时再和孩子沟通交流。</h3> <h3>感谢林老师的包容,邀请我做她助理,说实在我很惶恐,我自己还是困惑中的有很多问题的家长,我能做什么呢?然我答应了,我的私心是我可以继续学习,说实在,在周六林老师说备课研讨,我真的是很惶恐不安,然通过伙伴们自我介绍我有些放松,从不安转为融入,再是大家分享自己和孩子沟通🀄️学习心理学过程,我开始释放,特别是永嘉实小老师说她改变自己过程,我开始真正的开窍,她分享了自己从不认可自己到认可自己再到悦纳自己,此时我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改变自己从对自己认可,对孩子认可,即使孩子不完美,她终究是我的孩子,我依旧爱她,正如今早我问孩子爸,假如我家娃连大学都没🉐️读,你接纳吗?她爸回说:那又怎样,难道把她赶出去,她还是我们的孩子啊。突然发现她爸比我接纳度还要高。</h3> <h3>虽然说我要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但说实在内心还不甘心,昨天备课研讨交流🀄️,提到"放手",二十五中老师提到自己与孩子沟通🀄️,曾出现管太多,孩子觉得压力大转而不学习,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后来她放手了,孩子却开始努力了,但该如何"放手",放手不是放弃,可放手和放弃怎么去区别,怎么去把握,昨天到今天,我一直在思考,我该如何放手,我觉察自己还会把属于孩子问题我提出解决的建议,我还会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焦虑,究竟该如何放手?</h3> <h3>今天晚饭,我和孩子聊起隔壁的弟弟,我说了事情,说隔壁阿姨很焦虑,问她怎么看,她回答说:让隔壁阿姨不要着急,等考了试,排名出来,隔壁弟弟自然而然会紧张,现在是他还没有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他还是小学模式。听了,其实我很想说:你意识到了吗?你努力了吗?但我还是硬生生收回了。只说了,其实我也很焦虑。</h3> <h3>刚才也一直思考放手,该怎么做?突然觉得"放手"其实就是放心,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她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相信我只要给她力量和爱,昨天晚上,她和我说:自己忙死了,累死了,有好多好多作业,我没🈶️给建议,只是感同身受说:是啊好多,真的很累。感觉孩子好像得到我的回应,释放了压力,释放了情绪,平和的接纳了作业,到今天都没有发脾气。只是问题又来了,我担心孩子没压力了,就不努力了,今天从她做作业情况看,我感觉有点应付。</h3> <h3>所以我该怎么办?放手、信任,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孩子自觉主动,真的是个问题。而且我现在努力不去要求,到底好还是不好,未来不能提前知道,孩子又不能从头再来,社会竞争又这么激励,我不焦虑那是说说的,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平和,努力去改变自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可,觉得自己又不甘心。</h3>